北美户外俱乐部

标题: 一次陰差陽錯的意外 – 百感交集的3月21-23日Garibaldi Neve之行 [打印本页]

作者: jinsi    时间: 2008-3-25 13:28
标题: 一次陰差陽錯的意外 – 百感交集的3月21-23日Garibaldi Neve之行
這次事故令所有人也很難受, 包括各隊員, 拯救隊員, 甚至與小來素未謀面的朋友, 謝謝大家的關心. lulu已把事件的發生經過寫出來, 我想提出以下幾點:

1. 這次事故跟這次活動的難度是無關的, 可以發生在Garibaldi的day hiking或其他戶外活動中.

2. 現在大家很想知道事件的來龍去脈, 猜想為何小來會選擇過河等等, 這些問題的答案(包括警察及拯救隊) 我們是永遠也不會知道的. 各樣的揣測只會帶來悲痛而不會改變事實, 對逝去的小來亦不公平.

3. 這是一次意外, 是沒有對錯, 沒法防範的. 撫心自問各隊員已盡了最大的努力及立即向警方求救, 可惜人力不能勝天.

4. 各項的募捐和支持小來家人的活動令人感到温暖. 希望警方可盡快聯絡到小來的家人, 大家亦不要擔心言語不通的問題, 警方是有專業的翻譯員的. 在此之前, 我們很難作出任何決定, 因大家對他家裏的情況並不清楚, 最重要的是尊重他家人的意願.

5. 這次事故對各隊員的沖擊是很大的, 希望大家善用輔導員給我們的資料及聯絡電話.
作者: bushguy    时间: 2008-3-25 13:42
标题: Re: 一次陰差陽錯的意外 – 百感交集的3月21-23日Garibaldi Neve之行
jinsi


3. 這是一次意外, 是沒有對錯, 沒法防範的. 撫心自問各隊員已盡了最大的努力及立即向警方求救, 可惜人力不能勝天.

.


Yarite!  :roll: According to RCMP the rest of team had eye contact with him across the creek and yet still carried on without trying to get a hold of him to bring him out? Why no one was carrying a radio? Why the victim was minding his own business instead of staying with the group? Where was his knowledge of surviving in snow just for over night? Has anyone noticed that his psychological conditions might pose any threat to his own life and the rest of the group's? .....A lot of questions to be answered.
作者: jinsi    时间: 2008-3-25 14:24
bushguy
Yarite!  :roll: According to RCMP the rest of team had eye contact with him across the creek and yet still carried on without trying to get a hold of him to bring him out? Why no one was carrying a radio? Why the victim was minding his own business instead of staying with the group? Where was his knowledge of surviving in snow just for over night? Has anyone noticed that his psychological conditions might pose any threat to his own life and the rest of the group's? .....A lot of questions to be answered.


Dear bushguy,

I'm sorry that I don't understand the intension of your messages at this difficult time. Some of your statements above are inaccurate. Before you asked your "questions to be answered", have you thought of why you are asking those questions and whether your questions would help the current situation?

I'm not trying to be argumentative here. Please be considerate.

jinsi
作者: bushguy    时间: 2008-3-25 14:31
jinsi
[quote]bushguy
Yarite!  :roll: According to RCMP the rest of team had eye contact with him across the creek and yet still carried on without trying to get a hold of him to bring him out? Why no one was carrying a radio? Why the victim was minding his own business instead of staying with the group? Where was his knowledge of surviving in snow just for over night? Has anyone noticed that his psychological conditions might pose any threat to his own life and the rest of the group's? .....A lot of questions to be answered.


Dear bushguy,

I'm sorry that I don't understand the intension of your messages at this difficult time. Some of your statements above are inaccurate. Before you asked your "questions to be answered", have you thought of why you are asking those questions and whether your questions would help the current situation?

I'm not trying to be argumentative here. Please be considerate.

jinsi[/quote]

You dont have to answer my questions or argue with me. But you seem not to have any difficulty of getting rid of your responsibility and liabilities conveniently at this 'difficult time'. Of course everyone has to raise these questions. All my questions directed to you were based on RCMP's report. But some of the posts here did confirm RCMP's report.

I'm here trying to help people learn.
作者: granville    时间: 2008-3-25 15:23
It seems that guy's foolhardy act led to his death.  No one can control an adult's act like that no matter how well prepared. And Jinsi is too kind to point that out.
作者: 英子    时间: 2008-3-25 15:31
There are some mistakes in RCMP's report since it's preliminary report.
For example, age, some timelines are not correct.

It's still under investigation of the this tragedy.
作者: 马不停蹄    时间: 2008-3-25 18:43
bushguy
  You dont have to answer my questions or argue with me. But you seem not to have any difficulty of getting rid of your responsibility and liabilities conveniently at this 'difficult time'. Of course everyone has to raise these questions. All my questions directed to you were based on RCMP's report. But some of the posts here did confirm RCMP's report.

I'm here trying to help people learn.


Dear bushguy,
Thanks for your kindly help. Every adult has their own mind and responsible for their own action, just like you can speak whatever you like, the victim also has the freedom to think and act.
Did you notice that there's another accident this weekend?
"Japanese snowboarder missing at B.C. ski resort" --
"She wasn't reported missing by her homestay family for THREE days"

On the other hand this group started searching right away after they didn't see the friend in the car, RCMP and rescue team was called right away after they realized they could not find him. I guess it's reasonable to give the team an hour to walk and search. Unless your practice is call RCMP right away whenever you could not find someone.

You might have more questions for the Japanese girl homestay family? Maybe even suggest people stay away from skiing?
作者: bushguy    时间: 2008-3-25 19:19
马不停蹄
[quote]bushguy
  You dont have to answer my questions or argue with me. But you seem not to have any difficulty of getting rid of your responsibility and liabilities conveniently at this 'difficult time'. Of course everyone has to raise these questions. All my questions directed to you were based on RCMP's report. But some of the posts here did confirm RCMP's report.

I'm here trying to help people learn.


Dear bushguy,
Thanks for your kindly help. Every adult has their own mind and responsible for their own action, just like you can speak whatever you like, the victim also has the freedom to think and act.
Did you notice that there's another accident this weekend?
"Japanese snowboarder missing at B.C. ski resort" --
"She wasn't reported missing by her homestay family for THREE days"

On the other hand this group started searching right away after they didn't see the friend in the car, RCMP and rescue team was called right away after they realized they could not find him. I guess it's reasonable to give the team an hour to walk and search. Unless your practice is call RCMP right away whenever you could not find someone.

You might have more questions for the Japanese girl homestay family? Maybe even suggest people stay away from skiing?[/quote]

Seems some people can't think straight. Why the homestay family had to be responsible for the Japanese girl?! Did they bring her out for skiing?

On the other hand, the organizer here had to be responsible for everyone in the team. When the guy wandered off, were the rest of the team sure how to get a hold of him? Now you were the organizer, you were supposed to get every rule straightened out. Do not dodge with your accountability.

I don't know what kinda search and rescue they did, but according to the report the spot where the victim showed up last time wasnt ways back from the trailhead or even the highway. Did you guys bring ropes long and strong enough to be used for crossing the creek? Were you willing to cross the creek to continue the search? Did you cross the creek? Why wasted two hours before any report made to RCMP?

I only take whatever the RCMP reported. Any personal account can NOT be trusted at this point.
作者: 虎行北美    时间: 2008-3-25 19:32
bushguy


Seems some people can't think straight. Why the homestay family had to be responsible for the Japanese girl?! Did they bring her out for skiing?

On the other hand, the organizer here had to be responsible for everyone in the team. When the guy wandered off, were the rest of the team sure how to get a hold of him? Now you were the organizer, you were supposed to get every rule straightened out. Do not dodge with your accountability.

I don't know what kinda search and rescue they did, but according to the report the spot where the victim showed up last time wasnt ways back from the trailhead or even the highway. Did you guys bring ropes long and strong enough to be used for crossing the creek? Were you willing to cross the creek to continue the search? Did you cross the creek? Why wasted two hours before any report made to RCMP?

I only take whatever the RCMP reported. Any personal account can NOT be trusted at this point.


