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北美户外俱乐部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5951|回复: 18

读索罗斯的《全球资本主义危机》[The Crisis of Global Capitalism]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10-11-18 20:5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一本1998年出版的书,可惜现在才读到,感觉受到很大震撼。

读了不仅改变了对索罗斯的偏见,而且对当前的全球经济、政治形势和事件,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可以说他抓住了变换莫测的最不变的东西了。用他的理论来思考每天看到的新闻,越发觉得他说的有道理。

索罗斯的观点是革命性的,从经济学、甚至哲学深度否定了传统的均衡经济学理论。

他建立起了自己的概念作为他思考的基础和出发点:
可错性(fallibility)
反射性(reflexivity)
开放社会(open society)

我们经历过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刚过去2年,现在的全球金融体系、政治体系仍然危机四伏,一个动荡的环境与我们切身利益细细相关。 虽然我们无力改变这个进程,但如果能看得清楚一些,能先做些准备,起码是心理准备也好。

写下这个帖子一方面就当记笔记,来理清读书的思路,读到的东西,能讲出来才算理解; 另一方面为没有时间读这本书的朋友,提供点信息,以作参考。

水平有限,可能很多是望文生义,欢迎大家来讨论。可能持续的时间较长,慢慢来吧。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21: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哲学背景

索罗斯自己坦言,在哲学上以批判的态度吸收了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思想,结合了他自己金融领域一生的经验。


卡尔・波普尔(Karl R・Popper)(1902―1994),出生于维也纳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后入英国国籍。1922年始学习数学和物理,1930年获木工学博士学位。青年时代倾向于社会主义思想,后又抛弃了它。1935年因《研究的逻辑》一书而享誉世界哲学界和科学界。1964年获英国女王授予的爵士头衔。
  卡尔・波普尔是举世闻明的哲学家和思想家,证伪主义创始人,被西方学界誉为“开放社会之父”。他是20世纪西方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享有不容低估的世界性声誉。在西方,从科学家(包括一些获诺贝尔奖的科学泰斗)到文史哲界的专家,从政界要员到财界“大腕”,无不深受波普尔学说的影响。他那独具慧眼的证伪主义方法论,以及关于民主社会的“三大悖论”――民主悖论、宽容悖论、自由悖论,给人们以深刻的启迪,他那标新立异的“开放社会观”,曾引起世界轰动,至今仍是学界感兴趣的问题之一。



  主要著作有《开放社会及其敌人》(1945)、《历史决定论的贫困》(1957)、《科学发现的逻辑》(1959)、《猜想与反驳》(1963)、《客观知识》(197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21: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录

第一部分 概念架构

1. 可错性与反射性

2.对经济学的批判

3.金融市场的反射性

4.历史里的反射性

5.开放社会

第二部分 历史的此刻

6.全球资本主义体系

7.全球金融危机

8.如何避免崩盘

9.迈向开放社会

10.国际脉络

11.开放社会议题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0 19: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索罗斯的背景

乔治·索罗斯(英语:George Soros),本名是捷尔吉·施瓦茨(Gyoumlrgy Schwartz),1930年,乔治·索罗斯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出生,犹太裔;1947年,17岁的他移居到英国,并在伦敦经济学院毕业。

著名的货币投机家,股票投资者,慈善家和政治行动主义分子。现在他是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和开放社会研究所主席,是外交事务委员会董事会前成员。他以在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中扮演的角色而闻名世界,在美国以募集大量资金试图阻止乔治·布什的再次当选总统而闻名。


理论阐述:索罗斯的核心投资理论就是“反射理论”,简单说是指投资者与市场之间的一个互动影响。理论依据是人正确认识世界是不可能的,投资者都是持“偏见”进入市场的,而“偏见”正是了解金融市场动力的关键所在。当“流行偏见”只属于小众时,影响力尚小,但不同投资者的偏见在互动中产生群体影响力,将会演变成具主导地位的观念。就是“羊群效应”。


