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北美户外俱乐部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5669|回复: 10

"黄山门"意外死亡事件:一个错误连着一个错误--南方周末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10-12-13 12:4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8名复旦学生黄山迷路获救 1名搜救民警遇难

http://news.sina.com.cn/c/2010-12-13/122521631549.shtml


护送下山 (李军 摄)


艰难施救 (廖福安 摄)

新华网合肥12月13日电(记者 朱青)12月13日下午,距离在黄山探险迷路而被困峡谷的侯盼听到搜救人员的第一声呼唤已经过去了十个小时。这名复旦大学毕业的学生同他带领着的17名队友,已经在救援人员的帮助和姜汤的温暖下逐渐平静下来。然而,在黄山人迹罕至的峡谷中等待救援的十个小时,对于他们来说将终身难忘。

12月12日清晨5点钟,侯盼带领着一支年龄在20到30岁之间,大部分还是复旦大学在校学生的探险团队从黄山黄帝源进山,在恶劣的气候中他们迷失了方向,并被困峡谷长达10个小时。而就在他们在冰冷雨夜中绝望等待的同时,安徽省黄山市风景区管委会与当地公安、消防等部门230余人也在紧急进行着历时7个小时的惊心动魄的全山搜救。

冬季的黄山正是天气寒冷、气候多变的时节,但侯盼一行18人却挑选了尚未开发的区域开始了黄山之行。在行程之前,有着3年户外运动经验的侯盼很有自信。2009年5月,他和一些同伴曾经走过这条路线。“这次还带了GPS。”侯盼说。

然而,冬季的黄山很快就下起了雨,浓雾渐起,天气一下恶劣起来。“下午4点多的时候,能见度就很低了。我们在离云谷寺大概1.5公里的峡谷里转错了方向,走到了一处背靠山的狭长峡谷里。”侯盼说。

但侯盼的GPS偏偏掉进水里失去了作用,队员们只能依靠个人判断和一张地图来前行。由于下雨并且雾很大,为了避免更多不可预知的危险,探险队决定就地停止,并在离水十几米处的石头上搭起了帐篷。

侯盼说,大家在确认了难以脱困的形势后,分别尝试用手机不断发信息给亲友,但由于当地搜索不到手机信号,直到侯盼自己冒险走出一段距离后,才幸运地搜索到转瞬即逝的一点信号,向上海家人发出了求救的短信。

天黑后,黄山的气温迅速降低,在雨夜中,这些年轻人开始抱团取暖。“唯一的感觉就是冷,天黑了以后,我们就抱在一起。”侯盼说。他们不知道,上海的亲属在接到求救短信后,向上海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报案,而上海市政府及公安部门立刻联系安徽省政府及公安部门,紧急联动,黄山市党委政府和公安部门组成了一支230余人的救援队开始全山紧急搜救他们,救援前方和上海警方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不断协调救援。

黄山市消防支队使用GPS卫星定位系统及海事卫星电话等设备,迅速赶往景区展开搜救,初步确定了遇险人员的位置后,在冰冷的雨夜中,为了18条年轻的生命,临时组成的救援队伍也冒着危险开始了长时间的生命的援救。终于,在12月13日夜里2点多,在寒冷中苦捱的年轻人听到了第一声呼唤,公安、消防等救援人员在当地老百姓的带领下找到了他们。在见到前来救援的工作人员时,这些年轻人抱在一起发出了兴奋的欢呼。

然而,在护送侯盼他们走出危险区域时,黄山市风景区公安局一名年仅23岁的民警张宁海因雨夜自然环境复杂不幸坠崖,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这消息让侯盼他们愧疚不已,为了他们的安然无恙,一条青春的生命消逝了。

牺牲民警张宁海的遗体于12月13日下午已经运送下山。侯盼说:“我们得到了教训,户外有风险,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然而,这次遇险等待救援的十小时,以及为了他们的获救而牺牲的年轻生命,将在他们今后的生活中刻下深刻的一笔,也为不断发生悲剧的户外探险发出又一次沉重的警示。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4 18:51:2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转载)   