你了解当时的情形吗?他们当时在浪费时间吗? 没有展开搜寻吗?
你去过现场吗?在Backpacking Hiking 3天后,他们还有足够的体能涉水过河吗?要是他们当时象你所想象的那样企图过河搜寻,现在遇险的不是1人,而是4人了。

请先了解了事情的详细经过,再发表你的意见。谢谢!

https://www.crossna.org/forum.php?mod=redirect&ptid=6139
作者: 麓山    时间: 2008-3-25 21:16
First of all, I definitely believe what Lulu and other group members had to say, although I wasn't there when the tragedy happened.  Why? Because I hiked with them before and I know what kind of nice and responsible people they are, especially Lulu.  She's the best group leader I've ever had.
She's detail oriented, cautious, and takes care of everyone as much as possible.  Besides, most of the details in RCMP's report was probably from Lulu and other group members.  Personally, I think the information directly from Lulu would be more accurate than what's released from RCMP (except for the discoveries from the rescue team).

Secondly, I don't think it's fair to pinpoint blame on anyone, especially Lulu.  She was indeed the group leader.  But don't forget, she's just a voluntary team leader.  She wasn't paid, or designated by any profitable organization.  She is a normal hiker who was kind enough to welcome other people to go together with her.  Although she doesn't have any obligation to take care of other fellow hikers she actually always did extra work such as bringing extra tools for group usage or bringing extra food for the group.  I really respect her selflessness and generosity.
If you go back and read the initial post she put on for this excursion you would find out it did say something like: there are risks associated with outdoor activities.  You should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yourself.

Bushguy, you might be more experienced with outdoor activities than any of us. Didn't you also start as a novice?  As far as I know Lulu and her group spent a lot of time preparing for this trip.  That's why they had 2 safe nights in a risky area.  Whether from RCMP's report or hikers' description, the tragedy was obviously not caused by inadequate preparation or caution.  Sadly Xiao Lai made wrong decisions on his own.
Lulu and other fellows did whatever they could.  We should all pay respect to their great efforts.
作者: laoyu    时间: 2008-3-25 21:25
虎行北美
[quote]bushguy


Seems some people can't think straight. Why the homestay family had to be responsible for the Japanese girl?! Did they bring her out for skiing?

On the other hand, the organizer here had to be responsible for everyone in the team. When the guy wandered off, were the rest of the team sure how to get a hold of him? Now you were the organizer, you were supposed to get every rule straightened out. Do not dodge with your accountability.

I don't know what kinda search and rescue they did, but according to the report the spot where the victim showed up last time wasnt ways back from the trailhead or even the highway. Did you guys bring ropes long and strong enough to be used for crossing the creek? Were you willing to cross the creek to continue the search? Did you cross the creek? Why wasted two hours before any report made to RCMP?

I only take whatever the RCMP reported. Any personal account can NOT be trusted at this point.


你了解当时的情形吗?他们当时在浪费时间吗? 没有展开搜寻吗?
你去过现场吗?在Backpacking Hiking 3天后,他们还有足够的体能涉水过河吗?要是他们当时象你所想象的那样企图过河搜寻,现在遇险的不是1人,而是4人了。

请先了解了事情的详细经过,再发表你的意见。谢谢!

https://www.crossna.org/forum.php?mod=redirect&ptid=6139[/quote]

亲历这个事件的人们心理上已经受到很大创伤了,我觉得作为没有经历现场的人最好不要设身处地地去想象当时的情形,没有人希望这个事情发生,大家能够一起出去就足以证明像兄弟一样的情谊,如果能救,没有道理不救。我作为这件事情的旁观者虽然对于当时的情况没有资格评价,但是就我对这种活动的理解可以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作为组织者是没有责任的,因为这并不是商业行为,也不是正式注册的活动,因此所谓的组织者只能称为是招集人,或者说是一个建议者。就像是有人建议几个朋友去游泳,结果其中有人溺水身亡了,怎么能让那个建议者负责呢。

第二,参加者都是成人,而且是有经验的成人,对于自己的行为应该自己负责,而不是让别人来提醒的。所有参与者应该很清楚这种活动的风险,况且在招集的贴子里已经声明了。所以我尽管曾经有过各种的户外经验,但在这里一直想参加又不敢参加。

第三,在野外相互之间的营救有个原则,那就是首先要保护好自己,我们不能要求别人在不顾自己性命的情况下去救别人,这就太没道理了。看得出来大家都是朋友,即便是素不相识也不会眼睁睁地见死不救,我相信在现场的人已经尽最大努力了。我们还能要求他们做什么?

第四,携带设备问题,由于每个人对于户外风险的认知不同,同时又不是商业行为,那么求生设备就很难统一,这也和经济条件有关系,招集者很难协调具体携带什么求生设备。

第五,从对当时的描述来看,遇难者走在大家的前面迷路了,而不是落在后面所造成的。说明他比其他人更有体力和自信,往往溺水的都是会游泳的,而且水性还不错,你怎能让水性差的去提醒水性好的人如何去游泳呢?

第六,无论警方的结果怎么样,这一定就是一个意外的事故。所以争论责任问题并没有什么意义,只能大家将来参加活动时增强自身的防范意识,避免类似的灾难发生。而不是指望招集人来替每一个人负责,那样天下就没有人来招集了。

第七,最好我们能够为那失去爱子的母亲做点什么,而不是说点什么。这样会显得更有意义。
作者: 百年雨林    时间: 2008-3-25 22:06
意外之所以成为意外,就是因为没有人认为它会发生;
该说的大家都说了,该做的大家都在做,我身边所有HIKER,不论肤色、种族,没有谁认为同伴要为此负责,相反,大家都知道同伴已经尽力了;

建议开辟登上事故专栏,收集类似事件实例,更容易给人经验和教训;
再多的说教、指责,都不如生活中的经历来得印象深刻;

请时刻对生命、对大自然心怀一丝敬畏;
作者: Mashimaro    时间: 2008-3-25 23:05
BUSHGUY朋友你好,

相信除了你,许多人都有类似的疑问:谁应该对此次事故负责?我愿意在此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供您参考。下面讲到的这些观点完全是我个人的片面感受,有不当之处请谅解。不代表,我也没资格代表网站的立场。

我愿意相信您的质疑是出于探讨问题的根源以避免类似的悲剧重演,而非要挑衅为难某个/些人。我也赞同这样的探讨很有意义。

相信每位HI友现在和我一样,正经受着失去一位HI友的痛楚煎熬和对一条年轻生命逝去的无限惋惜,甚至,还或多或少地夹杂着对自己HIKING时没有出事的心有余悸。

这两天每当想到小来的英年早逝,泪水就止不住地流: 未满38岁,还没成立自己的小家庭,人生的多少精彩还没演绎, 生命的音符就曳然而止。

也正因为此,这样的探讨虽然很沉重,但是又很有意义,因为和每一个HI友都息息相关。

也许,您已经发现基本上每个网友的发言观点都和您很不同:没有抱怨,没有指责,有的只是对归来队友的百般安慰,对逝者小来的无限怀念。这不是因为大家窜通一气,要包庇袒护朋友,帮他们逃避责任,而是因为这里发言的大部分人都和你很不同:他们是无数次HIKING的热心参与者,对HIKING的过程、TRAIL的状况、此次事件的经过(从几个月前的计划筹备到事后的拯救措施)都了解得一清二楚。事情发生的前前后后队友们的表现的确都让人无话可说,他们完全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如果您愿意花些时间把事件的经过了解得和大家一样清楚,甚至亲身走走他们走过的路,相信您提出的所有问题就不解而释, 不需要其他人再一遍一遍地和您ARGUE了。您也就不会有“I just don't get it!”这样的感叹了。

有人质疑那么少人为什么还没一起走。其实一起HIKING的朋友体力有差别,每个人的喜好目的又不同(有的人HIKING为的是交际,享受和朋友三五成群、打打闹闹的愉悦;也有的人为的是亲近大自然,和大自然独自对话,喜欢独来独往),所以同一个HIKING队伍的行进节奏肯定不那么一致。有这样疑问的朋友显然是没有HIKING经验。但即使这样,每次活动LULU都特意安排一个体力好的人在前面开路,一个经验丰富的在后面断后,而小来是走在中间的。

