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北美户外俱乐部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412|回复: 0

牛人江泽民zt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11-7-28 21:3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正确认识江泽民 by 贾明

  题记:在向各位推荐这篇小文之前,必须首先声明,我没有为江公关的意思。只是想让大家抛弃成见,正确认识江、和他的那个时代。以此文送给不了解江、不了解江时代的人们。

  1:文艺青年江澤民

  1986年年底,上海。抗议学生们在与时任上海市长江澤民的对话中,质问他,你知道“民有、民治、民享”是谁说的么?

  “林肯。葛底斯堡演讲。”江回答道。然后他就用英文把葛底斯堡演讲的全文背了一遍。

  不仅如此。当了国家主席之后,一次和学生的交流中,他给学生们背了《滕王阁序》。

  我认识的同龄人里面,貌似没有能同时背这两个东西的人。对于六七十岁的老人而言,这种人就更稀有了。温宝宝尽管喜欢背诗,但是估计也背不了这么多。

  众所周知,江会弹钢琴,会拉二胡,会弹夏威夷吉他,他还会唱戏,会用意大利文唱《我的太阳》。他还会一点写诗,我觉得他的诗比我见过的一些中文系教授的诗要好。如果他不是去当官,这家伙基本上就是一个文艺青年。

  奇葩的是,这个文艺青年的数学还很好。教他数学的顾毓秀教授是当时中國的顶级科学家,而据说江当时数学成绩在全班排名很靠前。如果不去搞政治的话,凭借扎实的学识和文艺青年的风度,他完全可以成为一个魅力四射广受学生欢迎的教授。

  可惜这个文艺青年不但好好学习科学知识,还玩起了政治。他不到20岁的时候就和同学们一起上街反对日伪统治,作为地下黨,他20岁出头就开始领导学生上街和国民黨对着干,解放之前,他还曾经护送他的地下黨同志离开上海——这是多么老牌的特务啊。

  说上面这么多,我的意思是,不管你对江是喜欢还是不喜欢,你都得承认,他是一个牛人。

  现在不少同学都很年轻,江是在2003年左右下台的,对于标准的90后来说,江在台上的时候,他们最多不过是个十二三岁的中学生,江究竟做了什么?有什么意义?这些他们可能并不清楚。

  如果不去了解江做过什么,仅仅是因为厌恶某黨或者某政权而泛泛的去批评江,我觉得用江最著名的一句话可以回答他们: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

  2 1980-1990那些被遗忘的岁月

  那么,江到底干过什么事呢?要说这个,我们就必须说明白,在江之前,中國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这么说吧,如果郭美美童鞋穿越回1980年的上海,走进一家馆子,拍出一叠1980年版十元大钞,得意地说,有什么好吃的尽管上吧。请问她能吃到什么?

  答案是她啥也吃不到。因为她没有粮票。

  如果她在广东的姘头穿越过来给她送了一沓粮票,请问郭美美童鞋能吃到什么呢?

  答案还是她啥也吃不到,因为她的姘头给她送的是广东省粮票,而上海的馆子只收上海粮票和全国粮票。

  那个时候,买什么都要票,买粮食要有粮票,买自行车要有自行车票,买手表要有手表票,买布要有布票,买肉要有肉票,买油要有油票,买豆腐干要有豆腐干票。想吃瓜子?只有过年才发瓜子票。总之在那个年头,钱真的不是万能的。

  这种有钱也买不到东西的经济体制叫做计划经济。那么计划经济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我恳请大家把接下来的内容看完,理解1980-1990年间发生了什么,不单有助于让大家理解江干了什么,更重要的是我想让大家理解,为什么1990年的前一年会发生那么大一件事情。这一部分有点长,如果你真的没有耐心,可以直接跳到底下的第三部分。

  我们接着来讲计划经济是什么。比如说,现在有100个人,这些人需要吃饭也需要穿衣,那么这100个人里面就要有人织布,有人种田。如果种田的人多了,那么衣服就少了,大家的衣服就不够穿,如果种田的人少了,那么粮食就少了,大家就要饿肚子。

  我们现在的经济体系叫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怎么解决多少人穿衣服,多少人种田的问题呢?市场经济的办法是,想种田的种田,想织布的织布。种田的有了粮食就会 和织布的交换布,于是就既有饭吃又有衣穿。如果种田的人多了,那么粮食换的布就会少,来年一些种田的人就会改行织布。总之,大家总会知道多少人织布,多少人种田是合适的。

  计划经济的支持者觉得市场经济太麻烦了,他们认为,如果有一个计划者事先安排好多少人种田,多少人织布,生产完了再统一交公由计划者分配,既可以省去交换的麻烦,又可以消除粮食生产太少饿肚子的风险,何乐不为?