      这次活动的组织者,目前尚不是很清楚。复旦大学的登山协会否认这是他们组织
的活动,但是参加活动的基本上都是登协的会员。其中有11人(一说是10人)是本科生
,也有已经毕业的,还有一部分人是外校的,由校友介绍而来的。 在报名参加活动时
,要求报名者提供5000米成绩和其他的一些体质情况。大多数的成员都是相当有经验的
探险者,也有一些大一的同学经验较少,但是体力十分充沛。虽然这次活动是朋友间的
组织的活动,但这个18人小队的所有成员并不都相互认识,他们之间的交流也并不充分
。参加活动者都签署了免责声明,也知道自己的活动的风险,并且购买了保险。

      活动前,这个小队是做了一些准备的。他们召开了准备会,但是有一部分人并未
参加 。会上交待了此次活动的路线,时间,计划,需要的物品和注意事项。出发时,
小队携带的物品包括了充足的食物(有方便面,巧克力,零食和肉制品)和饮用水,炊
具,雨具,帐篷以及其他登山所必备的物品(头灯,绳子,GPS,帐篷等)。此外他们
也携带了睡袋和保暖衣物,有的睡袋甚至是适合零下10度的环境使用的。

      这次活动所到的地方,属于黄山未开发的地区。但是活动的路线是有人走过的,
其中一名队员也曾经走过这个路线,但是她并不“记得很清楚”,而作为关键人物的领
队和押队都没有走过。实际上这次活动更多是以探路为目的, 活动计划中包括了宿营
。在整个周六的探险中,所有的事情都很顺利,队员顺利到达预定地点,安然的度过了
一夜。

      周日的早上队员们发现下起了雨,山里也起了雾。由于雨水的关系,路面变的泥
泞湿滑,同时难以辨认。尽管知道大致的方向,但是山路已经十分不明显,队员们脚步
很快,但是没有发现走错了路。在天色变暗的时候(大约在下午5点左右),大家仍然
没有到达预定的地点(原来的计划是4点到达)。 当时他们走到了一个绝地,前方有一
条河,过河后就可以找到大路,而后方是绝壁(他们从那个地方下来),队员们已经不
知道如何前进。 这个时候,有的队员开始提议报警,但是也有队员认为,这种情况下
还不用报警,因为食物还足够,可以再过一夜,到第二天天亮后再去寻找下山的路。在
这个过程中可能发生了争论,但是最终还是决定发出求救信号。

       在信号发出后,黄山方面组织了搜救行动,并且告诉队员原地停留,不要离开
,队员们也当即在原地“扎营”。由于地面不平整而且空间狭小,他们没有搭建帐篷,
而是搭建了一个遮雨棚,在下方铺了一些防湿垫。队员们躲在棚下,用睡袋盖在身上保
暖,同时也有人用携带的炊具(这种炊具体积不大,可以烹饪,但是不能用来取暖)烧
热水来帮助大家保持体温。 当时的地面情况无法生火 ,队员在吃了一些食物,喝了热
水后,就依偎在一起取暖。虽然身处绝境,但是队员们并没有十分惊慌。他们大都相信
自己可以获救,保持了乐观的情绪。有队员觉得其实这样的意外也并非不可处理,既然
作为探险者,就要有应对意外的准备,大家自己应该也是可以走出来的。

      虽然队员们很镇定,但是搜救人员却在紧张的寻找。据说,事件惊动了上海和黄
山市的高层,因此搜救工作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在搜救初期,搜救工作主要集中在开阔
地带,直到有搜救人员发现了队员们留下的指路标记(当时由于为了防止迷路,队员用
折断的树枝做了标记),才终于在凌晨2点左右发现了已经等候了近7个小时的18个人。
找到队员的这批救援人员大概有20多人,其中包括了牺牲的民警,张宁海。搜救队找到
队员后,按照上级指示,立即带领队员下山。当时有一名向导负责带路,据悉向导所选
择的是一条十分险峻的山道,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渊,十分狭窄,在白天走也十分危
险 。下山时,经过了一个十分危险的缺口,需要用手抓住岩壁上的树枝才能经过。一
些人通过后, 树枝已经松动,当轮到了年轻的张宁海时,终于支撑不住折断,他也不
幸落入深谷(也有说法称张宁海为了赶到前方给学生照路, 由于未能抓紧树枝 所以跌
落 )。张宁海不幸摔落后,搜救队当即决定原路返回,等到天明后再从其他路径下山
。大约3个小时后,天色转亮,队员们终于在搜救队的帮助下从原先的路径(就是要过
河的那条路)回到了大路。