另外,我想有必要介绍一下这条TRAIL的情况。我不是一个regular hiker, 但是GARIBALDI TRAIL也走过三四趟。而且不仅是我,这个网站几乎每个人都走过这条TRAIL,这不仅因为TRAIL目的地GARIBALDI湖无与伦比的美丽,也因为这条TRAIL标识清楚简单易行。尤其 TRAIL一开始的一段路(是本次活动的最后一段),是很规则的之字形,完全不存在任何岔路。这样的一段TRAIL,就算是第一次去的人都不会走错,何况小来光今年冬天就去了两次,这次是第三次。 您如果亲自走一趟,就会理解JINSI为何有这样的感叹了
“....為何小來會選擇過河等等, 這些問題的答案(包括警察及拯救隊) 我們是永遠也不會知道的..... ”

虽然大家都很悲伤,但现在最悲痛的肯定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参加此次活动,陪小来走过生命最后一段历程的其他4个队员。他们刚刚经历为期整整三天的雪地BACKPACKING,没能如愿尽快踏上归途,反而又要经受整整24小时的寒冷、疲劳、饥渴交加和失去队友的极度煎熬。(第二天找到小来之后,他们没有一个人离开, 都自愿配合警方及医务人员在WHISTLER处理相关事宜,接受心理治疗,傍晚才回到家)他们现在经受的心理创伤您想过吗?我们现在都不敢给这几位HI友打电话,因为一打,电话另一端就是压抑不住的哽咽,让人闻之心碎。

死者长已矣,存者犹戚戚。现在我们这些旁观者的讨论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都难免有失偏颇。所以还是WALLEYE说得对,在RCMP没有公布调查结果之前,大家关于是与非的讨论还是暂时停止吧。

真要总结教训的话,还是百年雨林说的好:
请时刻对生命、对大自然心怀一丝敬畏!

如果真是关心小来,还是尽力协助警方办好善后的工作,停止无谓的争吵。
作者: ALEXYIM    时间: 2008-3-26 01:16
肉體上創傷,可用藥物治療.

隊員們, 小來的家人, 用心用力跟進事件的人.
他們心靈的創傷, 是須要大家用積極的行動去支持才能治療的.


由其是小來的家人,更須要我們的支持.
我衷心的希望大家積極的捐助, 小小無拘.
作者: 胡旋舞    时间: 2008-3-26 09:27
Mashimaro说出了我想说的话。
作者: jinsi    时间: 2008-3-26 18:33
一次陰差陽錯的意外 – 百感交集的3月21-23日Garibaldi  Neve之行

lulu已交代過旅程的細節, 不用再復述了. 這是我個人的一點感受.

3月21日: 準備了好幾個月的旅程終於開始了, 雖然這次走的是Garibaldi Neve的一部份, 我仍是感到十分興奮的. 一路無事到達Burton Hut小木屋.

3月22日: 在天氣的配合下到達冰川中Shark Fin的位置, 我們懷着意想不到的喜悅回到小木屋.

3月23日: 清早從濃霧中穿越Garibaldi Lake後, 天朗氣清, 我們愉快地下山. 我到達6 km的Junction時已感到旅程快完結了, 感覺很輕鬆, 餘下的只是有點沉悶但容易走的之字路. 在約4 km的位置遇上正在休息的小來. 他還快步地超越了我們, 想不到一別竟成永訣.

在回到停車地點後發現仍不見小來, 我們三人便立刻趕回Trailhead (離停車地點約3-4 km), 在河邊尋了一會也不見他的踪影及足跡. lulu便決定打電話求助. 當時的天氣開始轉壞, 手機的訊號斷斷續續, 幾次掛斷, 而警察需要問很多很多的問題......

Squamish Search and Rescue Team啟動了. 我們回到停車場時第一個搜救隊員抵達現場, 其他成員陸續而來. 警車, 有控制台的貨車, 搬運物品的貨車等擠滿了停車的地方. 看着搜救隊在忙碌, 我們只能在車廂內等待, 待警察問話時才能協助他們. 那是一個漫長無助的夜晚, 所有的猜想假定我們都想過了, 大家也很不安, 尤以lulu為甚, 她整晚坐立不安, 不斷地自責......

當搜救隊告訴我們他們發現了小來的背包在河的中央時, 我隱隱覺得我們最不想看到的結果可能會發生, 但始終還是抱着一線希望的. 由於夜裏太黑沒法繼續進行搜索, 搜索隊決定待天亮時用直升機搜索. 在他們的勸誡下我們去了Squamish的Tim Horton's小歇一會, 大部份隊友是一夜未眠. 在此要謝謝老虎及Bronton不辭勞苦地從Vancouver趕來為我們送上食物及熱飲, 他們也有協助在99公路的搜索.

3月24日: 清早我們便趕回Garibaldi Park, 搜救隊告訴我們已開始用直升機搜索, 幾小時後便在河中找到小來的遺體. 我們的希望破滅了, 永遠失去了一位好伙伴. 大家的心情變得十分沉重, 飲泣之聲不絶.….. 最後我們在Whistler接受過RCMP安排的輔導後便回返Vancouver.

思前想後, 困惑我們的是太多的「為甚麼? 如果, 或者, 要是......」, 這會把我們推進自責的深淵, 而事後的各種猜想是對逝去的小來並不公平的. 親身經歷了這次事故, 我得到的結論是這是一次陰差陽錯的意外, 是沒有對錯, 沒法防範的. 希望各隊友們能節哀順變. 在此謝謝從Vancouver遠道而來支持我們的朋友, 也要謝謝隊友們的互相關懷和lulu的領導, 使我們一起渡過這難關.

3月25日: 我和小來只是萍水相逢, 一起爬過幾次山, 但是有幾次是替他開車的, 所以跟他熟絡起來. 這兩天偶然在腦海中會浮現他的影子, 背着包, 一晃一晃的在走. 我告訴自己, 一切已成過去, 他亦安息了. 最後鼓起勇氣, 把相機中的相片尋出來, 發覺替小來拍了不少相片, 現與大家分享他的快樂時光, 也想為這次事件(對我而言)劃上句號......

小來的精神將永遠活在他喜愛的大自然中.
作者: jinsi    时间: 2008-3-26 19:12
請不要轉載圖片.
作者: jinsi    时间: 2008-3-26 19:19
請不要轉載圖片.
作者: ALEXYIM    时间: 2008-3-26 19:35
世事變幻無常, 眼淚在心裡流....
作者: xdoor    时间: 2008-3-26 21:52
问一下小来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 不知道妥当不妥当, 不好意思.
作者: 百年雨林    时间: 2008-3-26 22:03
中国人,为什么这么问?
作者: xdoor    时间: 2008-3-26 22:19
不好意思, 俺看贴不仔细, 断章取义了

Japanese snowboarder missing at B.C. ski resort
作者: swimmer    时间: 2008-3-26 23:08
[quote="ALEXYIM"]世事變幻無常, 眼淚在心裡流....[/quote]

是啊!

第二天大家轮流踩雪,刚开始时小来 踩完雪就直接跪在地上休息,后来改成坐在雪地里休息。可能是雪很厚,坐下去后很难站起来吧,所以当我走到他身边时,他就伸出手来让我把他从雪地上拽起来,而他刚好走在我的后面。当他第四次伸出手让我拽他起来时,我感觉他就是一个淘气的孩子。

真不敢相信,他就这样走了!
作者: lulululu    时间: 2008-3-27 12:27
I'm missing you

請不要轉載圖片
作者: lulululu    时间: 2008-3-27 12:28
I'm missing you
作者: lulululu    时间: 2008-3-27 12:37
I'm missing you
作者: expertune    时间: 2008-3-27 13:49
谢谢lulu的照片...
作者: Daisy    时间: 2008-3-27 19:35
:cry: I miss you Leo
作者: Daisy    时间: 2008-3-27 19:59
More pic
作者: Daisy    时间: 2008-3-27 20:19
more pic
作者: lulululu    时间: 2008-3-27 21:59
jinsi
......最後鼓起勇氣, 把相機中的相片尋出來, 發覺替小來拍了不少相片, 現與大家分享他的快樂時光........

小來的精神將永遠活在他喜愛的大自然中.