森林法则:1、耐心等待时机出现;2、专挑弱者攻击;3、进攻时须狠,而且须全力而为;4、若事情不如意料时,保命是第一考虑。


成就:1968年创立“第一老鹰基金”,1993年登上华尔街百大富豪榜首,1992年狙击英镑劲赚20亿美元,1997年狙击泰铢,掀起亚洲金融风暴。


索罗斯评价自己:“我是一个复杂的人,在世界一些地区,我以迫使英格兰银行屈服和使马来西亚人破产而出名,即作为投机者和魔鬼而出名。但在世界其他地区,我被视作‘开放社会’的捍卫者。”   

一半是魔鬼一半是天使。

他是一个复杂的人,让人无法猜透,与索罗斯在金融市场的无情杀伐相比,他又是一个慈善家、哲学家,他曾获得的代顿和平奖,是根据1995年签署的旨在结束波黑内战的代顿和平协议而命名的。仅在2000年,索罗斯旗下的援助波黑基金会就为波黑的教育、卫生、社会发展等领域投入了近5亿美元的资金,还把2万5千美元奖金捐献给波黑的重建事业。他还将自己的钱,建立了一个基金会,专门用于贫困学生的上学问题……

主要著作

《金融炼金术》(The Alchemy of finance)(1987,1994)
《打开苏维埃体系》(Opening the Soviet System)(1990)
《为民主背书》(Underwriting Democracy)(1991)
《索罗斯论索罗斯.超越曲线》(Soros on Soros:Staying Ahead of The Curve)(1995)
《开放社会:改革全球资本主义》(2001)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0 19:48:36 | 显示全部楼层

书中关键概念和主要观点

先解释书中用到的关键概念和观点,然后直接使用。

反射:

思维与现实世界之间双向交馈(a two-way feedback)

反馈有两种:负反馈和正反馈。
如果某一事物偏离平衡位置后,负反馈会使其回到原来的平衡位置。例如钟摆就是负反馈,最终会停到稳定位置。

如果某一事物偏离平衡位置后,正反馈会加强这一偏离,直至崩溃。
如 拆楼的大锤,连续打击房屋后,到达一定的临界值后,房屋会轰然倒塌。

传统的经济学认为是负反馈,经济市场最终会自动回到均衡状态。

但索罗斯认为金融市场是正反馈,如果放任不管,最终会崩溃,它的发展模式是大起大落的震荡。

全球资本主义体系:

货物和服务的自由交易,更重要的是资金自由流动。各国的利率,货币汇率和股价紧密关联,全球金融市场对经济情况影响很大。国际资本对个别国家的荣衰有决定性影响。

金融资本特殊,更具流动性,总是流往报酬最好的地方。

如今外汇市场每天的交易额达两万亿美元,与十年前比较高出数倍。

市场基本教义(market fundamentalism):

相信市场可以自我纠正的,而且即使没有一个全球性的社会,全球经济仍然会蓬勃发展。
放任主义(Laissez faire): 最符合世人共同利益的却是让每一个人自行照顾其自身利益。假如我们试图用集体决策保护共同利益,市场机制就会被扭曲。


对全球经济体系的判断:
金融市场天生就是不稳定的,目前的情形是不健全也是难以持久的。
使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不健全和无法持久的正是市场基本教义。

全球资本主义体系和缺乏全球政治组织方式、全球管控机构的矛盾,全球经济不难解体。

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仍是国家。 没有足够的力量防止战争、大规模侵犯人权、生态环境威胁。

看不见的手伸的太长(思想帝国主义):

看不见的手就是市场基本教义,它可以操控市场,但不应该操控社会价值领域,如和平、正义、自由。

不应该操控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道德价值观、家庭伦理、美学及思想上的成就等。

但市场基本教义却不断以思想帝国主义的姿态向这些领域扩张其影响力。所有社会活动和人类活动都应该视为交易性、契约性的行为,要用钱这个公因数来衡量其价值。市场思想闯进经济和商业甚远的领域,产生了破坏性及败坏道德的社会效果。

本书各论点最重要的实际意涵:
市场基本教义思想本身有其深而无可救药的缺陷,假如让市场力量在经济和金融享有彻底的权利,也会引起混乱及导致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的没落。

资本主义要靠民主制衡:

资本主义体系本身并不朝着均衡走,拥有资本的人总设法利润最高,假如听任他们为所欲为,会不断积累资本,直至局面失控。150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十分透彻精辟分析了资本主义体系,但开错处方,他们的预言未成为事实,主要原因是民主国家的制衡性政治干预。

开放社会:

我们有的是全球经济,但缺了一个全球社会。这种局面站不住脚。
需要一个全球社会支持全球经济。全球社会并不是一个全球国。
但只要只要有超越国界的集体利益存在,国家主权就必须受到国际法和国际机构的支配。

可错性的两种版本:

正式版本:
参与者的思维和事物的实际状态不符,于是,行动带来了意料之外的后果。 后果又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而且还启动了反射过程,结果使参与者的看法和实际情况都不能维持不变。

彻底版本:(引导作者的人生版本)
所有人类心灵的建构,不论这些建构局限在我们思维深处或表现为各种学科,各种意识形态或各种体制,都是有缺陷的。这些缺陷可能表现为内在的不一致,或内心与外在世界的不一致,或与我们想法宗旨的不一致。

我们无法求得完美与不朽,只有死亡才是永恒的。
但生命给我们一个改善我们理解力的机会,原因正是理解力本来就是不完美的,生命也给我们一个改善世界的机会。

完美无法达到,但与生俱来就不完美的事物却有无限改善的契机。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1 09:3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经济学的批判

对经济学的批判

经济事物受到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所规范,这些规律可以和物理定律相比拟,这观点是错误的。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裂缝,原因是,社会科学任何情境必须有会思维的人的参与其间,然后反射才会发生。

只有在我们承认所有社会建构,特别是金融市场,是与生俱来无法预测的之后,然后我们才能够了解本书其它部分的论点。

在金融市场和总体经济学问题上,预期心理扮演重要而且是反射性的角色。参与者根据预期心理做决策,而他们所预期的未来反过来又根据他们所做的决策发展。不同的决策造成不同的发展。


价值的问题:

人的价值包括: 市场价格、个人价值、社会价值。

个人和社会价值决定,社会应该如何组成,人应该如何过他们的生活。而不是应该由市场价格来决定。

作者好像有多重人格,一个做生意,一个负社会责任,一个(或多个)做私人用途。这些角色时常互相混淆,带来困窘。整合性格中的各个方面,带来很大满足感。

但只要还是金融市场的一名参与者,就不可能整合成功。
管理金钱需要全心全意的为赚钱努力,而且要把其它的事全抛开。

经济活动只是人类存在的一个面向,这当然很重要,不过其它方面不能忽视。
将个人、经济、社会、政治分开。 还有其它方面:同僚压力、家庭影响、社会舆论、圣洁与鄙俗等。


经济价值如何与其它价值发生关系?

必须超越经济理论,必须以反射的角度来对待它们。
这表示不同的条件有不同的价值,中间有一个双向的反馈体系在把这些价值与真实世界连贯,造成一个独特的历史路径。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8 12: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融市场的反射性

偏见(bias)

是市场参与者的预期的判断因素。

偏见影响到偏见原本应该反映的事件之走向。

这种主动的成分超越经济理论中的均衡概念。


股价所反映的不是去年的收益、损益表和股利,而是收益、股利和净资产的未来趋势。流行的偏见可能触动一个自我强化的过程。这可以说明追随趋势的过程。投资者追随趋势行为是非理性的,好像羊群追随头羊一样。

财团盛/衰循环的典型模式:

这种模式始于一个流行的偏见和流行的趋势。在财团兴盛时,流行的偏见是追逐快速的每股盈余成长而不管这种成长是如何获取的;流行的趋势是公司利用其高股价兼并其它低股价的公司以取得每股高收益成长的能力。