     下山后,当地派出所将队员送到了宾馆,进行了身体检查。18名队员身体状况良
好,精神状况也很稳定。张宁海的遗体在他跌落后8个小时终于被战友找到。当晚,当
地派出所为他举行了哀悼活动。今天白天,复旦大学也组织了哀悼张宁海烈士的活动。


经过连夜搜救,13日凌晨2时40分前后,搜救人员找到迷路学生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4 22: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协*野黄山的穿越活动★★12.10--12.12
http://bbs.fudan.edu.cn/bbs/tcon?bid=176&f=3085193175
发表于 2010-12-15 00:57:3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万幸啊!!!!大雨天,这么多人爬黄山,太容易出事故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5 06:28:33 | 显示全部楼层
1. 出行准备

pipin发贴,以登协名义,号称回归精神
贴里讲清楚自己和压队都没走过这条线路,一开始要带28个人去
贴里讲清楚是逃票的(省230),他可能是工作了,
其实在校学生黄山门票减半,12月1日开始淡季门票,全价才150。
出行计划更过分是将明没有向导,
可能的原因有两点:一可能管理得好,当地人没人敢做向导,因为
被抓要罚款;二是省钱。
出行安排讲清楚是晚上19:00出发,凌晨2:30到,连夜上山,很强大。

登协事先知道此次活动是以协会的名义召集,有协会主要成员参加,但
是没有经过正常的社团活动报批程序,也否认属于协会组织,认为组织者
是pipin个人。
pipin个人在选人的时候,有为了降低费用,凑满一车的行为。该行为
具体表现在拉0装备的人入队,拉新人入队,拉女生入队。

2. 出行

一路上山,估计还算正常。
然后,意外出现,强大的GPS落水或进水,不敢继续使用,怕损坏。
于是领队压队在自己没有走过,没有向导的情况下继续前行。
朝哪里走?难道是郭德纲的台词“扔鞋吧!”
一路上还有折断树枝做记号的动作,傍晚时分,渐渐来到云谷寺
附近的绝地。可能某些原因不能走回头路了,队伍开始了讨论。
最后,领队和压队决定报警,
由队伍中唯一一个手机有信号的同学发短信求救。
4个小时后,救援队到来,成功救出被困的18人。


根据新闻的报道,出事当晚队伍的装备和食品不足,没有足够大雨衣,有的队员靠冲锋
衣挡雨,帐篷也不够,只能靠抱团取暖。而实际上,
领队在出发前就已经知道了天气恶劣。

3. 下山

连夜下山的决定征求了领队的意见,领队也同意立即下山。
张警官在下山途中开路,不幸殉职。

4. 回沪

参加了张警官的追悼会,但并非全体队员参加,
我希望这缺席的不是复旦在籍学生。
领队表示愿意为张警官父母做任何事情。
然后就在张警官父母到黄山的同一天,
他们没有见上面,连夜回上海了。

所有人同车返沪,没有看望烈士家属。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7 20: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信人: pipin (盼盼||好人), 信区: Outdoors
标  题: 迟到的道歉,一直在行动
发信站: 日月光华 (2010年12月18日10:33:23 星期六), 站内信件

    很抱歉这封道歉信来晚了。从被困山谷开始至昨天晚上前,数日来我都没合过眼,
想这之间的每一点的东西,教训、道歉和责任,脑海里不断重放着整个过程。12月15日
晚上我跟张宁海家里通了电话,我说二老有什么心愿我们去帮他们实现,良久,他们说
想要知道的仅仅是儿子牺牲的那刻的事实。对方的宽容更让我悲哀于自己的鲜廉寡耻。
    但我发现我越是努力回忆,思维就越是混乱。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整理事故流程,写
了下面这一切,不奢望能得到英雄及其家属的原谅。我们的大错已经铸成,说什么都无
法挽回,我只想以我们的事例警示后人,给烈士张宁海一个交代。