作者: lulululu    时间: 2008-3-27 22:02
I miss you!
作者: lulululu    时间: 2008-3-27 22:05
more
作者: lulululu    时间: 2008-3-27 22:22
I miss you, Leo.
作者: Daisy    时间: 2008-3-27 23:33
more pic
作者: Daisy    时间: 2008-3-27 23:38
Leo, you are not far away, but in our heart
作者: sookkim    时间: 2008-3-28 07:01
..
作者: sookkim    时间: 2008-3-28 07:06
..
作者: sookkim    时间: 2008-3-28 07:11
..
作者: sookkim    时间: 2008-3-28 07:15
..
作者: sookkim    时间: 2008-3-28 07:19
..
作者: jinsi    时间: 2008-3-28 08:28





作者: jinsi    时间: 2008-3-28 08:33
......
作者: flyover    时间: 2008-3-28 21:31
标题: 我无意要指责任何人,但是我不同意这个观点“這是一次陰差陽錯的意外, 是沒有對錯, 沒
我无意要指责任何人,但是我不同意这个观点“這是一次陰差陽錯的意外, 是沒有對錯, 沒法防範的.”。我们需要分析原因,总结经验,自己以后吸取教训,也给别人提供血淋淋的警示。这样,小来的逝世才能得到升华。

根据lulu及你们其他当事人的描述,我认为lulu处理的确实一直很及时得当。但我认为这个队伍中有相当一些队员的冰雪经验其实很不足,这种情况下分开行动就out of control。
1、第一组三个人能够顺着人家滑雪的痕迹就Hike下去,而且在发现积雪越来越软,越来越湿,越来越厚时,并没有折返的念头,直到遇到滑雪的归来并告诉他们过不去。可以说,如果他们不遇到滑雪的归来,他们会不会遇到危险也难说。因为滑雪的能过去,并不意外踩着踏雪板也能过去。---经验不足
2、第一组在折返的时候,意见不统一,有人就先独自沿原路返回,有人还想继续分裂,继续开辟新路。---团队精神不够
3、小来应该也是看到第一组脚印后,想跟着走这条新路,后来到了河床边,估计是跟丢了脚印,但又不想原路返回,结果越来越往险境进发。---经验不足
4、我不确定到底倒是有人发现了并确认那个人是小来没有?如果是,那么还是经验不足,没有想到他已经处在危险的状态中,因此也就没有马上采取各种稳妥的办法通知到他返回。
5、最后,我相信lulu作为一个有经验的领队,而且也比较细心,在准备过程中,应该与队员交流过要他们集体行动,不要偏离trail。但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没有遵守呢?---仍旧是经验问题。其实lulu交代的东西,未必就是他们能够自觉地接受了,并完全理解了。因此一旦有外部诱惑(滑雪印,脚印),就早已把这个原则扔到爪哇国去了。

其实一个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因为连环出错,如果只有一个失误,一般不会出现致命事故。本事故的连环出错是:分开行动+偏离trail。如果单单分开行动,我相信lulu已经预料到不会有多大危险,因此才同意的。如果单单偏离trail,相信lulu等有经验有权威的人会及时发现此路行不通,作出原路返回的决定。

最后请各位队友节哀。事情已经发生了,自责也没有用,而且事故的发生是因为各位自身野外能力、经验不足(包括小来自己)造成的,不是道德品质的问题。你们不应该被指责,也不应该自责。但应该勇敢面对,处理好善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并作为亲历者的身份去教育其他更多的野外活动者。
作者: ALEXYIM    时间: 2008-3-29 00:06
标题: Re: 我无意要指责任何人,但是我不同意这个观点“這是一次陰差陽錯的意外, 是沒有對錯
我本身也不是當事人, floyover也不是, 所以大家也是以第三者的身份分析.
分析最大要留意的地方是有很多"假設", 這一些"假設"是要小心求證.
由其是對分析當時人的心態是否這樣想,更加要小心求證. 否則就把自己的想法變成當事人的想法. (也就是put words into others mouth).

flyover是以一個平和的態度去看這事, 我也是.  不同意見是正常的.

分开行动

據說他們分两組,原因是第一組有事想早点回家,所以先走.
三人一組先走是沒有問題.  也不是這出事原因的重点.


1、第一组三个人能够顺着人家滑雪的痕迹就Hike下去,而且在发现积雪越来越软,越来越湿,越来越厚时,并没有折返的念头,直到遇到滑雪的归来并告诉他们过不去。可以说,如果他们不遇到滑雪的归来,他们会不会遇到危险也难说。因为滑雪的能过去,并不意外踩着踏雪板也能过去。---经验不足


這裡的分析是看到整件事(也就是知路不通後)才作出.
1. 滑雪能過去沒事,踩着踏雪板也能过去 -- 這是真的, 只有非常特殊的地形才不能(如果你是滑雪的,你一定知道).  Club Tread網頁,當時在場的滑雪者也有解說當時的情形. 你可查閱.  重点是, 他們發覺到了水溪不能過便回頭.  
也就是說: 如果第一組到了水溪, 發覺到了水溪不能過, 還要過. 這才是"经验不足". 實際上,這事沒發生. 這分析暫不能成立.

2、第一组在折返的时候,意见不统一,有人就先独自沿原路返回,有人还想继续分裂,继续开辟新路。---团队精神不够


意見不统一是好現象.  各隊員可提出己見. 誰說領隊是聖人,沒錯的.
有不同的意見有助決策.  決策成立了, 小數也要跟進大多數走. 小數者心中不服(是正常人心態), 第一组3人一起析返. 行為中証明团队行為存在.

馬虎在另一文章描述的是心態, 不是行為. 最重要是团队行為一致. 俗話說集體決策,集體行動,是上策.

3、小来应该也是看到第一组脚印后,想跟着走这条新路,后来到了河床边,估计是跟丢了脚印但又不想原路返回,结果越来越往险境进发。---经验不足


小來當時的想法很重要, 但要把很多因素(如地形,時間,体能...等等)在腦海計算再作決定. 大家事後當然知道险境在前, 他預先知不知道也是一個迷.
我們胡亂估計,他當時是想什麼,對他是不公平.

那麼怎樣分析呀? 其中一個方法是親臨現場觀察,以平常審慎行山人士心態去作同樣的決策(好像是法庭判決的技巧一種).

4、我不确定到底倒是有人发现了并确认那个人是小来没有?如果是,那么还是经验不足,没有想到他已经处在危险的状态中,因此也就没有马上采取各种稳妥的办法通知到他返回。


太多假設,不想下評語.  用剛才介紹其中的方法去印證吧.
當然法官不用去現場,他們也要看現場照片求證.  我想你沒有看見現場不同角度的照片吧.

5、最后,我相信lulu作为一个有经验的领队,而且也比较细心,在准备过程中,应该与队员交流过要他们集体行动,不要偏离trail。但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没有遵守呢?---仍旧是经验问题。其实lulu交代的东西,未必就是他们能够自觉地接受了,并完全理解了。因此一旦有外部诱惑(滑雪印,脚印),就早已把这个原则扔到爪哇国去了。


你說的對"有外部诱惑", 隊員自行探索, 好奇心, 你我也有. 領隊怎控制呀. Hiking活動,不是行軍吧. 團體很多時是要倚賴"自律". 千萬不要誤會我說有人不自律. 小來走off-trail可能是給地下腳印誤導以為是一條可走的trail.  不是不自律要單人走.

其实一个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因为连环出错,如果只有一个失误,一般不会出现致命事故。本事故的连环出错是:分开行动+偏离trail。如果单单分开行动,我相信lulu已经预料到不会有多大危险,因此才同意的。如果单单偏离trail,相信lulu等有经验有权威的人会及时发现此路行不通,作出原路返回的决定。


這個总結簡單地說是:连环出错. 要是第一隊回走時遇上小來... , 要是小來當時不一個人走,等等其他隊友(要留意的是小來不是全程一個人走,他是喜歡滑斜雪坡,不走之字路才快過其他隊員...), 這就是本文原意"陰差陽錯的意外"

最后请各位队友节哀。事情已经发生了,自责也没有用,而且事故的发生是因为各位自身野外能力、经验不足(包括小来自己)造成的,不是道德品质的问题。你们不应该被指责,也不应该自责。但应该勇敢面对,处理好善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并作为亲历者的身份去教育其他更多的野外活动者。


贊同.

後記: 現在實在是太多人以自己的想法作為分析的理據, 事發現場也沒有看過,拯救隊的筆記也沒有看過(拯救隊是做了筆記), 分析個別人的想法比分析可看到的行為更為危險, 這種分析和結論對受害人和任何人也不公平.

