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北美户外俱乐部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563|回复: 3

消费社会中的女人 / 许骥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11-4-1 21: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听说过一个叫钱玛莉的香港女人吗?从1977年代末开始,她把自己的故事写成一篇篇精致的文章,用连载的形式刊登在香港著名的《号外》杂志上。这些关于女人男人、爱情友情、职场情场的文字,没想到一连载就是整整七年。钱玛莉足足写了二十万字。这些文字不仅成为香港“本土文化独立宣言”(马家辉语),也成为对“狮子山”时代的最佳见证,比之二十年后的火爆美剧《欲望都市》毫不逊色。


钱玛莉过的是典型的七十年代香港白领女性生活,被物质充斥得密不透风。所以,这本书里也到处可见各种名牌的身影。这些白领的脑子里,每天想的都是如何赚更多钱买更贵的奢侈品,如何嫁更有钱的老公,以此来取得朋友们青睐的目光。小说一开始,钱玛莉就因为身着Kenzo牌衣服,被《号外》杂志的众编辑盛赞“有趣”。有人忽得灵感,给她开了个专栏——穿Kenzo的女人。从那天起,钱玛莉就把自己毫无保留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无论是新欢、旧爱、分手、失恋都一览无余。身边虽有无数男人在追求她、供她选择,钱玛莉却在找寻一段“完美”的婚姻。最令她纠结的是:在爱情与金钱之间,究竟孰轻孰重?怎样去深入了解一个男人,以便确信自己要和他白头到老?


钱玛莉是高级白领,收入丰厚,可你千万不要误以为她会满足于现状。冷静的时候,她勉励自己通过努力得到更好的生活;但浮躁的时候,她也会发出这样的怒吼:“我已经厌倦做一个高级行政人员,我的梦想是一个高级行政人员无法达到的,我需要很多的金钱,唯一的方法就是嫁一个很有钱的丈夫。不要再在我的面前提起那些月入一万的男人了,和他们结婚是死路一条!”钱玛莉的话虽然说于二、三十年前的香港,可在今天内地社会里,还是很有共鸣的。


钱玛莉生活的社会,应该就是鲍德里亚笔下的“消费社会”吧?法国著名后现代社会学大师鲍德里亚在他的经典著作《消费社会》中,为我们我们完美解读了我们身处的这个社会最重要的一个特质——消费。


过去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由诸如宗教、血缘、肤色等相对“不可变更”的因素决定的。而今时今日,人们则通过“消费”来区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们从来不消费物的本身(使用价值)——人们总是把物(从广义的角度)用来当做能够突出你的符号,或让你加入视为理想的团体,或参考一个地位更高的团体摆脱本团体。”简单的例子,开奥迪的人的圈子和开奥拓的人的圈子不会有交集,住别墅的人的圈子和住农民房的人的圈子也不会有交集——拥有什么样的物件,以此证明你属于某个阶层,就是这个道理。


而“消费社会”的特质在女性身上尤为显著。因为和社会中的男性“角斗”式的竞争相比,女性更多扮演“作为争夺对象进入男性竞争”中去的角色。因此,女性也会更多的考虑“自我取悦”。“她从来不参与直接的竞争(除非是与其他女人争夺男人)。假如她漂亮,也就是假如这个女人有女人味,她将会被选择。假如男人是真的男人,他就会像选择其他物品/符号(他的车、他的女人、他的香水)一样选择他的女人。”钱玛莉在《穿Kenzo的女人中》的一段内心独白恰好说明了这一点:“在朋友、同事面前,我是属于那类‘too good to be married’的女人;我的威势、我引人入胜的地方,就是我的美丽、高窦和单身,但假如我的美丽一旦消失,我的高窦和单身就会马上失去了意义,而我亦会沦为别人的笑柄。所以,很简单,我不能老!”钱玛莉怕老,怕失去美丽,这正好印证了鲍德里亚的结论:“在自我满足的旗号下,女性在一套完善的‘服务’中被间接地贬低。她的决定并不是自主的。”


香港人在经济腾飞的年代,曾误被“消费社会”的幻象所迷惑,以为香港的股票会永远往上涨,香港的楼价会永远往上升,以为社会只要争得GDP的最大化,人也可以同时达到幸福的最大化。他们没有注意到鲍德里亚已经预言:“今后将会有一个世界性的疲劳问题,……无法控制的传染性疲劳,和我们谈过的无法控制的暴力一样,都是丰盛社会的特权,是已经超越了饥饿和传染性匮乏的,后者仍是那些前工业社会的主要问题。”压力在成倍成倍地增加,机会在大量大量地减少。一夜之间,金融风暴来了,泡沫破灭了,香港人全都傻眼了……钱玛莉没有继续写下去。假如她一直写到1987年的香港股灾,我想这本书肯定就更好看了。


其实,钱玛莉只是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现实中的“钱玛莉”是个男人,外表俊朗、气质儒雅、和蔼可亲,大名唤作邓小宇,是《号外》杂志的创始元老之一。笔者有幸于五月中旬在上海香港书展的造势活动上见过他一面,并向他提了一个问题:“您觉得香港人从完全不爱读书到开始喜欢读书的转折点是什么?”邓先生说了很多,可惜没有说到我心中的“标准答案”。在我看来,正是一次次金融危机使香港人开始反思在“消费社会”中,人不可以只追求物质“消费”,偶尔还应该读读书,找寻内心的富足。
发表于 2011-4-1 21:26:54 | 显示全部楼层
罗宾汉还看这类书?
 楼主| 发表于 2011-4-1 21:3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野隐
罗宾汉还看这类书?


刚收听了这段文章的音频,觉得还好,就在网上搜下来,贴上。


作者实际是个男人。
发表于 2011-4-1 21:32:08 | 显示全部楼层
robin
[quote]野隐
罗宾汉还看这类书?


刚收听了这段文章的音频,觉得还好,就在网上搜下来,贴上。


作者实际是个男人。[/quote]

谢谢分享,

就是吓我一跳 :wink: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北美户外俱乐部

GMT-8, 2024-12-23 05:29 , Processed in 0.056149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