    12月10日,我们一行十八个人前往黄山东海大峡谷徒步穿越,第二日下撤途中,走
到翡翠峡谷时受天气和地形所困,无法走出谷口。天光渐暗,因为怕队员有失温的危险
,我决定向当地警方求援。报警引起了当地警方和复旦大学领导的高度重视,并提交上
海市委。当地警方即刻派出援救队伍搜救,一只搜救队伍在凌晨两点半发现了我们,这
只队伍里有张宁海同志。张宁海同志为救援我们掉下悬崖牺牲之后,我们的心始终在悔
过中煎熬着。今天,我代表我们18名队员在这里只想正正式式地对张宁海烈士说出我们
心中的哀悼和歉意——对不起,我们的自私自大、盲目无知、自我膨胀造成了目前这无
法挽回的局面。

    我们错了!

    对于整个事件,这几天来我们一直在反思。我们缺乏对于生命的最基本的尊重,缺
乏对自身、他人及社会的责任感。轻率、盲目而无知的探险不但危害了自身,更让他人
及社会蒙受了沉重的损失。所有的户外爱好者们,请一定从我们这次血的教训中吸取教
训,规范每一次活动的组织规则与管理,做好每一次活动的风险控制。人的生命是宝贵
的,重于一切,我们会尽自己的一切去弥补张宁海烈士的父母,也希望所有的户外活动
组织都能提高警惕,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

    在整个搜救过程中,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来自各方的关怀,当地的公安,景区工作
人员,武警和消防官兵对于我们提供了无私的援助,校方和上海警方也尽最大努力让我
们内心能够尽快平静下来,让我们能够尽快恢复。我们怀着深深的感激与自责,向所有
参与搜救活动的队员及各部门表示最真挚的谢意,你们的救援让我们在风雨中看到了温
暖,感受到了高效率和人性的关怀。上海市委、市政府和安徽省委、省政府和黄山市委
、市政府有效的协调及母校的关切更是让我们对自己的行为后悔不迭。

    刚从黄山回到上海的时候,我们没有勇敢地在舆论面前站出来。勇敢地表达我们对
张警官的感恩和对一份因我们的自大而失去的生命的敬意。反而放纵内心去逃避良心的
谴责,将我们的歉意搁置一边,一拖再拖,直至现在,酿成了无法挽回的错误。数日以
来,独处之时,我们无法安然入眠,人海之中,我们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这几天来,我
们终于明白了,不是理性的分析,不是责任的归属,不是我们对自己的宽慰,在生命面
前,只有生命本身才是最重要的。对于生命,也许其本身就是其存在的目的。在它的面
前,我们不该诉诸其他,说什么都是多余的,说什么都是不合情理的。生命的价值在于
其自身,在于其鲜活的跳动。而我们所忘却的,所丢失的,恰恰是这种对生命的敬意。
我们错了,在为我们而逝去的生命面前,我们太沉默了。愿我们对过去的忏悔以及对未
来的祈福,能够告慰您的英灵,让它在天堂之上,在白云之巅,安息。
    对于此次事件,我们“野黄山队”18名队员,从领队到压队,以及每个参与的队员
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欠缺充足的准备,对线路过程中各种状况预估的不足,以
及轻率而欠考虑的行动,重要决策的失误,造成了参与搜救的队员及安排搜救工作各部
门的不便,并最终导致了张宁海烈士的牺牲。在此我们诚恳地向所有搜救队员,各部门
,尤其是张宁海烈士及其家人表示深深的深深的歉意。
    我今天在这里,在黄山,参加张宁海同志的追悼会。我们的其他队员集体在复旦校
园参加学校组织的悼念活动。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哀悼因为我们而牺牲的张宁海烈士
,他是称职敬业的公职人员。父亲说:如果你们受了伤,那是他的失职,你们都是好好
的,他的牺牲就有了价值。我们愿他一路走好。我们欠了爸爸妈妈一个儿子,这不仅仅
是一个逝去的生命,我们更需要做的是对社会的感恩、行动的反思和赡养老人的行动。
张宁海拯救了我们的肉体,我们自己救赎自己的心灵。
    我来忏悔。我抱着爸爸妈妈泣不成声,我们所有队员会用我们一系列的行动来弥补
我们给爸爸妈妈造成的伤害,抚慰他们的痛苦。我们18名队员都会是他们的子女。我们
不奢望得到大家的谅解,我们只希望在我们的后续活动,能够得到你们的支持,如果你
愿意,可以加入我们。也请监督我们的我行动!
   