這樣說法,我以上的分析也不公平......對喇.  就是這樣.
大家看這些分析,就要以好像看娛樂版一樣, 內容是有很多是假設性和幻想性的.

但這些分析,比娛樂版更危險, 為什麼?
記者也有採訪喇. 要是記者有採訪過,可信性高一点.
要是無呢, 簡單地說就是"腦作". (腦中幻想出來,可信性,不清楚)

我浪費時間也要以正視聽一下.

作者: flyover    时间: 2008-3-29 05:42
标题: Re: 我无意要指责任何人,但是我不同意这个观点“這是一次陰差陽錯的意外, 是沒有對錯
[quote="ALEXYIM"]

你的通篇结论就是:你们都闭嘴,因为你们没有侦测过现场。但是我的观点是基于现有队员的描述(包括自己心理的描述)。

请问他们的经验足于判断:对于一条新路线,在什么样的“特殊地形”在滑雪能通过的情况下,踩着踏雪板就不能通过?他们熟悉这条新路在没有雪得情况下是什么样的?

如果你认为“在讨论没有结论时,一个人带头就走,另一个还与第三个人商量两人一起走另一条新路,只是迫于第三个人愿意跟着第一个人,他一个人走却有点害怕,因此不得不三人走一条道。”,这里面没有团队精神的问题。看来我们对团队精神的理解相差太远了,我真得没话说。

我再说一遍,如果当事队员抱着“這是一次陰差陽錯的意外, 是沒有對錯, 沒法防範的.”总结观点,并不是一个好事。我们有经验的局外人有义务帮他们认识得更深一些。
作者: ALEXYIM    时间: 2008-3-29 07:21
标题: Re: 我无意要指责任何人,但是我不同意这个观点“這是一次陰差陽錯的意外, 是沒有對錯
flyover
在什么样的“特殊地形”在滑雪能通过的情况下,踩着踏雪板就不能通过?


如果你真的不知,我可解說給你聽.

在野外滑雪時, 由其時glacier, 例如:Garibaldi Neve Traverse的地形, 存在一些有雪覆蓋者的crevasse, 在這情形下, 可產生在滑雪能通过的情况下,踩着踏雪板就不能通过的現象.
www.youtube.com有短片拍攝過, 很多滑雪網站有解釋其原因.

你要是還不清楚, 我才轉達滑雪網站的解釋姶你知.
作者: 无名    时间: 2008-3-29 07:22
每一个突发事件都有偶然中的必然, 必然中的偶然因素.这次对大家都是个提醒.具体情况可等待警方报告后再分析.

户外活动风险较大, 尤其雪地里,对领队和队员的装备, 知识, 体能, 经验上要求都不能低估.一个人在不具备自救能力的情况下,不要冒然出行.搜救队不是万能的,在夜间他们也停止了行动.不知小来具体死亡时间.看来绝境求生真是重要的一课.关键时刻分析判断能力有时比体能更重要.

没发生事情不能就认为就绝对安全.能应付正常情况而不能应对危情就认为经验老道.让我们珍惜生命,为自己负责.在震惊悲痛之后,再以一种客观, 平和, 开放的心态来看待此次事件.总结教训.
作者: ALEXYIM    时间: 2008-3-29 07:28
标题: Re: 我无意要指责任何人,但是我不同意这个观点“這是一次陰差陽錯的意外, 是沒有對錯
flyover

你的通篇结论就是:你们都闭嘴,因为你们没有侦测过现场...


這就是put words in my mouth. 文字中沒有叫人闭嘴
不同意見,可表達, 可參考
我的結論是看每文章,是要看其可信性.  
作者如果作了很多資料搜集, 可信性高.
可信性不是 0% 或 100%, 可能是 60% 或 80%.

我的結論是讀者看每文章, 也要了解資料搜集過程
自己作出对文章可信性程度的評估.
作者: ALEXYIM    时间: 2008-3-29 07:45
标题: Re: 我无意要指责任何人,但是我不同意这个观点“這是一次陰差陽錯的意外, 是沒有對錯
flyover
我们有经验的局外人有义务帮他们认识得更深一些。


局外人 -- 你,我也是
有义务帮他们认识得更深一些 -- 絶对贊同這点.
有经验 -- 這点是須要看看是什麼经验, 看了之後才能判斷, 例如: 閣下是一些拯救隊的成員(不一定是這次拯救隊的成員)說話就真的有很重的份量了.
我本人不是. 我只有普通行山人仕的经验, 大家請以此心態看我的文章, 以衡量其可信性.  簡單地說,我的文章,可信性可能是低的.  說話講了,大家自己衡量.

我的重点是:
1.  言論自由
2.  提出看文章時,要留意的地方 (不同意我的看法,也是大家言論自由)
作者: ALEXYIM    时间: 2008-3-29 08:12
标题: Re: 我无意要指责任何人,但是我不同意这个观点“這是一次陰差陽錯的意外, 是沒有對錯
flyover
这里面没有团队精神的问题。看来我们对团队精神的理解相差太远了,我真得没话说。


我集中点是Group Behaviour/Dynamics也就是以可觀察的行為來看团队. 結果是3人一起行動,团队有何問題.  要是2人做東,1人做西. 那就看团队的行為找出不對的地方. 例如隊員怎樣解決分岐的意見.

願意聽解"团队精神的理解"的高見.
作者: Mashimaro    时间: 2008-3-29 09:55
我认为FLYOVER的的分析很中肯很有道理。

只是对经验不足的问题有一点点不同看法:
个人认为主要是小来所走的岔路不在计算之内,所以才导致了 一系列的判断失误,发生了悲剧。就象加西上有个人的发言:就算已经很熟悉回家的路,突然心血来潮换了条路回去也可能会迷路。但是大家没有EXPECT你走那条路,对这条路的路况缺少了解也不足为奇。因此就得出结论是因为回家的经验不足好像有些牵强。
作者: 老陈    时间: 2008-3-29 11:12
我完全同意flyover的看法.

最近三年, 我一直在带领一个登山队在Lower Mainland登山. 每次3到20人不等. 其中Garibaldi Lake去过两次. 这次不幸的事故对我冲击很大. 我从其中学到了很多经验. 这几天我一直在反省我们登山队存在的问题. 我们也存在经验不足, 组织松散等问题. 而且更严重.

每次登山, 总有队员不完全听从安排. 尤其是年青人, 经常一个人在前面冲. 我估计小来可能是这样. 其实队中另外一位也是这样. 我不理解那一位和小来两人怎么没有走在一起.

还有, 那位看见小来在Rubble Creek对面的怎么没有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比如走近一点去喊. 我觉得这是安全意识和经验不足.
作者: 马不停蹄    时间: 2008-3-29 17:31
标题: Re: 我无意要指责任何人,但是我不同意这个观点“這是一次陰差陽錯的意外, 是沒有對錯
flyover

1、...因为滑雪的能过去,并不意外踩着踏雪板也能过去。---经验不足

Flyover 可能是说"并不意味踩着踏雪板也能过去". 说的对. 和Alex 观点完全一样.
Clubtread "...Snowshoes may call for a different approach, because I've heard that you are much more likely to fall into a crevasse with snowshoes than with skis. ..."

flyover

2、第一组在折返的时候,意见不统一,有人就先独自沿原路返回,有人还想继续分裂,继续开辟新路。---团队精神不够

很中肯. 我有点过于依赖GPS了. 第一天找小木屋时,后来发现小木屋和实际位置差了接近一百米.在陌生的雪中走100米挺危险的.
作者: xhunter    时间: 2008-3-29 18:11
请问怎样去判断经验足还是不足?

这里面是否因人而异?

