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北美户外俱乐部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252|回复: 0

《气候突变的情景及其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意义》(Climate_Change_and_National_Securit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12-1-28 13: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报告是2004年做出的,看看2012年实现了多少,就可以看出2020的预测准确程度。


2010 ,中国气候突变?美“秘密报告”引关注 2004年07月07日14:29
本报记者 李健

  到2020年,欧洲沿海城市将被上升的海平面所淹没,英国气候将像西伯利亚一样寒冷干燥。核战、大旱、饥饿和暴乱等问题将困扰全球各国。

  中国南部地区在2010年前后将发生持续整整10年的特大干旱。中国北方将水患不断,南方一片干旱……

  一份美国五角大楼“秘密报告”引起中国科学家高度关注———

 

  “今后20年内,全球气候将发生突变,一场全球性灾难就摆在我们面前,成百上千的人将在自然灾害中死亡。”

  “亚洲和北美洲的年平均温度下降达5华氏度(2.8摄氏度),北欧下降6华氏度(3.3摄氏度)……到2020年,欧洲的沿海城市将被上升的海平面所淹没,英国气候将像西伯利亚一样寒冷干燥。核战、大旱、饥饿和暴乱等问题将困扰全球各国。”

  “中国南部地区在2010年前后将发生持续整整10年的特大干旱。2010年以后,中国北方水患不断,南方一片干旱……”

  这些“预言”来自美国五角大楼向布什总统递交的一份“秘密”报告,报告警告说:今后20年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构成的威胁要超过恐怖主义。

  太耸人听闻了吧?然而,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罗勇不这么想,针对这些预测中国科学家已经进行了三次研讨,最近的一次研讨刚刚结束。与会专家认为,虽然该报告中对全球气候变化预测的极端情景几乎不可能发生,但其中对中国部分的预测还是很有启发意义和预警价值的,它提醒中国科学家将气候变化研究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

  “我们把报告的原文、要点及有关分析和建议,报告给了中央和国务院。我听说———我还没看到原件,我们提交的报告很快得到了有关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批示。”

  我们现在对全球气候突变进行评估,就像1995年有人研究过世界贸易中心是否会遭受飞机撞击

  2004年2月23日深夜,还在加班的罗勇,突然接到一位同事的电话,说2月22日的英国《观察家报》,披露了美国的一份关于全球气候变化预测的“重要”报告。

  2月24日一大早,罗勇立即赶到单位,打开电脑,他很快在美国全球商业网络咨询公司(GlobalBusinessNetwork,简写为GBN)的网站上找到了这份题为《气候突变的情景及其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意义》的报告。

  “一口气读完这份报告,我被震惊了。因为报告的描述如此详细和具体,仿佛就在你的眼前发生。”罗勇对记者说。

  报告中关于2010年全球气候变化的预测主要有:

  ———亚洲和北美洲的年平均温度下降达5华氏度(2.8摄氏度),北欧下降6华氏度(3.3摄氏度)。整个澳洲、南美洲和非洲南部的关键地区年平均温度上升达4华氏度(2.2摄氏度)。

  ———在欧洲和北美洲东部人口密集的农业产区和水资源供给地区,干旱将持续几十年。

  ———冬季暴风雪和大风增强,西欧和太平洋北部将遭受更强烈的大风天气。

  报告中特别提到了2010年的中国气候状况:

  ———季风降水可靠性的降低将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南部地区在2010年前后将发生持续整整10年的特大干旱。中国现在“南涝北旱”的降水分布型,到时候可能变成“北涝南旱”的降水分布型。

  ———夏季风可以为中国带来降水,但也会引起负面效应,如洪水可使水土流失更加严重。由于水汽蒸发冷却作用的降低,会引起寒冬延长,夏季高温增加。

  这份报告是美国国防部出资10万美元,委托GBN公司完成的。研究的出发点是设想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的最坏的可能性,并提出应对之策。

  据罗勇研究员介绍,GBN公司在美国很有名,该商业网络公司受雇于政府或企业,从事各种咨询评估,提供决策依据。

  报告在美、英、以色列等多个国家及环保组织中引起强烈反响。报告的作者之一施瓦兹解释道:“尽管报告中所提到的有关全球气候变化的景象似乎超乎人们想像,但却非常值得提前采取措施,正如美国人曾对历史上其他一些重大事件事前就作出评估一样———比如,在1983年美国就开始为前苏联的解体提前进行筹划,1995年我们就曾对世界贸易中心是否会遭受飞机撞击进行研究。”