  所以在计划经济里面,计划者会安排好每个人该生产什么,该拿多少粮食和布。分配粮食的就是粮票,分配肉的就是肉票,分配布的就是布票。不干活的郭美美自然啥也不该得,这样看起来确实不错。

  当然这也仅仅是看起来不错。真的运行起来,计划经济的问题就大了。比如说,如果一个人是靠织布换粮食为生,那么他就得保证他织出的布的质量,如果布质量不 好,他就换不到粮食。但是在计划经济里面,因为布是交公的,质量不重要,所以“计划布”很可能没有“市场布”质量好。

  一个经典的故事是,计划经济时期的苏联,中央收钉子是按重量算的,所以某家钉子工厂只做最大号的钉子。这里面误的事可就多了。

  1978年前,中國的政治和经济都存在着巨大的问题。政治问题随着毛的死,四人帮的倒台,得到了初步的解决。毛左,就是乌有之乡那帮人的祖先们已经彻底的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但是经济问题的解决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人可以不唱红歌,总不能不吃饭吧。

  1980年,中國的经济就像一个破旧的吱吱作响的机器,虽然能生产点东西,但是看着就觉得悬。但是真正打破这个机器,谁都不敢——毕竟大家都指着这个机器吃饭呢。

  苏联解体之后,俄国人也要修理这个破机器。他们是用了直接推倒重来的方式。美国的天才经济学家萨克斯和施莱福都参加了这个过程。后果大家都知道了,俄国经济崩溃,私有化的好处全被寡头获得,而俄国直到5年后人均GDP才赶上改革前。

  顺便说一句,施莱福的老婆也参与了私有化的过程,大赚了一票,以至于俄国政府最后把施莱福的单位哈佛大学告上了法庭,哈佛最后赔了俄国几千万美元。

  这是后话了,中國的官员显然不打算这么干。他们采取的策略,叫做“摸着石头过河”、“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不争论”。典型的邓氏实用主义。

  具体到修理计划经济这个庞大的破机器的时候,中國的改革者们想出了一个天才的方法——价格双轨制。

  注意,价格双轨制是理解1990年前一年发生的事情的关键。

  我们还是拿生产钉子的工厂做例子。计划经济里面,国家会按计划以一定价格卖一批钢给工厂,工厂按计划做出钉子以规定的价钱卖个国家,赚的钱一部分买原料,一部分发工资。

  双轨制是什么意思呢?双轨制的意思是工厂还是要按计划生产钉子卖给国家,只是有一点不同——工厂多生产出来的钉子可以自己卖。

  国家不给工厂更多原料,要钢铁自己买,国家也不给工厂更多的工人,要工人自己雇,国家也不管你最后做出来的钉子卖给谁,你爱卖给谁就卖给谁,赚的钱,你可以发给工人让他们去市场上买别的工厂额外生产出来的东西——这不就是市场经济么?

  价格双轨制就是这样一种混合了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体制。这样做的好处是旧的体制暂时不会被打破,而又会带来市场经济才有的好处:灵活高效,资源配置合理。

  但是价格双轨制也带来了两个问题,一个政治的一个经济的。

  学了几十年的馬克思,中國人脑子里面有了一个深刻的印象: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而计划经济才是社會主義的,搞市场经济就是搞资本主义,就是反社會主義,就是大逆不道,就是造反。