1.开始时,趋势尚未被辨认出来。

2.趋势被辨认出来,并受到流行的偏见加强的加速时期。

3.当价格受到挫折时,可能会碰到一个测试期。

4.如果偏见和趋势维持不变,就都会变得很强。

5.真实时刻,现实无法支持被夸大的期待。

6.梦醒时段,大家都还在玩,但是已经不再相信。

7.转换点,趋势回头、偏见逆转。

8.崩溃-以反方向灾难性地加速前进。


反射无论是自我更正(负反馈)或自我强化(正反馈)都规则。

近似均衡(near egulibrium): 脱离均衡的行动很可能引发反动,价格回到原来地方。波动像游泳池中涟漪。

远离均衡(far-from eguilibrium): 不会回到原来的地方。像海啸或大雪崩。

当偏见和趋势双向反馈发生时,就是动态失衡。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8 12:4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里的反射性

反射:人们以不完善的理解,以及彼此间的互动为基础来采取行动,这就是反射。

普通事件:不能促成概念产生改变的日常事件。人们不自觉地采取均衡分析。

历史事件:影响参与者之成见,使当时情况进一步变化的独特事件。 想了解它,只能把它当成历史进程的一部分。参与者的看法及相关情景都无法再继续维持原状。

历史的鞋带理论:

把事实穿入概念之中,再把概念穿入事实之中。
那些已打好的结有固定的形状,但未来的结没有任何限制。
这种情形和自然现象不同,因为在自然现象中,这种相同的普遍有效法则可以用来解释过去及预测未来。

理念与物质之间的交互作用非常有趣,因为它们彼此不一致,也不替对方做决定。由于缺乏一致性,使得参与者的偏见在历史中显得举足轻重。参与者的疏失、误解及错误观念,在历史事件当中扮演的角色,和基因突变在生物事件当中所扮演的角色殊无二致:它们都在创造历史。

历史情势分成三种:

静态不均衡:如前苏联的封闭社会。
近似均衡:人们被一套认定参与者的成见不能与真实事件脱钩太远的基本价值观牢牢地套住。
动态不均衡:事件的发展相当快,以至于参与者的理解力跟不上而使情况失控。如:革命爆发或某种的崩溃。

可用水在自然界的三中状态来比较:固态、液态、气态。


交易的社会:
关系(relationships)交易(transactions)取代,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历史过程。
交易与关系之间的差异,用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来分析最为贴切。
在个人交易的情况下,背叛对方可算是理智的抉择;但就长远关系而言,对朋友忠实却有相对的好处。
合作行为和忠诚可能随着时间逐渐增强,但会因交易取代关系而受挫。

交易的社会会导致社会价值和道德约束力的沦丧。
社会价值表达对他人的关切,它隐含着个人隶属于社会,无论是家庭、部落、国家或全人类,这个社会的利益绝对超乎个人利益之上。
但交易的市场经济就完全不是这回事,每个人必须照应自己的利益,在竞争激烈的世界里,道德谴责变成一种障碍。在纯交易社会中,不必为他人考虑,完全没有任何羁绊的人可以轻易的活动,超前领先的往往就是这种人。

两种价值观:

根本原则:无论后果如何,人们都会信赖拥护的基本原则。
与宗教信仰有关,启蒙运动为独立自主的权威注入理性和科学的活水。

权宜之计:人们完全根据预期之行动后果而采行的权宜之计。
无拘无束地追求个人利益的作风普遍受到认同时,就成为权宜之计。

如果人们放弃对根本原则的信仰,寻求完全仰赖行动之后果的指引,则社会就变得不稳定。

如何防止不安定的社会盛/衰进程失控? 答案是:禁止追求流行趋势,因为这种行为不但对金融市场,也对社会安定构成威胁。

不安定的中间地带:
成见和趋势是相互激励增强的。有了私利,道德原则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只要成功,就能受到赞扬,其它一切都不再列入考虑。

政客因为当选,才有知名度,而不是它们所代表的原则。

商人则是因为坐拥财富,才受人尊敬,不是他们的廉洁或他们的企业对社会及经济福利的贡献。

至于什么是对的,早已被什么才是最有效率踩到脚底下,因为唯有不理会对错,才是成功的终南捷径。我们社会所面临的最严重稳定危机。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8 17: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开放社会:

现代人面临的最严峻挑战是如何确立一套适用于过度型全球社会的根本价值。

人类的一些根本原则往往源于某些外来的权威力量,例如宗教或科学等。然而,在当下历史阶段,没有任何单一的外来权威可以依然定于一尊,唯一的可能泉源来自内在

我们可资以确立原则的坚定基础是,体认我们自己的可错性。可错性是举世皆然的人类先天条件,因此也适用于全球性的社会。可错性引起反射,反射则创造了不稳定失衡的条件,或者简单的说,酝酿政治及经济危机的条件。竭力避免产生这些条件显然符合我们的共同利益。这就是我们籍以创造全球社会的共同基础所在,它意味着接受开放社会是社会组织的一种可行的形态。

开放社会定义:
开放社会必须是一种特别的理念,也就是一种自我意识到不完美的理念。这和经常激发常人想象力的理念不同。这里的可错性指的是,完美无法企及的,我们必须以接着而来的最美好的事情而心满意足,那就是,不完美的社会永远可以改进。

启蒙时代:
理性统治、科学至上、四海一家--启蒙大师们部分创见。启蒙时代在政治、社会、道德等方面为吾人留下的遗产精华浓缩在美国独立宣言中。根植于基督教精神,奠基于旧约圣经一神论与希腊哲学。
然而这些理念已经不再具有魅力。我们即将迈向可错性时代

道德哲学:
道德是以社群的归属感为基础,无论这个社群是家庭、朋友、族群、国家,或者全人类均然。然而,市场经济并不构成一个社群,尤其是当它在全球市场内运作时。

一个缺少社会价值的社会绝对无法生存发展,一个全球性的社会更是需要籍重普遍性的价值让它不至于四分五裂。

有负载的个体:
需要社会的个人,无法孤独的活在光荣当中却同时拥有归属感的个体。有负载的个体的思维被他们的社会地位、家庭、其他的社会关系网,以及成长所在的文化所形朔。他们必定归属于更大更恒久的群体,只不过他们可能不会体会到这个需求。换言之,他们是有血有肉的人,是会发生思维错误的思维行为主体,而不是抽象理性的化身。

全球化的社会永远无法满足有负载的个体对归属感的需求。它可能无法永远成为一个社群。

开放社会原则:

人类共同目标: 避免具有毁灭性的武装冲突,尤其是核武大战;环境保护,维系全球的金融及贸易体系。

参与式民主(participatory democracy)和市场经济是开放社会的必要组成部分。规范市场运作机制,维系全球的和平与法律特定安排及架构。

可错性和有负载的个体可以为我们打造一个全球的开放社会奠定更好的基础。以个人价值为基础的纯粹理性和道德典则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儒家理论是以家庭和关系为基础的。西方的知识传统不应该假普遍价值之名强加于其他文化的身上。西方国家的代议民主政治也不可能是符合开放社会需要的唯一可行政治形态。

狭隘的个人私利如果透过市场机制无限制放大,将会带来难以想象的严重后果。就在历史的此刻,也许最严重的是,金融市场不断动荡。
发表于 2010-11-28 17:41:4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介绍和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8 18: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枫导鼓励!
现在进入第二部分,来到问题核心,前面抽象理论架构怎样才可以对历史上的此刻提供一些指引。

历史的此刻

全球资本主义体系:

资本就象水一样,自由流向报酬率最高的地方,进一步造成全球市场的迅速成长。结果是一个巨大无比的资本循环体系,资本被金融市场和位于中心的体制(institutions at the center)吸走,再以授信和投资组合等直接方式或是透过跨国公司等非直接方式供应给边陲的市场。这个全球中心就是华尔街。

但这个体系有严重缺陷。只要资本主义挂帅一天,对金钱的追求就会凌驾其它考量,经济和政治的安排就产生偏差。

对全球资本主义体系指控:
1.全球金融市场不稳定。
2.国家和国际层次的政治失败。

作者预测:国际金融体系即将瓦解。

一个抽象的帝国:

全球资本主义体系象政权一样的治理着我们。资本主义体系可视为是一种版图比以往任何帝国还要广阔的全球大帝国,这个体系统治着整个文明世界,而且与其它帝国一样,在其高墙之外者就被视为是野蛮人。这个帝国不是一疆界上的帝国,因为没有主权和用来装嵌主权的任何其它事物;然而一个国家的主权也正是其权力和影响力的范围所在。资本主义体系几乎是不可见的,因为没有任何正式的结构。其大部分子民不知道他们属于这个体系,他们了解他们受到非人的及偶尔会震荡的力量的宰制,但不知道这些力量是谁。