比如,我认为我的经验足够升迁,但是我的老板确认为 我的经验不足,认为我不能升迁. 相同主题,不同看法

每人心中有把尺! 不同样的尺

你们的看法怎么样?
作者: googoo    时间: 2008-3-29 18:28
经验是从错误中学来的。
作者: feixing2006    时间: 2008-3-29 20:23
Mashimaro
BUSHGUY朋友你好,

相信除了你,许多人都有类似的疑问:谁应该对此次事故负责?我愿意在此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供您参考。下面讲到的这些观点完全是我个人的片面感受,有不当之处请谅解。不代表,我也没资格代表网站的立场。

我愿意相信您的质疑是出于探讨问题的根源以避免类似的悲剧重演,而非要挑衅为难某个/些人。我也赞同这样的探讨很有意义。

相信每位HI友现在和我一样,正经受着失去一位HI友的痛楚煎熬和对一条年轻生命逝去的无限惋惜,甚至,还或多或少地夹杂着对自己HIKING时没有出事的心有余悸。

这两天每当想到小来的英年早逝,泪水就止不住地流: 未满38岁,还没成立自己的小家庭,人生的多少精彩还没演绎, 生命的音符就曳然而止。

也正因为此,这样的探讨虽然很沉重,但是又很有意义,因为和每一个HI友都息息相关。

也许,您已经发现基本上每个网友的发言观点都和您很不同:没有抱怨,没有指责,有的只是对归来队友的百般安慰,对逝者小来的无限怀念。这不是因为大家窜通一气,要包庇袒护朋友,帮他们逃避责任,而是因为这里发言的大部分人都和你很不同:他们是无数次HIKING的热心参与者,对HIKING的过程、TRAIL的状况、此次事件的经过(从几个月前的计划筹备到事后的拯救措施)都了解得一清二楚。事情发生的前前后后队友们的表现的确都让人无话可说,他们完全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如果您愿意花些时间把事件的经过了解得和大家一样清楚,甚至亲身走走他们走过的路,相信您提出的所有问题就不解而释, 不需要其他人再一遍一遍地和您ARGUE了。您也就不会有“I just don't get it!”这样的感叹了。

有人质疑那么少人为什么还没一起走。其实一起HIKING的朋友体力有差别,每个人的喜好目的又不同(有的人HIKING为的是交际,享受和朋友三五成群、打打闹闹的愉悦;也有的人为的是亲近大自然,和大自然独自对话,喜欢独来独往),所以同一个HIKING队伍的行进节奏肯定不那么一致。有这样疑问的朋友显然是没有HIKING经验。但即使这样,每次活动LULU都特意安排一个体力好的人在前面开路,一个经验丰富的在后面断后,而小来是走在中间的。

另外,我想有必要介绍一下这条TRAIL的情况。我不是一个regular hiker, 但是GARIBALDI TRAIL也走过三四趟。而且不仅是我,这个网站几乎每个人都走过这条TRAIL,这不仅因为TRAIL目的地GARIBALDI湖无与伦比的美丽,也因为这条TRAIL标识清楚简单易行。尤其 TRAIL一开始的一段路(是本次活动的最后一段),是很规则的之字形,完全不存在任何岔路。这样的一段TRAIL,就算是第一次去的人都不会走错,何况小来光今年冬天就去了两次,这次是第三次。 您如果亲自走一趟,就会理解JINSI为何有这样的感叹了
“....為何小來會選擇過河等等, 這些問題的答案(包括警察及拯救隊) 我們是永遠也不會知道的..... ”

虽然大家都很悲伤,但现在最悲痛的肯定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参加此次活动,陪小来走过生命最后一段历程的其他4个队员。他们刚刚经历为期整整三天的雪地BACKPACKING,没能如愿尽快踏上归途,反而又要经受整整24小时的寒冷、疲劳、饥渴交加和失去队友的极度煎熬。(第二天找到小来之后,他们没有一个人离开, 都自愿配合警方及医务人员在WHISTLER处理相关事宜,接受心理治疗,傍晚才回到家)他们现在经受的心理创伤您想过吗?我们现在都不敢给这几位HI友打电话,因为一打,电话另一端就是压抑不住的哽咽,让人闻之心碎。

死者长已矣,存者犹戚戚。现在我们这些旁观者的讨论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都难免有失偏颇。所以还是WALLEYE说得对,在RCMP没有公布调查结果之前,大家关于是与非的讨论还是暂时停止吧。

真要总结教训的话,还是百年雨林说的好:
请时刻对生命、对大自然心怀一丝敬畏!

如果真是关心小来,还是尽力协助警方办好善后的工作,停止无谓的争吵。


同意MM的看法.
事后的争吵于事无补,lulu是个好leader,好的活动召集人,相信每一个曾经和她同行过的人都有同感.

事故出了,如何安慰家人及避免以后发生同样的悲剧才是最重要的.路,还是要一直走下去的.
作者: 英子    时间: 2008-3-29 23:16
个人认为:
从这次不幸事件中,有不少经验教训可以吸取。

如果可能的话,等小来的家人来后,如果同意把搜索队的纪录和警方的详细或最终报告给我们的话,大家可以根据相对比较准确地信息,单开一帖,互相讨论,各抒己见。
作者: myh11    时间: 2008-3-30 03:20
老陈
我完全同意flyover的看法.

最近三年, 我一直在带领一个登山队在Lower Mainland登山. 每次3到20人不等. 其中Garibaldi Lake去过两次. 这次不幸的事故对我冲击很大. 我从其中学到了很多经验. 这几天我一直在反省我们登山队存在的问题. 我们也存在经验不足, 组织松散等问题. 而且更严重.每次登山, 总有队员不完全听从安排. 尤其是年青人, 经常一个人在前面冲. 我估计小来可能是这样. 其实队中另外一位也是这样. 我不理解那一位和小来两人怎么没有走在一起.

还有, 那位看见小来在Rubble Creek对面的怎么没有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比如走近一点去喊. 我觉得这是安全意识和经验不足.


【Added By 管理员:以下内容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我就是最后看到小来的人,前面报道部分有提到的“老马”。我理解JINSI所说的“阴差阳错”,也赞同“LAOYU”和“Mashimaro”在本主题第一页的跟帖。

小来的事故我也很吃惊、难过,也许我应该找一下自身的问题,自己头脑中的左右也在不断的斗争

我是去年刚定居温哥华的新移民,现在打labour工。此前在国内是职业登山探险家,这个词不是自封的,可以提取一下我简历的重点:83年开始自助旅行,以单人为主,后来在国内没什么地方可去了,改为攀登雪山,十年以上的雪山攀登经验,02年创立中国第一家非官方背景登山探险公司,04年因第一个登上位于四川的四姑娘山幺峰(非大、二、三峰)成为中国技术型登山的代表人物,05年雅拉雪山、06年大黄峰分别获得中国户外金犀牛奖第一、第二届“最佳攀登成就奖”,这三个攀登在国际上也只有顶尖的人才有可能完成。Gore-Tex、Arc'Teryx、Black Diamond中国代言,另十多个国际知名品牌非代言赞助。中国“未登峰”计划策划发起人。中国首批获得国家体育总局颁证的职业高山向导兼领队(其它多在西藏)。香港攀山总会第一、第二次冰雪教练考核的评审。来加前每年攀登雪山十多座,时间一周至三周不等。

这一次是我第二次参加北美户外俱乐部的活动,第一次是去年十二月(?)Rainbow lake雪鞋行,当时还是小来带我去11街停的车,简单的聊过几句,这两次团队的成员可能会知道我寡言(新人原因)。第一次活动给我的印象是体力暴走型、AA松散型。这些年我除了自己组织的商业登山活动外,没有参加过他人组织的活动,商业活动尤其象登山是高风险活动,我们通常是全场紧逼盯人,也会按节奏快慢分组,也都会有我们的工作人员在其中调整各组的人在视线范围以内。Rainbow之行我第一次听到了“剿黄队”一词,我也要开始习惯这种松散型的团队。

这次我在山里起什么样的作用同去的人应该很清楚,我也不便多说了。有一点我想说的,第一天和第三天都是省级国家公园普通人都可以走的路线,高潮的第二天,从我的经验来说,是非常容易的;我自己试了,这一天在我们所走的路线上,产生雪崩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雪崩受坡度、雪的深度、日照及天气的影响,所谓雪崩指数高是指这一天其它坡度的路线,尤其指滑雪时会穿行的某些坡度。

下面只想说说最后一天下山的情况。

23日原计划先走的三人还是打算和大家一起出发,因为他们三人认为自己的体力不可能开路纵穿湖区,我收拾的快就决定和马虎先出发开路,

此前有两名滑雪者相同的起点和终点穿过湖区,但他们却是走的之字在湖中间左右摆,穿过湖区一共大约是六公里,走之字起码多走了一公里,这其中4.5/5是我和马虎开的路,按照通常的原则有脚印的路线我是不会去开新路线的。

