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5-11-28 11:5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板子剖析
板子設計名詞介紹
1. 總長度 (Length)
長度長的板子滑高速時較穩, 飛高時著地也較容易, 短的板子轉彎較容易, 做各種板子旋轉的動作也較容易. 板子的長度也是因人而異, 高的人認為的短板子, 對矮的人就可能是長板子. 一般來說, freestyle或halfpipe的板子會比 big mountain, alpine 或race 來的短些
2. 側切 (Sidecut)
側切是指板子撤邊彎曲弧度的大小, 通常是以半徑來算, 例如側切為 8m 的板子, 就是以半徑8公尺畫圓, 圓的弧度就是板子的側切. 側切直接影響到轉彎的弧度, 就同一總長度的板子而言, 側切深(半徑小)的板子 , 轉彎弧度小, 轉彎較快, 反言之, 側切ㄒ淺(半徑大)的板子 , 轉彎弧度大, 需要較大的弧度來轉彎, 轉彎較慢. 一般來說, 玩割雪(carving)需要側切深的板子, 玩halfpipe或在斜坡上刮雪(sliding), 則需要側切淺的板子\r
3. 板頭長度 (Nose Length)
把板子放平, 板子前緣到板子與平面接觸點的長度
4. 有效邊長度(Effective Edge Length, Contact Langth)
把板子放平, 板子前後與平面接觸點的長度, 這長度也是在滑雪時, 板子邊會與雪接觸的長度, 通常總長度長的板子, 有效邊長也長, 所以板子有效邊長度的特性與總長度類似, freestyle或halfpipe的板子較需要有效邊長度短的板子, big mountain, alpine 或race 則需要有效邊長度長的板子
5. 板尾長度 (Tail Length)
把板子放平, 板子後緣到板子與平面接觸點的長度
6. 板頭寬度 ( Nose Width)
板子的前頭最寬處, 就是板頭寬度
7. 板腰寬度 (Waist Width)
板子中間最窄的寬度, 就是板腰寬度. 一般來說, 側切越深的板子, 板腰寬度越小. 窄板子在滑的時候, 邊對邊的轉換較容易, 寬板子邊對邊的轉換較慢, 但因板子較寬, 在滑鬆雪(powder)時較容易浮在雪上. 窄板子, 像 race 用的板子, 鞋套(binding)在板上的角度較大, 這樣在滑的時候才不會卡到鞋子, 同樣的道理, 大腳的人需用板腰寬度大的板子, 才不會滑雪時, 腳指頭拖到雪(toe drag)
8. 板尾寬度 (Tail Width)
板子的後頭最寬處, 就是尾頭寬度
板子的彈性
Longitudinal Flex
當把板子立直, 從板子正面可以壓下去, 板子抗壓的程度越強也就代表板子越硬.
軟板子(Soft Longitudinal Flex)較容易轉彎, 也較容易在低速下著地, 蠻適合初學者學習. 但在高速(>35miles/hr)下就不是很穩, 滑起來會抖動, 尤其在雪比較硬的情況下, 感覺像是踩在麵條上滑一樣, 很沒安全感, 也不適合big air 的著地, 因為著地時板子的負重是最大的, 太軟的板子易失去控制
硬板子(Hard Longitudinal Flex) 在高速下就比較穩, 在較硬的雪上也好滑, 但在低速下就顯得不是那麼好控制, 尤其如果你喜歡滑樹林, 就別用太硬的板子, 否則板子一下就撞換了
越軟的板子容錯性(forgiving)也較高, 一般來說pipe或trick會用較軟的板子, big mountain, alpine 或race 會用較硬的板子. 不過板子的軟硬也跟使用者的體重有關係, 例如同樣一塊板子, 重的人就會覺得軟些, 相對的輕的人就會覺得硬些.
Tensional Flex
把板子夾在兩腳之間, 用手去扭轉板子, 板子的抗扭轉力越大, 也就是說你要花更多的力量去扭轉板子, 就是扭力大的板子, 相對之下也比扭力小的板子硬囉
扭力小(Soft Tensional Flex)的板子, 容錯性(forgiving)較高, 但板邊(edge)的抓雪力也較弱, 適合初學者, 也適合玩pipe或trick, 反之, 扭力大(Hard Tensional Flex)板子, 板邊(edge)的抓雪力也較強, 適合big mountain, alpine 或race
現在的板子一般都設計成前後端扭力小, 中間扭力大, 這樣進彎和出彎會比較容易控制, 在割雪(carving)時, 板邊也可以抓得住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