  五角大楼的发言人则出来澄清说,这份由科学家和军事顾问完成的报告,不代表国防部的官方立场。而且施瓦兹也不是研究气候变化的科学家,只是使用了相关科学家的研究成果。

  与此同时,对于这份报告的另外一种政治分析指出:布什政府一直否认气候变化的存在,武断地退出了有关温室气体减排的《京都议定书》,而五角大楼的“秘密”报告在对布什政府关于气候变化立场的一片批评声中被“泄密”———由于这份报告所描述的可怕情景非常生动,乃至耸人听闻,很可能会对美国的大选产生重要影响。

  气候突变事关国家安全,这一点中国科学家没有认真研究过

  看完报告,罗勇说,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

  “以前我们很少考虑到,气候会在慢慢地渐进发展的过程中发生意料之外的突然变化,比如在全球气温不断升高的趋势中,是不是会出现突然降低的可能?这一点中国科学家没有认真研究过,由此可能带来的后果也没有预计。”

  另一方面,目前气候学家对于气候变化的研究,更多地只是涉及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等等,“这份报告提醒我们,气候问题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科学问题,而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问题”。因为气候突然变冷,会导致农业产量降低,引起食物短缺;洪水和干旱这些气候极端事件将导致淡水供应和水质降低;冰和风暴将导致战略性化石能源的供应中断。“这些都会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

  “不管这个报告产生的影响如何,也不管将来气候的实际变化如何,作为一个科学家,我觉得我应该做点什么,至少在这方面应该给国家提供一个科学决策的依据。”

  毫无疑问,GBN的报告,引起了中国科学家们求证的强烈兴趣。

  很快,在一批气候学家的努力下,3月4日,以GBN的报告为出发点,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领导小组和中国科学院地学部,联合组织召开了“气候变化应对战略研讨会”。

  在这次会议上,专家们肯定地指出,GBN报告里所引用的科学依据,均是得到绝大多数同行科学家公认的研究成果,但是正像作者在报告中明确指出的,该报告的目的不是预测气候将如何变化,而是描绘出如果我们对气候变化没有做好准备的话,气候变化将对人类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必须指出的是,GBN报告描述的情景仅是极端的情况,也许发生在某些地区,但不会是全球所有地区,而且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

  5月10日~12日,香山科学会议第232次学术讨论会,主题为“气候变化的应对战略”。专家建议应当把气候变化问题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来对待,加强对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对策的研究,建立国家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机制,并纳入国家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系统中。

  6月29日~30日,青年科学家论坛在北京科技会堂举行,主题为“气候系统模式发展与气候变化应对战略”。GBN的报告再次成为会上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

  2010年前后发生这种突变的概率几乎为零

  罗勇说,GBN的报告中对于全球气候预测的基本思路是,气候突然变冷、变干、风暴增加,从而给人类造成巨大伤害。

  “根据我的研究,GBN预测的情景发生的可能几乎为零。”

  罗勇打开电脑,指着一连串的表格,向记者解释。

  GBN的报告中,引用了两个很重要的用来支持其预测的科学依据。第一个科学依据,就是通过对格陵兰岛冰芯样本的分析,对历史上气候变化的情景进行了细致回顾。他们发现,在历史上每当气温逐渐升高到一定的数值,不利的天气状况可能会相对突然地增多,在这种情况下,气候很可能发生突变,比如气温突然降低,并且降低的幅度和持续的时间都会很长。

  根据GBN报告中的资料,历史上曾经有3次这样的突变。

  第一次突变,是发生在距今12700年前的“新仙女木事件”。这次突变开始的几十年里温度下降了约5华氏度,迅速降温过后,随之就是持续了1000多年的冷干天气。

  第二次突变,是发生在8200年前的欧洲和其他一些地区的“严冬事件”。这次突变,使得冰川前进、河水冻结、农业生产急剧下跌。

  第三次突变,是在公元14世纪到19世纪中期,北大西洋地区经历了一次相对寒冷的阶段,通常叫做“小冰期”。它带来了严冬和气候突变,对欧洲的农业、经济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格陵兰海岸结冰,阻止了商船驶往格陵兰,并且使得渔民在整个冬天不能捕鱼。农民被迫屠宰那些营养不良的牲畜,鱼、蔬菜和谷物供应不足。据统计,这次突变造成了成千上万人的死亡。

  “GBN报告通过类比的方法认为,现在气候的发展也是全球气温逐年升高,而且升高的趋势和历史上的几次突变比较相似,所以就存在着突变的可能性。”

