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北美户外俱乐部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147|回复: 0

中国人的围棋式思维方式【转】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10-12-20 12:2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有许多特点,在世界上是很独特的,从某种角度看,不妨把中国的思维称为围棋思维。   

  综合与分析是人类思维的共同形式。任何思维都是分析与综合的统一;分析中有综合,综合中有分析。但这并不能排除一个民族思维方式偏重某一侧面的事实。   

  中国的哲学思维强调从整体上去把握对象,强调一个对象与有关事物的关联、渗透和变化。不重视对各个部分的仔细考察,也不承认各部分的独[和]立性。   

  缺乏分析作基础的综合,势必要依靠直觉领悟。传统文化培养了中国人特别发达的综合领悟能力;如果说中国人聪明,那么就聪明在这里。顾准是一位杰出的现代经济学家和哲学家,在《顾准文集》中,他一再慨叹中国人太聪明,太善于综合,是「先天的辩证法家」,因而不肯像希腊人那样花大力气,下「笨功夫」,对事物分门别类加以分析,深钻细研,因而不能发展出科学来。这是一针见血之论。   

  中国人的直觉综合领悟能力突出表现之一是善于理解人。许多不同国别的观察者都一致公认,中国人在生疏环境中能最先掌握别人的特点,并且善于处理好关系,赢得好感。   

  中国思维像毛笔字。一笔一笔看看不出好坏。它不注意精确,只注意总体的配合、气势、神韵。它的美感存在在于总体组合,而不在于部分,部分的独[和]立性没有价值。   

  中国人爱讲「察言观色」,对人的观察依靠综合直觉。孔子观察人的方法是:「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孟子说的方法更具有中国思维的特色:「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   

  一面听他讲什么,一面观察他的眼睛,就能充分掌握这个人的心灵。这就是把一个人讲的话与他的眼光综合起来,依靠直觉掌握对象。可见,「察言观色」从孟子开始就成为了一种认识人的理论。   

  在更大的范围,对社会、政治的估价,中国人也多用综合领悟方法。古代信息落后,可供分析的资料不多,人们常凭借少量事实,靠综合领悟得出重要结论。所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片落叶触动平日积累的信息,灵感来了,就能预先知道局势将有变化。诸葛亮的《隆中对》固然有不少分析,却更多靠天才的综合领悟。所谓「见微知几」,「几」不是机会,而是一种兆头,是神妙的预见。   

  《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诸葛亮和周瑜分别在手掌中写下一个「火」字,两位天才将领都对局势有了共同的直觉,综合领悟出必须火攻。可是当真的准备火攻时,才发现需要东风。事先没有考虑到东风这一关键因素,正是直觉综合思维的弱点;这只有通过精确的、细致的分析才能发现。「火攻」是灵感,是综合直觉悟出的道理,是中国式思维的优点;没有考虑到东风这一条件,则是不可原谅的疏忽,是缺乏分析的可怕后果。如果没有「借东风」这场戏,火上烧赤壁就失败定了。   

  某种程度不妨把中国人的上述综合领悟式思维称作「围棋思维」。围棋是中国的发明,它现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精确分析思维的影响,把一目半目的胜负视为最终目标,这和中国人原来的兴趣有所不同。但从整体上看,围棋的思维方式仍然能体现中国的思维传统。   

  围棋的黑子、白子都没有个性,没有自己的特殊地位。单个的子没有独[和]立性,无足轻重;一切得看这一子在全盘棋局中的地位│它和其它子的关联而定(这和伦理观念中个人的地位多么相似)。围棋没有固定的攻击目标,只要能在棋盘上任何一处夺取地盘就行。   

  下围棋无法用精确分析的方法,只能靠综合领悟,靠直觉的天赋。比如,围棋讲究「形」和「势」,似乎占优势,但「形」不好,就可能转化为劣势。敌方的阵地,本来不可能打入的,一旦自己一方在附近的子多,形成「厚势」,就可以因外势变化而「占势欺人」,乘势打入。   

  下围棋的人都知道「脱先」的重要。但何时能脱先却不容易判断。该抢先手而不抢,就会坐失良机;但不该抢而抢了,就会吃大亏。这很大程度依靠对全局的综合判断。权衡轻重得失。围棋不能孤立地考虑一块地盘的得失,必须考虑所有各块棋的关联;常常一块棋本是赢的,因为周围的棋发生变化而转化为败棋。许多块棋交互作用,形成错综复杂的局势。这种错综复杂局势从局部说可以精确计算,但从整体上说则无法靠精确分析判断其未来发展,只能靠综合直觉去把握。   

  围棋中的转化非常多:这块棋交换那块棋,死棋变为活棋,「围魏救赵」、「声东击西」、「虚张声势」、「暗渡陈仓」、「无中生有」、「死中求活」……特别是在布局时,表面分散、互不关联的子,隐伏著未来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又不是绝对的,有多种转化可能,再高明的棋手也不能预言其变化,下棋下得好,不可能不靠综合直觉与领悟。   

  说到转化,应该指出中国的综合领悟思维特别重视事物之间的转化。   

  这种对立面相互渗透转化的思维,已经深入到中国的广大人群中。中国人运用这种辩证思维观察各种现象,特别是从不利中找寻有利的因素,是形成乐观主义的原因之一。   

  哲学家讲剥、复、泰、否的转化,讲阴阳两极的交互作用与转化;文学家则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普通人群用通俗的语言发明了大量类似警语:「时来运转」,「天无绝人之路」,「塞翁失马,安知非福」,「人有旦夕祸福,马有转缰之危」,「舍财免灾」,「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苦尽甘来」,「乐极生悲」,「置之死地而后生」,「狗急跳墙」,「吃小亏占大便宜」……   

  辩证思维使中国人有一套高明的处世与人生哲学。顺利时强调:「满招损、谦受益」,强调「居安思危」;不顺利时则强调「韬光养晦、等待时机」。   

  前面已经指出,中国思维在具有聪明领悟的优点同时,也有著缺乏分析的严重弱点,阻碍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在今天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时候,国人除了继承发扬自己思维的优点外,也要特意克服其弱点,认真学习训练自己的科学逻辑思维习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北美户外俱乐部

GMT-8, 2025-1-23 09:39 , Processed in 0.061526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