他们三人先走后,我们差不多一个小时才出发,我一直和LULU、JINSI在一起走,小来和另两位大姐在后面,我们也一直走一段会停下来等他们一会儿,走到6.5公里处时(有地图牌)我们再次停下来等,小来到后没有停先走了,另两位大姐到后我们还在说先休息一会儿,下面路很明显而且全是下山就不停一直下去了,后来有人要方便让我先走,这时大约是下午两点,我超过两位大姐和小来后一直向下冲去,在2.5公里处(可能是最后一个折返),我看到滑雪板、踏雪板、裸登山鞋三种脚印走向很近的谷底部的雪原,我毫不忧豫沿着正常路线向下冲,可以说我有足够的经验面对山谷的新路线,但我知道这种新路线有可能比正常的路要难走。从2.5公里以下路上我注意到没有任何向山谷去的分岔。

我到达停车场时大约是三点零五分,超过了三位踏雪板和两位滑雪的女孩,路口有四位滑雪者在等这两位女孩,由于语言不通(我英语极差),我们没有什么交流,不久这九位在休息一会儿后相继离开。我座在地图牌对面的大树下等待。

大约三点半,要提前回家的哪位从正常的路线出来,没想到我会在路口,用比较简单的英语告诉我他们走错路了,后来马虎出来后说他们走错后又返回到正常的路线上多用了一个多小时,由于浪费的这一个多小时,原计划要去教堂的大姐说去不了啦,先回去洗个澡,让我告诉LULU他们会参加我们晚上的聚餐,说见到LULU让她打电话给她。而后他们于三点四十二分离开。

我不可能和他们先回城,只能在路口干等着,决定仔细研究一下这座山的地图,我的右边就是山谷,大约三点五十分,我从地图牌右边两棵小树的缝隙里看到小来正在想跨过河,我和他之间的距离大约有三十米,从我这个角度由于河两岸都有积雪,视差认为河的宽度是有可能跨过来的,光线和距离的原因,只看到他穿着阴暗的衣服背着包在小河中间的石滩上走,但有一个比较危险的情况是小来是穿着踏雪板在河对面的石块上走,我立刻大叫想提醒他去掉雪鞋,但他正专注于在石块上迈步,或者他一直MP3没离开过耳朵,再或者我和他之间的小河本身的流水声掩盖使他没有听到,我叫了三四声,这时最后走的四人中最前面的LULU回应了我的叫声,我转过身来看四人相继从正常的路线上走出来,并聊起第一组的三人刚走,让LULU给他们打电话云云,我也告诉LULU,小来就在旁边的谷里,这时我们看过表是三点五十六分。

我们回过头并没有看到小来,只看到小河靠我们一侧有踏雪板的脚印,我穿过尚积着厚厚的雪的马路去对面的小树林取自己的包并穿上踏雪板,然后和LULU、JINSI一起向两公里外停车的方向走。

我们没有看到小来在公路上,想到脚印是沿着河走的,有一处开阔的河谷雪地上没有脚印,以为小来已经上到公路在前面,LULU好几次吹响口哨,都能够清楚的听到回复的口哨声,我们继续向下走,在走到最后一段大约四五百米笔直的公路时,我没有看到任何人的身影,感觉问题比较严重,从看到他到我们谈话穿雪鞋耽误的时间也就十分钟左右,他要跨过小河并在我们前面500米应该说可能性不大,我们加快脚步走到车前,LULU去小来的车到没有人,也大叫没有回音,我问刚才口哨是怎么回事,LULU说应该是鸟叫,这边的鸟叫很象口哨声,果然再试就会有鸟叫回应,我说赶紧回去看,放下包让后下来的两位大姐把包移到车上,我和LULU先向上去找,JINSI带上急救包跟过来。

尽管我们已经雪地行走了三天,轻装回返可以说还是非常快,我下到看到他的河边才发现小河水有膝盖深,约四米宽,但河水很急,可以说根本不可能从这儿涉水过河,我们四处了望,观察到对岸没有从这个位置继续向下游方向的脚印,四周也没有他的人影,而我们这一侧确实有过河上岸的雪鞋印,有可能是早上水浅的时候过来的,也就是这些雪鞋印,使我们误认为小来已经过河,耽误了第一时间发现他。

我又返回地图牌处从树隙看刚才看到小来的地方,确实看不出这条小河有多宽、多急,这时雪已经又大起来,我让LULU、JINSI过来地图牌小棚下商量,我告诉她们我不可能从这种看着小的小河上趟过河,99年一次在新疆,一位同伴在过这种小河的独木桥时滑下河,幸好抱住了桥,但裤子被急流冲(脱)走了;另一次一个朋友,新疆乌鲁木齐登协主席、冬泳选手在一次探险活动中过这种冰川河被冲了五十米不能动弹,旁边的朋友只能眼睁睁看着他死去。

这时的LULU已经在与911联系,JINSI用更清晰的美语谈小来失踪的情况,这时候大约是下午五点半多钟。

我又沿着上岸的雪鞋印看他有没有可能是在什么地方休息,脚印是两个人并排走的两行雪鞋印,沿着小河又走了200米左右才从树林里爬出到公路上的正常路线。

雪非常大,我在返回搜寻前加了一件衣服,但由于下山时流过一些汗,加上后面三公里化雪,很多水从脖子处进去,中间层已经被打湿了,感觉非常的寒冷,LULU由于担心可能已经不知道寒冷。

这是个公园式的路线,她俩三天来已经非常辛苦,我在没有技术器材、熟悉的搭档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独自再向上去寻找的,而且当时我的手机还在车里(我没回车处),他们用的旅行用对讲机三天后也已经没有了电,这种搜寻不能随时与外界联系是毫无意义的,我们只能依靠“非常熟悉当地地形、体力超好、技术一流、设备一流”的当地救援队来进行大面积搜寻。

我再次返回停车处时,只是觉得要立刻恢复体温,我一直不想收起自己的雪鞋等,以备搜寻队来后再陪他们去我最后见到小来的地方,后来搜寻队一听就知道我说的是什么地方,也不需要我们去给他们添麻烦。

后来搜寻队的过程就不在这里一一陈述了,他被找到的地方就在我看到他的位置的河下游大约十五米(到现场的男警员介绍),而我们三人返回时都观察过这些地方,搜寻队刚到时也是从我看到的地方一部分向上、一部分向下分两路搜寻的,但第二天才被直升机观察到,所以我当时曾分析他又向上走想找容易过的地方涉水过河,后来才被冲到这个位置。致命的问题是他仍然穿着雪鞋,这会在急流中增大阻力,更容易被冲走。

温哥华附近有太多登山方面的资源,我需要适应这边的环境,比如雪非常松软、行走困难等。同伴方面,由于我只是参加了第二次这种键行,第一次是一天来回,大家可以说还没有认识就各自回家了,这一次有了多一点的时间,善良的LULU在向我介绍每一个人时都会提到他们非常非常的有经验,走过多少多少路线。另一方面,小来这是第四次到这条路线,也是第三次冬季到这儿,可以说对这条路线非常熟悉,(我是到过这儿最少的,04年短登两周时还来过一天往返。)这次第一和第三天都是非常清楚的路,只有第二天会有一点新意,更何况,小来是已经返回到了夏季的停车场位置,距离冬季的停车位置也只有两公里。何况还有视角原因看不出河宽、雪鞋印等等误导了我们的判断。我们也计算了第一组的人从山谷返回正确路线,和小来走错路继续下来,可能只相差十分钟左右没能见到,很多的因素,说“阴差阳错”似乎并不过份。

尽管我以前没有参加过AA制活动,这两次的感觉和我理解的就象前面帖子谈的,所谓领队就是倡导路线人,其它人只是同行,而且行进快慢是根据大家自己的节奏的,慢的人要想和快的人一样会累死,相反快的人一定要慢下来也会非常难受和寒冷。我以前一直是做商业登山的,如果拿那种活动的组织形式来套俱乐部的AA制活动显然是不合适的,LULU也多次问我这两次活动参加后认为哪些地方有问题,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我的标准很高,但那是商业活动,这样的活动,我还在学习阶段。我向LULU谈过一些,但我想按那些标准要求她实在是为难她,她自己一直在自责,对于这次的整个活动来说,看不出她有什么明确的责任,不要搞的象大陆似的,不管什么事故,非要找个人或单位来承担责任。