  罗勇说,对于GBN报告中提到的历史部分,他也进行了细致分析:“这些数据,都是对历史上几次气候突变前气温和海水盐度变化的分析。”罗勇说,从每10年温度升高的数值来看,“新仙女木事件”发生前,温度升高是1~2摄氏度,“严冬事件”发生前是3~5摄氏度,“小冰期”发生前是1~2摄氏度,而现在温度升高才0.6摄氏度,远远低于前几次突变前的温度升高数值。

  从气候突变前的盐度降低来看,“新仙女木事件”发生前,盐度降低了2‰~3‰,“严冬事件”前降低了1.0‰,“小冰期”发生前降低小于0.5‰,而现在盐度降低是0.05‰~0.10‰,也低于前几次突变前的降低数值。

  “通过这些数据的对比,我认为在短期内发生气候突变的可能性不大。”罗勇说。

  GBN报告的另一个科学依据是,在世界各大洋的表层和深层,有一股温(度)盐(度)环流输送带,这个输送带从格陵兰附近的北大西洋开始,因为这里的海水的温度比较低,海水盐度比较大,在重力作用的推动下,这里的海水会下沉,然后在海洋深层向南流经南大洋,最后在北太平洋和北印度洋上翻,变成表层洋流,流回到北大西洋,形成一个封闭的环流。

  “环流经过的地方,带去了海洋上的热量和湿润的气候,所以这些地方降水较多,气温也比较好。”但是GBN的报告指出,随着现在全球气温不断升高,格陵兰岛的冰也在不断融化,越来越多的淡水通过陆地上的河流,汇集到了北大西洋,这样北大西洋的海水盐度不断降低,盐度的降低导致海水失去了这种重力的推动,不再形成环流。“于是,没有了环流,海洋上的热量和湿润的气候不能到达陆地上。全球气候突变,气温不断降低也就成了可能的事实。”

  针对报告中提到的这个科学依据,罗勇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从目前北大西洋海水盐度的变化幅度来看,未来20年温盐环流关闭的可能性不存在。

  “所以,从这个科学依据上来说,GBN报告预测的气候突变,发生的可能性同样几乎为零。至少在2010年前后发生这种突变的概率太小了。”

  2010年前后中国有可能变成“南旱北涝”

  “2010年前后中国南方持续干旱10年,则有发生的潜在可能。”

  罗勇说,GBN报告中关于中国的预测内容,大部分措辞比较模糊,只有一条明确指出了时间和地点,那就是在2010年前后,中国南部地区将发生持续整整10年的特大干旱;同时还说,中国现在的“南涝北旱”的降水分布型,到时候可能变成“北涝南旱”的降水分布型。

  罗勇说,他从两个方面尝试着求证。

  一方面,以每10年为一个阶段,对中国夏季降水进行分析。通过大量的分析,罗勇绘制了从1951年到2000年我国夏季降水分布图。

  从分布图中,罗勇发现了下面的规律:1951年~1960年,我国夏季的降水主要集中在东北和华北;1961年~1970年,我国夏季降水主要集中在华北,东北开始减少;1971年~1980年,我国夏季降水集中地区继续向南移动,北方开始减少;1981年~1990年,我国夏季降水集中在江淮流域;而1991年~2000年,我国夏季降水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地区,形成现在的“南涝北旱”型分布。

  “可以看得出来,我国降水集中的地区在有规律地变化着,存在着20年左右的周期。未来10年多雨区可能会重新回到北方,也就是可能在2010年左右形成了‘南旱北涝’的局面。”罗勇说。

  另一方面的求证更具有戏剧性。

  罗勇说,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很大,尤其是气候突变的不确定性更大,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提供给各国的对未来气候预测的模式,以及各国自己做出的对未来气候变化预测的模式,都考虑了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特别是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以温室气体作为主要的考察内容,主要是因为对于东亚地区来说,东亚季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夏季降水的多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东亚大陆气温升高,气温的升高将决定大陆和海洋之间的气温差额,这个差额决定了东亚季风的强弱。东亚季风的强弱,又决定了海洋的湿润水汽可以到达陆地上的北部还是南部。“一般说来,温室气体排放过多,大陆气温就上升得快,夏季时,海洋上和大陆的温度差额就相对小,气压差额小,决定了季风会比较弱,这样季风只能到达大陆的南部,反之,则相反。”