  一点都没错。邓的改革目标说白了就是要把中國带向资本主义道路。邓就是要把共產黨变成带路黨,从这个意义上说,邓就是中國的头号带路黨。

  但是要把一个被馬克思主义洗脑洗了几十年的黨变成带路黨,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所以那个时候谁也不敢说这是市场经济,那个时候可没有“社會主義市场经济”这个伟大的词,他们找了一个委婉的词——商品经济替代之。

  总之因为存在反社會主義的嫌疑,这个事情在黨内吵得一塌糊涂,如果你觉得这个政治麻烦也不算什么,那么下面这个经济上的麻烦就是真麻烦了,因为这个涉及到腐败。

  双轨制体系下,计划商品和市场商品的价格是不同的。通常计划内的商品要比市场上的商品便宜得多。如果有人能用手上的权利将计划内的商品卖到计划外,就能发大财。这种方法有个名字,唤作“官倒”。

  很显然,对这种有利可图的事情,共黨的官员们是不会放过的。一时间,全国官倒之风盛行,邓的儿子本人就是全国最大的官倒公司的头头。

  官倒引起了广泛的反对,这种反对不仅是道德上的,也是技术上的。那个时候中國的经济有两块,市场经济一块,计划经济一块,本来井水不犯河水,但是官倒把这 两块搅和在了一起,既破坏了计划那一块的稳定,也破坏了市场那一块的稳定。这理所当然的引起了这两派人的共同愤怒。

  解决官倒的根本办法不在反腐败。腐败短期内是反不掉的,只能等待让市场经济的那一块成长彻底取代计划经济。这需要时间。

  正在关键时候,当政的赵在搞“物价闯关”,失败了。货币贬值,全国物价飞涨,引发了普遍的不满,加上文革之后政治气氛松动带来的民主化思潮,加上黨内对市场经济的质疑,以及加上经济上各方对“官倒”腐败的不满,对改革的反动力量形成了一股合力,最终刮起了一阵飓风。发生了“陆肆”。

  从大尺度上看,“陆肆”的产生更接近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中所必然带来的副作用。这个副作用很大,但是比苏联的休克疗法带了的危害还是要小些。也许很多年之后,历史才能更温和和公正的评价这件事吧。

  3从壮丁到带路黨领袖

  其实我写这篇就是想指桑骂槐,我想说的话在第二节已经说完了。但是我不能欺骗大家的感情,我只能接着往下写。

  风波之后,不但学生元气大伤,共黨这边也非常惨。赵下台已成必然,而赵的大热接班人人选胡启立也因为立场问题被迫下台。李虽然有功,但是人民不服,不能当老大,选来选去,邓从远离风暴中心的上海抓来了江。

  江对这次升迁毫无准备,完全就是一个壮丁。江甚至没有什么中央工作的经验,他只在北京当过几年官而已,如果不是出事,老大这个位置将和他毫无关系。他在过 两年就会退休,他甚至已经谋划好退休后要去交大教书的事情。新中國历史上有很多储君,不是每个都上了台,但是江是唯一一个没有储君经验就直接上台的老大。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江刚刚上台的情景。他的同事身份都比他低,但是资历都比他老,在中央的根子都比他深,是不是服他的气还很难说。他的身后虽说有邓的支持, 但是邓本人在风波中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能给他多少支持很难说,而他手下一个可信任的下手都找不到。可以这么说,他的身后就是万丈深渊。

  而在他的身前,则是一片激战后的废墟。街上已经没了学生和坦克,但是双轨制带来的问题还在,价格闯关失败带来的物价飞涨也还在,人们对改革的质疑与日俱 增,而中國又遭到了国际的制裁和抵制。这完全是一副烂摊子,这比他交给胡的那个摊子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无论遇到多少麻烦,改革是不会错的,只有资本主义才能救中國是不会错的,把中國带向资本主义的伟大目标是不会错的。所以继续推行市场经济是不会错的。

  但是这个事情在黨内遭到了强烈的反对。大家可能很简单的以为那个时候事情是邓说了算的,其实陈云当时的实力也很强,而且陈云是保守派的。这几年是1980-2010年间中國经济增长最慢的几年。江的困难,可想而知。