    下一步我们希望可以为英雄的家人、故乡及其他冒着生命危险参与搜救的官兵及搜
救队员做一些事,以下是我们即将做的,是一辈子的事:

    为张宁海的家属能做的事情
    1)捐款
    我们已经安全的回到了校园,然而张宁海烈士却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捐款是目前我
们能想到的最可行的能照顾二老的方法, 捐款会在我们的队员内部举行,也许并不是庞
大的数字,主要代表着我们的一份心意。不仅会有首次的捐款,还要有长期的捐款,主
要用途是用于二老的生活及医疗养老保障及捐助以张宁海命名的助学金。所有捐款会由
可靠的第三方进行托管,并公布使用状况。
     2.)两位老人失去了独子,但是我们十八名队员从此都是二老的子女,我们会定期
给二老写信,沟通了解彼此近况,寄物以及每年节假日都能集体或轮流去探望二老,让
二老能享天伦。我和押队之前已经见过二老,他们的善良和伟大是我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的,在他们紧紧的拥抱住我们的那一刻,我们都实实在在的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把老人
照顾好,这是属于我们一辈子的约定。
     3.)每年定期拜祭张宁海烈士,宁海是因为我们而牺牲的,我们会永远铭记他。
    4.)(并不成熟,待商榷)我们会集体为两位老人购买一份人寿养老保险,定期存
入保费,作为老人的医疗保障,以及老人60岁后能用作养老的保障。
   
     2、为张宁海就读中学建立贫困生助学基金
    我们更希望能够将我们的弥补长期进行下去,将自己的感恩与愧疚化作实际行动,
提供助学金,造福张宁海烈士家乡孩子们。队伍中的成员将与当地学校的联系,选择家
境不佳而成绩优异的初一或高一学生,设立以张宁海烈士命名的英雄助学金,每期对5名
贫困学生的捐助,形式为提供每半年500元,以三年为一期的助学金。
   
    3、认真工作,好好学习,对社会负责
    遵从二老的叮嘱,发扬张宁海的舍己救人的精神,认真学习,努力工作,报答社会

    总结本次活动经验教训,对户外群体的活动起到警示作用
    言语永远不如行动,把我们18个人能做的事,一直坚持做下去。

    这两天我对整个活动作了无数次的推敲和反省,作为一个领队,在本次活动中,我
犯了以下错误:
    策划探险线路时盲目自信,没有请向导,没有控制队伍规模。
    准备会上没有跟大家说明一旦有紧急情况,如何报警处理。
    对GPS、等高线地图的使用不足够熟练。
    领、压队及协作职责分工不明,领队没有控制队伍前进方向。
    没有由领队直接出面报警导致报警讯息中关于队伍情况的信息传达不清,给出警人
员造成误解。
发表于 2010-12-17 20: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Leojing
★★登协*野黄山的穿越活动★★12.10--12.12
http://bbs.fudan.edu.cn/bbs/tcon?bid=176&f=3085193175


领队真的有很大的责任。看他们给队员的回复,都不考虑各种变数:天气、人员、地形等。作为一个领队,带领着这么多人,怎么可以这么不深思熟虑。那些回复,都很容易误导新人……

户外活动多风险,还是不能盲从啊!
发表于 2010-12-18 00:2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悼念牺牲的警察!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7 17:3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山门"意外死亡事件 --- 南方周末

"黄山门"意外死亡事件:一个错误连着一个错误(图) 南方周末

如果有当地向导,如果GPS没有掉入水中,如果采用了更专业的方式报警,如果搜救队没有摸黑进山,如果队伍没有连夜下山……

17日凌晨三点过一些,侯盼觉得自己再次坠入幽暗,四天前的此时,黄山民警张宁海因为他和他的17名队友,掉下山崖。侯盼开始坐在宾馆的桌前一遍遍抄写《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13日上午10点,当侯盼他们在搜救队的庇护下出离险地时,他以为此次黄山之行的“苦厄”已经渡过了。那时,媒体的镜头、景区的姜汤、热茶已经在等着他们。侯盼本能地要求队友们在媒体及体检的医生面前“表现得精神点”、“轻松一点”。