  “我们把中国温室气体的排放数值,拿到这几个模式中综合计算,得到了一个戏剧性的结论。”罗勇笑着说,如果按照现在全球温室气体的高排放量,而不加以控制的话,那么,经过计算得到的情况是,到2010年前后,我国夏季降水的分布类型还是现在的“南涝北旱”,没有发生变化。那么,GBN报告中所说的“10年干旱”,也就不存在了。

  “但是,如果各国政府加大对温室气体排放的监管,通过种种手段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那么,到2010年的时候,我们发现,我国降水分布的类型刚好和GBN报告中预测的一样,即变成了‘南旱北涝’,南方可能将真的面临干旱。”

  从“南涝北旱”到“南旱北涝”,一个轮回70年

  罗勇的分析,在另外一位科学家那里得到了回应。

  “GBN报告里预测,2010年前后,中国的降水类型将由‘南涝北旱’可能变成‘北涝南旱’,这个结论,我在1年前就得到了。”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教授钱维宏在实验室里对记者说。

  从1999年开始,钱维宏从事“近百年来我国北方地区干湿变化规律及预测方法研究”。

  他首先分析了我国1961年~2000年间近500个气象站收集到的有关气温和降水的资料。钱教授发现在1979年左右,我国夏季降水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1979年以前,我国夏季的降水很明显是北方多而南方少;1979年以后,逐渐转变为了南方多,北方少,也就是现在的“南涝北旱”。

  找到这个分界点的钱维宏,有些兴奋,他把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从现在开始往前推进了120年。120年的数据摆到钱维宏面前时,很快,规律性的东西再一次出现了。

  钱维宏发现,从1910年~1940年,我国夏季降水是南方多,北方少;从1940年~1980年,我国夏季降水是南方少,北方多;从1980年到现在,我国夏季降水又是南方多,北方少。

  “1910~1940年是30年时间,1940年~1980年是40年,从1910年到1980年是70年时间,也就是说从1910年的夏季降水南方多,到1980年又回到夏季降水南方多的状况,这个周期是70年左右!”

  这个周期是否可信?钱维宏再一次把数据收集的时间,向前推进到了500年。这500年间有限的数据再次印证了这个70年周期的准确性。“过去近千年和近500年的中国东部旱涝分析,揭示出长江与黄河流域的旱涝变化是相对立,并且还是以70年为周期交替出现。”

  得到这样的规律,钱维宏还是不放心,他又从韩国找来了证据。原来,韩国汉城的定量观测降水是从1777年开始的,从这里收集的200多年的数据来看,东亚地区的降水也刚好有60~70年的周期变化。

  利用国际最新的近50年大气环流格点资料,钱维宏惊喜地发现,东亚季风的环流转型也发生在1979年,东亚季风从1979年开始发生年代际减弱的时候,季风只能将气流送到中国的南部,向北输送的水汽减少,这时就出现了“南涝北旱”的格局。

  “正是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我才能说我国南北气候的转型是肯定要发生的。”钱教授说,根据70年的周期来预算的话,从1979年开始的“南涝北旱”,到2015年左右将转变为“南旱北涝”,但具体时间还将与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关。

  降水变化对“南水北调”工程意味着什么?

  “华北地区降水的增多,对北方生态系统的恢复具有巨大作用。”国家气候中心的吴统文研究员最近做的一项研究,就是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自行研制的气候预测模式,模拟了现在温室气体排放条件下华北地区降水变化趋势,“在未来十几年里,华北地区的降水可能会增多,这是一个好的现象”。吴统文说,北方降水的适当增多,无疑会刺激这些地方经济的继续发展进步。

  “降水发生转型,对南水北调工程没有太大影响。”吴统文表示,根据他的研究,降水发生转型后,北方的降雨量也只是相当于当地正常年有所增加,“北方的水资源肯定还是很缺乏的,要保持生态的正常发展,还需要大量水资源”。

  “根据我们的预测,如果降水发生转变,可能北方的降水可以增多20%。”罗勇表示,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对于“南水北调”工程的研究也有很多不确定性,现在还不好肯定地说,降水分布的转变对这个工程会有哪些重大影响。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赵平也认为,关于中国2010年夏季降水将变为“南旱北涝”的预测,其中的不确定性还太大。究竟会不会转变是一方面,会旱成什么样,涝成什么样,南方具体是旱在哪里,北方具体是涝在哪里,这些现在谁也说不好。



http://www.verycd.com/topics/280642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北美户外俱乐部

GMT-8, 2024-11-24 10:08 , Processed in 0.055034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