  推进改革已经艰难到这样的一种程度,以至于邓本人在北京讲话已经没人听了,他必须拖着接近90岁的苍老的身躯,坐火车从北京到南方,一路走一路说一定要改革,他的讲话只有南方和上海的媒体发表,北京的媒体一概不登。这就是有名的“南巡讲话”

  中國人民最终还是识货的,邓的讲话得到了民心,改革得以继续。

  光杆司令的壮丁江必须找帮手。既然他只有在上海工作的经验,所以他大概也只能在上海找他的嫡系手下,这也就是传说中的上海帮的由来。这是逼的。

  现在,有了帮手,有了方向,该江做事了。

  他做了很多事,比如搞科教兴国,比如支持军队建设,比如废止了军队经商的行为,比如增强了中國的国力和世界地位,等等等等。

  但是我不打算说这些,我只想说他在任上做的三件影响深远而又被人忽略的大事。

  第一件叫做“社會主義市场经济”,第二件叫“企业所有制改革”第三件叫“叁個代表重要思想”。没错,就是在毛邓三中整得大家欲仙欲死的“叁個代表重要思想”。

  “社會主義市场经济”这句听得大家耳朵冒油的话,其实诞生的历史还不到20年,甚至比一些读者的年龄都要小。在这里,中共第一次明确了市场经济在中國的地位,双轨制被淘汰了,带路初步成功了。

  企业所有制改革则意味着允许私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允许国企股分化,这是实际上是对中共传统上赖以为生国营经济的动摇。这是一件重要而了不起的事情。

  “叁個代表重要思想”里面只有一句话是重要的,这就是“我们黨要始终代表中國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句话实在太反动太具颠覆性了,以至于它必须用这样一种漂亮的方式说出来,还要搭上另外两句废话,才能掩饰这种颠覆。

  传统上说,中共是工人階級的先锋队,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这是共黨特有的階級性,而叁個代表完全颠覆了这种階級性。可以这样说,这句话说完,中共就是带路黨了。

  不信你去问问你身边的黨员,他们的想法可能是 1想当官 2想发财 3想玩女人 4想实现个人价值 5想报效祖国和人民中的1-5种 但是他们基本上不会有想法6:实现共產主义。

  有人会问,这三条不就是说了三句话么,有什么用?

  很多人都喜欢说中國的问题是体制问题,那么这三句话就意味着三个重要的体制改革,第一个改革是思想上的改革,第二个改革是对资本属性的改革,第三个改革是 对人力资本的改革。每一个体制改革的背后,就意味这一些原来不能做的事情现在能做了,就意味着一些新的经济增长的机会,中國就离资本主义又进了一步。

  这三句话是中國近20年来高速增长背后的支柱。

  将中共彻底的变成带路黨,让后来的胡无事可做,这是属于江的伟大成就。

  4江和中國的辉煌时代

  有人赞扬江将中國变成了一个强国,有人说他仅仅只是做到了他应该做的而已,只是个守成之君,不值得表扬。我对于江的看法,如下:

  中國人民是伟大的,他们比很多别的国家的人民都要勤劳,都要肯吃苦,都要聪明。有这样的人民,即使中國现在穷一点,问题多一点,从长期看,这个国家必将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只是中國耽误了太长的时间,美国从1800年开始崛起,而中國真正开始好好干活不过就是这三十年的事情,在整个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这个国家都在折腾。这意味着这个国家在强大的过程中,这个民族在富强的过程中,必须解决一个又一个复杂的问题。

  从负面的角度看,中國存在无穷多的问题,但是从正面的角度看,每解决一个问题,中國就要比现在更好一些。只是解决问题需要很多时间,这不是一代人的事情。

  对于中國的老大而言,他的任务是尽可能多的解决问题,而不是解决所有问题。欲速则不达,要有耐心。

  江接收中國的时候,比他将中國交给胡的时候,问题要多,钱要少。江在属于他的十几年里面解决了他应该解决的问题,他是一个成功的老大。

  能解决中國问题的老大就是好老大,所以江是一个好老大。

  中國的崛起是中國人共同的荣耀,江在这个过程中,居功甚伟。

  江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还记得我们最开始说的吗?江是一个牛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北美户外俱乐部

GMT-8, 2024-12-22 21:26 , Processed in 0.060024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