20多个小时之后,侯盼他们才知道,当时的“精神点”、“轻松点”让他和队友们陷入了舆论的幽谷。“冷漠,麻木”,“年轻的生命因你们而死却不知道感恩”,批评声如潮水涌来。

“或许你走完了这条路线,你会发现,这个世界还有另外一种生活。”这是侯盼在黄山之行的活动召集帖上的一句话。目前看来,“另一种生活”已经不可逆转地在18名“惹祸”者面前展开。

“青春”出行

12月2日,侯盼在复旦日月光华BBS的Outdoor(户外)版发了一条“野黄山穿越活动”的召集帖。侯盼虽已从复旦大学硕士毕业一年,但仍活跃在学校BBS上。

侯盼已有近四年密集出行的户外经验,包括两年领队经验。他选择的野黄山线路,将跳出黄山风景区,穿越东海大峡谷原始森林、露营五老峰脚……在驴友的圈子里,这是一条成熟的黄山徒步线路,难度适中。

劝退了三名经验或体力不足的报名者后,穿越活动一共征集到16名队员,加上领队侯盼和压队小唐(复旦大四学生)共18人。

在一位持户外领队证、多次带队出行的资深驴友看来,此次前往黄山的18名队员,新老人员结构属合理范畴:年龄从18-27岁不等,有十次以上户外经验的队员有7名,包括一位熟悉地图操作的测绘工程师,有过1次以上户外活动经历的7人,没有户外经验的四名队员,包括了1名学校中长跑冠军和3名复旦登协的骨干。

因为山区冬季气温诡变,可能出现的雨雪雾天气,友人多次提醒侯盼“去了当地一定要找个向导”,但侯盼没有采纳。

12月10日,18人包车从上海出发,侯盼给这支队伍起名为“青春”。

迷失野黄山

12月11日凌晨3点,车行至黄山黄帝源景区,18人下车开始徒步。

这天天气尚可,尽管也有过一次短暂的错入兽道,但行程总体还算顺利。中午12点在路边午饭时,侯盼一个起身,插在胸口的GPS掉进了水潭。为避免电子元件损伤,侯盼马上拔出GPS的电池。此后,主要根据等高线地图和指南针寻路。

12日凌晨起,山里下起了小雨,这场雨一直持续到他们出山。受雾气影响,山里能见度不足500米,在没有GPS的情况下,寻路变得困难起来。

在指南针的引导下,他们找到一条向南通往目的地翡翠谷的路,侯盼尝试打开进了水的GPS,发现还能使用。读取GPS信息并对照等高线地图之后,发现他们这天从出发时就已经偏离既定路线。按照原计划,下午两点左右他们应该出现在翡翠谷,与等候在那的司机会合回沪。

现在若要撤回或转道,时间不够,他决定将错就错,走到距离所在位置较近的云古寺地区出山。

下午4点左右,队伍走到一个60度陡坡的V形河谷处。还有不到一个小时天就黑了。探路的小唐回报,前方已是绝壁,山势陡峭。侯盼再看GPS,发现连去云古寺的正确路线也已错过。

侯盼知道,天黑前已无可能出山。

已经负重15公斤以上、徒步行走一天的队员们,这时普遍情绪低落。有队员出现了轻度“失温”的征兆,躺在队友们怀里喃喃道“我冷”。

一些缺乏户外应急经历的队员,心态开始波动。报警的建议被提出,旋即获得了多数队员的赞同。

侯盼让两个手机微有信号的队员,跑到远处一个手机信号略好的地方报警求援。

现在看来,这是侯盼的第二个错误,当时他应该自己报警。野外遇险报警,业内有一套标准化的程序。

一般来说,每支户外队伍出行之前都会约定一位后方资深驴友为紧急联系人,出现状况时只需联系紧急联系人,再由这个人来协调联系警方、当地向导、民间救援队,乃至家属、学校等相关单位。