全球资本主义体系露出一些帝国的倾向,这个体系追求的不一定是稳定,而是以扩张为要务;只要在任何市场或是资源尚未开发之前,这个体系就不会休息。这里的扩张,不是指版图,而是对别人生活的控制。

这个体系有中心和边陲。中心提供资本,边陲使用资本。游戏规则有利于中心。

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的真正出头发生于70年代。

资本主义与民主:
资本主义不一定能导致民主。资本主义是私利,民主政体是公利。在美国资本主义和民主政体之间的紧张可由股市和主流社会之间众所熟知的冲突看出来。

福利国家的解体是相当新的现象。对资本和就业的税收减少,其它形式的税收,尤其是消费税则持续增加。就是纳税的重担从资本转移到一般百姓身上。

金钱的角色:
在古典解释中,金钱是达成目的的工具,而不是目的的本身。金钱表现的是交换价值,而非固有价值。经济活动应该有什么固有价值,这个令人困扰的问题从来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
大家都要钱,而且几乎愿意做任何事情去赚钱,钱就是权力,而权力本身可能就是一个目的。成功的人也许不知道如何处理他们的金钱,但最少知道别人都很羡慕他。这让他不断走下去,最后掌握很多权力和影响力。
金钱比以往任何时期更紧密控制人的生活。

信贷是不稳定地根源:
信贷是一种反射现象。能借到钱就大幅增加投资的获利能力。预期中的投资报酬率高于风险--否则这个投资根本就不会开始--所以,接贷基本上有一个正面的获利率。
国际信贷是不稳定的,因为经济先进国家在管制方面不如对国内信贷的严格。大部分的管制都以国家为界。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8 19:5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球金融危机: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亚洲模式的破产
银行体系的结构不良、企业的持有问题、官商勾结的本质、缺乏透明度和政治自由的不足等。

国际货币基金会的角色
国际货币不懂反射的道理,他的方法较能处理政府财政失衡,对金融市场如何运作,了解极为有限。
国际货币基金会对求援国设下太多的条件,过分介入内政,招致不少批评。国际货币基金会不但未帮忙解决问题,反而制造问题。

俄罗斯金融解体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9 06:4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避免崩盘:

比较长程的改革:
缺乏适当的国际监督及管理机构。
国际货币基金会方案主要是帮助在权人脱困,鼓励他们为所欲为。
偏袒和不对称对待债权人和债务人。

货币体制:
无论流行哪一种货币体制都有缺失。浮动汇率因为容易顺势投机炒作,先天就不稳定。固定汇率也很危险,一旦失败后果惨重。亚洲危机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

衍生性金融商品、换汇换率、差额:高风险。

避险基金:很难加以管制。

资本控制:让本国金融市场全面暴露于国际金融市场的变换莫测中,造成更大不稳定。
金融市场天生不稳定,要监督和管理。
发表于 2010-11-30 00: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

有收获,没想到我们的诗人对经济也有研究啊!
:hx: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0 06: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分享]

杏儿
有收获,没想到我们的诗人对经济也有研究啊!
:hx:


不敢说有研究啊,只是把书中我认为重要的结论摘录下来,略去论证的部分。

因为每天看新闻,感觉太受刺激了,经济动荡、战争边缘、全球变暖,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所以,找些大师的书来看,因为他们的经历和成就,就决定他们说的有价值,只要他们说的是心里话。读索罗斯的书,一方面能了解美国情况,因为他生活在美国,另一方面,能了解全球金融体系,因为他参与之深,很少人能比。我相信他说的是真话。他推行开放社会,就像马克思推行共产主义一样,都很虔诚和不遗余力。

昨天看新闻,现在全球气候大会还在谈判,互相扯皮和推卸责任,都想让对方多出钱。整体上减排出去停顿状态。

但地球面临的形式是:到本世纪末,将有10亿人失去家园,在50年内,将有30亿人没有干净水可饮用。

今年全球性的水灾、霜冻就是我们刚经历过的啊,现在刚入冬,又是全球性的大雪。 极端天气越来越多,跟全球变暖有关。我们爬山,看到冰川每一年退多少?