这几天我一有空就会在论坛看看,一直潜水,可能知道我电话的只有LULU,以前在国内网上经常吵起来,这是我不愿意看到的,所以这一次有什么失误或需要改进的地方最好是多一些人坐下来聊一聊,然后总结一个书面的放上来,网上这样也谈不出个什么结果来。当然最好是警方的结论和后事处理完后。

我是学艺术的,英语本不是必修课,扔了多年捡起来也不容易,中文网上英文的帖子,我只能看出个大概,也担心断章取义,如果有人要问我或回我的问题,请用中文。谢谢。

另:我最后离开时没有能谢谢JINSI,在大家两天没有睡觉都很睏的情况下,她一直开车把我送到我停车的地方,那天返回温哥华我好几次打盹睡着了,如果自己开车后果不堪设想。也谢谢老虎等几位,在我们心情压抑、饥寒交迫的时候给我们送来了热的食品和咖啡等等。

小来,另一个世界会有更美丽的雪山,走好!
作者: Michael Yu    时间: 2008-3-30 09:37
标题: [分享]
to myh11: welcome to vancouver
作者: flyover    时间: 2008-3-30 10:28
标题: 马XX,想不到你是也在这个队伍里,而且是最后一个看到小来的人。
马XX,想不到你也在这个队伍里,而且是最后一个看到小来的人。你在距离只有30米而且是在俯视的情况下都判断不了其危险性,我相信主要原因是你对环境不熟悉,对当地的冰雪特点不熟悉,对队友不熟悉,对这种自由组合的组队方式不熟悉,脑子里也没有带商业队的那跟绷紧的弦。
但你一到河边,你就能判断凭你的能力过不了这个河。但其队友虽然能力应该不如你,但未必有这个自知之明。这就是经验。
我真得没有指责lulu的意思,也没有指责其他队员(包括你)的意思。其实我很理解lulu带一个队的不容易。我很理解你作为这个队里经验最丰富队员现在心情。其实你一旦意识到情况不妙以后,你已经条子调高,主动地承担了搜寻的决策作用。但出事之前,你即使说什么话,对于那些经验有限的人,人家未必听。因此你不说。我曾经在登山大本营说过这样一句话: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们坚持上,我也不会上,但我会在大本营等你们,如果一旦出事,我会尽我的力去营救。估计你能理解我是在什么样心情下说出这样的话。这还是一支最容易管理的高校登山队,而我是这个学校登山队历史上资格最深的人之一,那些年轻的队员都知道我,只是平时我没有太多与他们在一起活动,我照样对他们没有足够的影响力。可以想象,在这种自由组合的队伍中,领队及经验丰富的人对其他队员的影响力了。

最后,希望看到你们的详细事故报告及分析。
作者: 马赛克    时间: 2008-3-30 10:29
标题: Re: 我无意要指责任何人,但是我不同意这个观点“這是一次陰差陽錯的意外, 是沒有對錯
flyover
我无意要指责任何人,但是我不同意这个观点“這是一次陰差陽錯的意外, 是沒有對錯, 沒法防範的.”。我们需要分析原因,总结经验,自己以后吸取教训,也给别人提供血淋淋的警示。这样,小来的逝世才能得到升华。

根据lulu及你们其他当事人的描述,我认为lulu处理的确实一直很及时得当。但我认为这个队伍中有相当一些队员的冰雪经验其实很不足,这种情况下分开行动就out of control。
1、第一组三个人能够顺着人家滑雪的痕迹就Hike下去,而且在发现积雪越来越软,越来越湿,越来越厚时,并没有折返的念头,直到遇到滑雪的归来并告诉他们过不去。可以说,如果他们不遇到滑雪的归来,他们会不会遇到危险也难说。因为滑雪的能过去,并不意外踩着踏雪板也能过去。---经验不足
2、第一组在折返的时候,意见不统一,有人就先独自沿原路返回,有人还想继续分裂,继续开辟新路。---团队精神不够
3、小来应该也是看到第一组脚印后,想跟着走这条新路,后来到了河床边,估计是跟丢了脚印,但又不想原路返回,结果越来越往险境进发。---经验不足
4、我不确定到底倒是有人发现了并确认那个人是小来没有?如果是,那么还是经验不足,没有想到他已经处在危险的状态中,因此也就没有马上采取各种稳妥的办法通知到他返回...................






初衷很好,可惜没说到点子上。
这次悲剧不是因为经验不足造成的。无数事实证明,经验无法保证在当时对周边状况做出准确的判断。更何况每个人的经验参差不齐,不能指望一个人坐在“户内”把经验攒足了再去享受户外的乐趣。

导致悲剧发生的真正原因,我认为是违背了一条户外的基本规则:在活动中每个人必须在另外至少一名队友的视野范围之内,这个范围并且是可实施救助的范围(两人隔着悬崖对望不在此列)。因为“落单”是户外的大忌。在活动中根据自己的能力及周边状况偏离trail或cut short都无可厚非,走错路的情况更是常见,但只要遵循这条规则就可让经验和能力各不相同的朋友安全地享受户外。

小来遇险,不是因为偏离trail或cut short而是“落单”,试想如果当时身边有一人在他试图过河时进行劝阻,或在他落水时施以援手,哪怕及时报警,或许悲剧就不会发生。

当然,这条规则说起来容易,真正实施时经常走样。我就时常违背。(在hiking中有时为了拍照我就经常落在后面很远)这次事件也给我敲响了警钟。
作者: flyover    时间: 2008-3-30 11:18
标题: Re: 我无意要指责任何人,但是我不同意这个观点“這是一次陰差陽錯的意外, 是沒有對錯
你说的“落单”与我的说得“分开行动”是不是差不多?偏离trail后,难度(判断力及行动能力)就都已经超出了小来的能力。怎么偏离trail不是原因呢?另外经验是能够让你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就像马XX判断“凭他们当时的情况及环境状况,他们没有能力过那条河”。

Anyway,这个队伍有马XX在,我相信他们能够拿出一个优秀的分析报告。在看到他们的报告之前,我不再回应任何,帖子,也不再发任何新帖子了。

马赛克

初衷很好,可惜没说到点子上。
这次悲剧不是因为经验不足造成的。无数事实证明,经验无法保证在当时对周边状况做出准确的判断。更何况每个人的经验参差不齐,不能指望一个人坐在“户内”把经验攒足了再去享受户外的乐趣。

导致悲剧发生的真正原因,我认为是违背了一条户外的基本规则:在活动中每个人必须在另外至少一名队友的视野范围之内,这个范围并且是可实施救助的范围(两人隔着悬崖对望不在此列)。因为“落单”是户外的大忌。在活动中根据自己的能力及周边状况偏离trail或cut short都无可厚非,走错路的情况更是常见,但只要遵循这条规则就可让经验和能力各不相同的朋友安全地享受户外。

小来遇险,不是因为偏离trail或cut short而是“落单”,试想如果当时身边有一人在他试图过河时进行劝阻,或在他落水时施以援手,哪怕及时报警,或许悲剧就不会发生。

当然,这条规则说起来容易,真正实施时经常走样。我就时常违背。(在hiking中有时为了拍照我就经常落在后面很远)这次事件也给我敲响了警钟。

作者: 马赛克    时间: 2008-3-30 12:35
标题: Re: 我无意要指责任何人,但是我不同意这个观点“這是一次陰差陽錯的意外, 是沒有對錯
flyover
你说的“落单”与我的说得“分开行动”是不是差不多?偏离trail后,难度(判断力及行动能力)就都已经超出了小来的能力。怎么偏离trail不是原因呢?另外经验是能够让你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就像马XX判断“凭他们当时的情况及环境状况,他们没有能力过那条河”。

Anyway,这个队伍有马XX在,我相信他们能够拿出一个优秀的分析报告。在看到他们的报告之前,我不再回应任何,帖子,也不再发任何新帖子了




总结分析是必要的,但不要主观臆断。
你只用了几个回帖,就让马XX从“经验不足”变得“经验丰富”了。




欢迎光临 北美户外俱乐部 (https://www.crossn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