可是,两位报警队员并不知晓这一点。

山间信号很差,电话打通时不停中断,短信也很难发出。两名队员为了保险起见,除了尝试电话联系黄山110、上海110、紧急联系人外,还向包括部分家属在内的手机联系人群发了求援信息,通报了所在位置的经纬度坐标,并在短信里写下了“救命,有18人”的字样。

与此同时,收到求救信息的紧急联系人罗拉(化名),也在上海与黄山110取得了联系,但对方表示没有GPS,无法根据经纬度准确定位。


雨夜大动员

12月12日早上,张宁海给母亲赵彩芹打了一个电话。大意是不能赶回太和县给奶奶作百日祭了。“我在黄山给奶奶磕头”。

张宁海的宿舍在派出所二楼。房门左侧摆放着数双篮球鞋。在张宁海意外坠崖的时候,脚上穿着的就是一双深色篮球鞋。

当晚9时许,温泉派出所所长董玉明接到景区110指挥中心领导的电话,要求“素质好、身体好”的年轻民警,必须前往9公里外的云谷寺集结。

如果再晚十几分钟,张宁海也许就睡了。但身高一米八,且是一名运动健将的他,显然符合对救援人员的要求。9点30分左右,搜救队从云谷寺出发。

由于地势倾斜厉害,就地无法扎营,报警之后,侯盼指挥大家把几顶帐篷的外帐支撑成一个巨大的雨棚,铺上防潮垫,大家围成两圈,男生在外、女生在内,以羽绒服和睡袋裹身防寒,并对剩余的食品进行了统计和分配。

已是12日晚上8点半,大家准备就此凑合一夜。侯盼和小唐低声商量着,出去之后要争取让警方“销案”。——他们不知道,报警的电话,已经在山外,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一位接到求救短信的队员家属,随即拨打了当地110,并把短信情况通知了复旦,复旦直接把事情上报给了上海市委。上海市政府及公安部门立刻联系安徽省政府及公安部门,紧急联动。

安徽方面闻知18位大学生求救后,省委书记张宝顺批示:“全力搜救,确保安全”,省长王三运批示立即组织力量施救。《黄山日报》报道说,该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福宏,市长宋国权及其他市领导立即赶赴搜救现场,“一线指挥”。

一个错误连着一个错误

有超过十年户外经验的杭州户外应急救援队副大队长徐立军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山区,因地势险要,如无特殊情况,都有夜晚不进山的传统,尤其是雨夜。

但此时,这已经升级为沪皖两地高层共同关注的事件,张宁海的救援队连夜进山。

凌晨三点左右,张宁海所在的小分队,看到了学生向天打亮的电筒光柱。

带队的黄山风景区110指挥中心主任陶冶目睹了“驴友”们的抱团取暖的惨状:“通过350M对讲机,我向指挥部讲明了当时的情况,学生呆的地方,处于河床,涨水非常厉害,不确定大石头会往下滚。”陶冶回忆,“指挥部就说可以下来。”

徐立军认为,从救援的技术角度来说,这样的雨夜救援行动,连夜下撤的危险,是白天里的好几倍,如果救援对象没有生命危险或其它特殊情况,并非最优选择。

即使在获救现场,也不乏反对意见。但在当时,尽快出山成为双方的最终选择。

队员们一批批整理装备,依次离开。一行三十几人要走的路,正是下午小唐探路时所看到的悬崖绝壁。这条路的宽度,不到1米。

对张宁海的最后一刻,所有人都只能拼凑出或多或少的碎片。“大家的电筒的光线都打在地上,突然看到一个电筒被往上甩,一个人踉跄了一下。”陶冶说。

警号“038846”

侯盼记得,自己才走了五分钟,前方就传来消息说“停队,好像有人滑落。”他心头一惊,马上让队员们报数,但队伍一片骚动,报数怎么都报不清楚。

19岁的消防队员黄杰依靠着手腕粗的绳索滑入30多米深的高崖,他借助手电筒看到张宁海有明显刮伤的左侧脸,半个身体已经被山涧淌出的流水浸没,人已经没有了任何气息。此时是12月13日凌晨3时26分。

数道电筒的光线全部聚集到崖底。黄杰翻看了警号牌:“038846”。很多队员连张宁海的样子都还没机会看清过。

侯盼说,当时我就懵了。

在这之后,救援队一度打算带学生们从另外一条向上的山道离开。侯盼大喊:“不走了,再出事谁负责!”