一个人很聪明,一群人就是乌合之众,三个和尚没水吃,多个和尚就剩下互相争夺、陷害、打架的分了。

勒庞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学研究》中说:一个人靠大脑思维,一个群体却靠脊髓思维。盲从是普遍的现象,就像羊群跟着头羊,根本不管结果如何。从历史上革命和战争的自我毁灭、相互毁灭就可以看出。

人类有很多精英和伟人,但谁能为人类集体所犯下的错误负责呢?现在环境问题已经被意识到了,但只能眼看着越来越糟,谁都无能为力。

我们越来越笑不出来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0 06:49: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迈向开放社会:

非市场部分的弱点:

对社会价值重视不够
以金钱取代基本价值
世界某些地区代议民主不够完备
有些地区根本不知民主为何物
缺少国际合作

市场价值与社会价值:
市场基本教义派试图不理社会价值,他们认为无论社会价值为何,其实都表现在市场行为中。

看看作者这段心理自白:

“身为匿名的金融市场参与者,我根本不需要顾及我的行为做造成的社会后果。我完全只遵守游戏规则。这场游戏竞争激烈,如果在我身上附加额外的限制,将会变成一个输家。道德顾忌,对真是世界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想想金融市场有效率或几近完全竞争的状况,如果我退出,别人会立刻补进。在决定买进或卖出什么股票或货币时,我唯一考虑准则是扩大获利并衡量回报的风险。在决策过程中带进社会良知,对真是世界毫无影响。我知道这种说法只有在金融市场上行得通。如果我交易的对象是人而不是市场,我无法回避道德的选择,也不可能在赚钱上大有斩获。我感谢引我进入金融市场的好运,并让我没有弄脏我的手。匿名市场参与者只要遵守游戏规则,大致上不需考虑道德选择,金融市场并非不道德(immoral)而是不涉及道德(amoral).”

规则由主管机构制定,但在民主社会中,主管机构由参与人选出。
市场参与和规则制定是两种不同的功能。

在当代民主政治中,集体的决定多半沦为冲突利益间的角力战。人类总是扭曲规则以利自己。

社会价值主要表达对他人的关切,这些价值代表我们所属的社群。

两个相关的观点:
1.金钱价值的扩散及其对政治的影响,使政治程序在服务公众利益时大不如前,当时的社会价值或公民德性(civic virtue),在人民心中较受重视。
2.在改正自我的过度反应上,政治程序不如市场机制有效。
这两个方面的考量,以反射的方式互相强化对方。公民德性一旦失去便很难找回。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06:59: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代议民主制:
民主应该提供集体决策一个机制,为社群谋求最大的福祉。公民透过投票选出议会代表来做集体决策,这就是代议民主的根本精神。

但这个过程所依据的诚实假设,其实就和完全的竞争要建立在完全的知识上一样。这种假设当然不实在。候选人早就发现,告诉选民想听的比告诉选民他们心理真正想的,更有当选的机会。

候选人发展出一套利用承诺和行动差距的技术。他们进行民意调查,并举办焦点团体的聚会,来找出选民想听的内容,并修饰他们的讯息以符合选民的愿望。

选民无法选到他们想望的民代,失望之余对选举过程也失去信心。

选民也有错,他们应该找以社群利益为重的民代,但选民通常置个人狭小的私立于社群利益之上。侯选人也转而以选民个人的私立为诉求。

在美国确定的是,除了与特殊利益团体交换条件,别无取得足够竞选费用之途。电视文宣取代了信仰的诚实宣示,更强化钱的重要性,因为打广告要钱。这就是当今普遍的情况。

市场的非道德本质破坏了道德,甚至社会中最不可缺少道德的领域也被破坏。道德价值没有共识。金钱价值较少困惑。不仅因为金钱可以衡量,而是我们可以感觉到四周的人喜欢钱。金钱提供社会价值无法提供的确定性。