所有人,退回山谷,站在雨中,等到天亮。对侯盼等几个处在队伍靠前位置的知情队员来说,这“冰冷沉默的三个小时”刻骨铭心。直到6时,增援的人员到达后,人们扶着安全绳,沿着河对岸水落后重新出现的道路,开始缓缓下山。

“黄山门”发酵

因为雪天,张宁海的墓地建造推迟了几日。连续两年春节没有回家的张宁海,以后也不可能回去了——父母把他安葬在了黄山烈士陵园。

侯盼和他的队友们回到上海后,便步入了巨大的争议之中。

在围观者中,大学生冷漠的印象开始形成。一些记者是等着来拍学生们泪如雨下的镜头的,却只拍到他们狼吞虎咽、“又说又笑”的镜头。包括等候张宁海遗体运来时有队员把手插在口袋上等各种细节,都成为了冷漠的证据,并迅速流传到网上。

但同样是在这一天里,队员们对张宁海遗体的三鞠躬、因未被获准探视而给张宁海家属写的道歉信和给张宁海单位写的感谢信,罕被人提。

回到上海之后,除了去学校汇报工作等,侯盼就把自己关在家里,和小唐一起埋头总结这次事故。

其他一些年轻的队员,也被复旦的心理咨询老师认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侯盼和小唐返回黄山,代表18人参加次日的张宁海追悼会。17日,在灵堂上,侯盼和小唐跪倒在二老面前,四人搂着哭成一团。侯盼哭着说,以后我们18人都是你们的儿女。

就在同时,复旦的燕园也在举行一场送别张宁海的追思会。分别给张宁海献花之后,16人一字排开站在遗像前,一个女队员说,我们为我们轻率的行为向你再次道歉。

但不管是在黄山还是复旦,他们的行为,都在网络上被一边倒指责为“作秀”、“危机公关”。

不过,侯盼说,我们的“青春”不散场──18个人将继续以一个团队的形式来把救赎之路走下去。

他所说的救赎,包括给老人捐款、购买医疗和养老保险、探望老人、定期祭拜张宁海、为张宁海生前就读的中学建立贫困生助学基金,乃至运作做一个和户外相关的NGO。他们将把每一步进展,发布在微博上,接受社会监督。

回来之后,在一次18人的会议上,侯盼问大家,你们以后还会参加户外活动么?众人说,我们还会去的。但大家问侯盼,你还敢当领队么?他说,我真的不敢当了。
发表于 2010-12-30 10:51:1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黄山门"意外死亡事件 --- 南方周末

Leojing
"黄山门"意外死亡事件:一个错误连着一个错误(图) 南方周末

[quote].......读取GPS信息并对照等高线地图之后,发现他们这天从出发时就已经偏离既定路线。.........
[/quote]

在中国使用手持GPS,特别是从国外带回去的手持机,有件事一定要知道,中国政府规定民用电子地图产品都要偏移过,所以国外带回去的GPS,一定要添加一个纠偏文件,否则会有1公里左右的偏移,无法使用。
有一个方法可以验证这个,通过http://maps.google.com在地图搜索一个自己熟悉的地点,然后转到卫星图看看是否有好几百米的误差。这除了能误导普通P民,给大家添加麻烦,对有心人来说一点都没用。
发表于 2011-1-11 09:2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国主说得好!顶一下。

在国内hiking往往既无路标也无GPS,就靠一个指南针,迷路已是家常便饭。我就有过4、5次被迫在山里过夜的经历。其中有两次还是在同一座山同一条线路-----福清黄檗寺。但每次除了有些饥饿疲劳外,所有人都安然无恙。也从来没有报警,只是打电话通知家人今晚不能回去了。因为我们都习惯遵循一条简单的法则------熬到天亮再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北美户外俱乐部

GMT-8, 2024-12-22 06:17 , Processed in 0.066636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