"前对政治普遍感到厌恶,我也不例外。"

贪污腐败几乎无所不在,但过去大家还有羞恶之心,如今利益挂帅已被奉为某种道德原则,政客如果未利用自己的地位图利还会觉得不好意思。

市场机制和代议民主的理论基础是受启蒙运动影响。都假设真理和参与者的思维无关。民意代表应该代表某种和他们希望当选无关的价值。这并非世界运作的方式,市场机制代议民主都无法满足人民的期望。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20: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创固有价值:

金钱有些特质的确可以弥补固有价值不足之处:它有一个公分母,或它能被量化,它几乎是人见人爱。这些特质使金钱成为一个交换的媒介,但并不代表它是最终的目标。钱的好处大多来自使用它;就此而言,金钱俨如完成目标的工具。只有在一种情形下:当目标就是要累积财富时,金钱才是最终的目标。

每个人都有权替自己作决定,只要他们活着就享有这项特权。但我们并未享受自己做主的特权,反而远远的背离它,把财富累积看得如此重要。当每个人都忙于生财,竞争白热化,即使最成功的人也沦落到要为生存而争的地步。

全球资本主义体系建立在竞争上。放宽生存的拼斗,并让自己去关心生命较美好的事是非常危险的。有些人和社会曾试过,也付出极高的代价。

竞争走向合作吧!(全文完)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06: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一点读后感受:
应用作者的理论,这本书一定是不能完全反映现实的。会存在偏见

但我看到这本书后,有一种拨云见日的感觉。书中的每一处都能告诉我我一直想要得到的信息。因为作者的年龄和阅历、参与美国和世界的经济和政治的广度和深度,是我们所没有的。最难得的是作者有很深的哲学素养,他的观点很成体系,一起都可归结到两个基本出发点上:可错性反射。作者的理论和结论不是凭空想出来,而是在实践和阅历中逐渐清晰起来,并且亲身去实践自己的理论。所以,感觉作者是一个真实的人。

不管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和理论,但从书中能了解我们所不知的现实情况这点上,就有收获。

把作者作为一个参照系,作为一个生活在美国和世界,政治和经济核心的参照系。兼听则明,以前在国内听到的宣传,因为意识形态的问题,总要打些折扣。作者说资本主义的好处要打些折扣,但说资本主义和政治的问题,是可信的。

又看到一本书,作者当过克林顿政府的智囊和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作者在书中直言不悔批判美国的政治和经济政策。真是有一些有良知的学者,他们替世界担忧,替全球穷人担忧,可以说是世界公民。同时,说明美国有言论自由是真的。

从书中我至少了解了以下现实情况:

1.我们每个人都脱离不了全球资本主义控制的事实,看看我们每天的生活就很明显了。

2.金融市场是动荡的,而且是常态,所以,要习惯于危机思维。

3.现代人生活,价值的单一化,金钱价值,这是个主流,批判和挣扎与否,无论我们接受与否,现实就是如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受这个左右。

4.代议民主治的局限。在看美国大选时,知道背后的运作了。没有完美的政治。抨击中国无民主选举时,别忘了,美国的民主也有问题。腐败无处不在,中国有、非洲有、印度有。美国更有,是更深层次的腐败。翻开历史,从来都是: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偷带钩小东西的小老百姓要被杀头的,但窃国的大盗,却当王侯。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杀了你,还让你自己觉得自己该杀。

5.未来谁都说不清楚,有可能更美好,更有可能不断恶化。只能自己从切身感受中判断了。但要记住一点,这个世界在变化,而且变化越来越快。这本书已经过去10年多了,说的是历史情况了,我们的观点也要跟着世界的实际情况来变化。

6.我们怎样生活才好,才有意义,才感觉幸福,才内心安宁。完全脱离现实大环境是不现实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只有了解我们生活环境的真实情况,才能想出办法。但同时,又有很多与我们能够共振的人,互相汲取力量,就不孤独了。至少是通过书和网络来交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北美户外俱乐部

GMT-8, 2025-1-23 13:02 , Processed in 0.073939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