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北美户外俱乐部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263|回复: 0

文艺是一种信仰zt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11-11-26 12:3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两年来,以“文”打头的词好像都在走下坡路,“文青”从单纯的“文学爱好者”变成了不务实、不亲切、不大众的小股边缘分子的代名词;“文化”在很多情况下成了反语,似乎“没文化”比“有文化”更值得炫耀、声张、骄傲;“文艺”则是风花雪月不切实际的生活态度的总象征,甚至“文明”在某些语境下也改头换面,潜涵义颇有引以为耻的嘲笑讽刺之意了。

  我不知道这样的社会演化究竟该令人觉得高兴还是沮丧。高兴的是无论如何,文学与艺术仍被认为是与众不同的,有其独特的魅力与受众群体;沮丧的是这种不同不再被尊重、被理解,而成了一种可被信手捏来的切入口,仿佛只要跟文艺有所沾边的,怎么都能成为茶余饭后笑讽揶揄的对象,简直是居家旅行杀人越货的必备良器啊。

  我很想知道这种大众态度的转变究竟是从何时开始、如何发展起来的。回想一下,这种变化的分水岭似乎是在标志性的1989年。在那个著名的历史事件之前,印象中,我身边的年青兄长叔伯都对政治政策、国家前途怀有无限的热爱与激情,他们真正认为自己是这个国家的主人,每个人都对国家的命运与发展道路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尽管整个八十年代并非一个生活优渥的年代,但大多数人的心思并不完全放在改善自己的经济条件这一件事上,他们还关心公正与公平,关心国际形势,关心很多普通人没有能力改变、也缺乏渠道真正施加影响的某些抽象问题,比如意识形态的较量、科学与哲学的相对意义、国家的历史地位、世界的真理真相等等。电视剧《我们的八十年代》在某些方面非常生动地再现了那一代年轻人的精神面貌,即使以今日更加务实的眼光来看,那份对理想的纯真热爱也还依然振奋人心。也许在激昂程度上八十年代的中国青年不如美国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的反战一代极端,但那份从心底漾出的血性与激情都是实实在在的,是经过炮火洗礼的。

  进入九十年代,中国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国家的整体实力与生活水平都得到了质的提高,但与此同时,人的思想态度也发生了质的转变。大部分人都开始越来越务实,大家看中的是眼前的实在利益,理想、精神和文学艺术等这些虚幻的、无法通过金钱标准衡量的追求被认为是不值得的,无意义的,从效用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应被忽略放弃的。这样的变化一方面当然是经济高速增长的自然结果,另一方面,也离不开那场大事件的奠基。在一个政治高度统一,缺乏言论自由及精神自由的专制社会中,精神追求是一条被封死的窄胡同,前有血史为鉴,后有全民经济潮的汹涌浪涛,一门心思特例独行的少数分子们就算尚未集体溺亡,也总归被冲得七零八落,再不成气候。

  从此,文学、文化和文艺都走上了被异化的下坡路。身体写作就是在这个时期诞生的,中国摇滚也是在这之后死去的。新世纪里,曾经高踞神坛的第五代导演们也纷纷落马,各种经济学家股票专家养生专家斗志昂扬地加入了影视歌舞名流的闪烁行列,全中国变作了一个熙熙攘攘的选秀舞台,走马灯一样你方唱罢我登场,可几乎所有人的调门都离不开那两个主音:钱,还有利。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文青”被揶揄,“文艺”被讽刺,“文化”被嘲笑怎么不是理所当然!

  但so what? 这些精神上的无用之物,不去理会又有什么关系?

  好吧,我讲一个小故事。

  有天吃饭的时候我和一位访问学者聊天。大家都喝了点小酒,她跟我说在国内养一个孩子的不易,说孩子小小年纪课业负担的沉重,说书本不许孩子有独立思想的专制,说着说着,也谈到了她自己对事业与人生的困惑。她说她们学校有一位教授,特别想评上博士导师,但每年都评不上,无论如何努力了很多年也还是评不上。在今年的又一次博导评选中,他觉得自己一定再次落选,禁不住打击与绝望,跳楼身亡。死后的第二天,博导评选结果出来,他的名字竟赫然在列。

  说到这里,访问学者喝了口酒,叹了口气,说:“我现在是副教授,我特别想评上正教授。但想想那位教授,又觉得,就算评上了又有什么意义呢?就算评完教授甚至将来评上了博导,那又真正具有什么意义呢?”

  我也不知道。我只觉得,对于热爱的事,头衔可以给人带来很多自由;但若不爱的话,头衔就是枷锁,是镣铐,是勒得人喘不过气的绳索,依惯性拖着人踉跄前行。如果不是为了养家糊口,用大半生的时间做一份自己并不热爱,没有激情,甚至没有兴趣的工作,那真是非常可怜而悲哀的一件事。为了对抗这种可怜与绝望,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寻找一个情绪的渲泄口,寻找一种支撑我们度过重重压力与打击的念头,寻找那一抹亮色,寻找终于能照亮我们灰暗人生的那一缕星光。

  这一抹亮色、一缕星光,有时候是孩子,有时是爱情,还有的时候,就是文艺。

  我跟访问学者说也许她可以鼓励孩子——也鼓励自己——培养一个爱好,画画呀,唱歌呀,体育运动啊,不求成名成家,只求在生活中找到一些真正的乐趣。

  “但他(儿子)喜欢的东西可多了,他爱好丰富着呢。”她说。

  “可是喜欢与爱好并非一码事啊。”我说。

  喜欢很容易,谁不欣赏那些好的、美的、有趣的、轻松的;但只有那些你愿意为之受苦、为之长期付出的才称得上爱好。我甚至觉得,没有受过苦、共过难,没有在放弃的边缘转过身回过头的,就不算真正的爱好。而这些爱好、追求,这些从痛苦中升华出来的希望,就是文艺。

  文艺的确不切实际,在很多人的眼睛里也的确太过风花雪月,但它是多么坚韧、多么美好的一种生活态度啊。有些人觉得文艺就是“小清新”,是“一杯豆浆的小资生活”,我觉得那是他们只看到了娱乐化的文艺表皮。真正的文艺,应该是崔健声嘶力竭的《一无所有》,是《立春》的结尾王彩玲站在中央歌剧院舞台上深情的歌唱,是高尔泰不断寻找的精神家园,是有一些人甘愿放弃名利地位,甘愿受苦、坐牢,而去孜孜不倦创造的一种不倒的精神价值。比起琐碎的生活,文艺的确是虚无的,它不能帮助人解决任何实际问题,柴米油盐的问题一个也解决不了(除了少数特别幸运的家伙们,我真嫉妒他们!);但正如王安忆在《小说家的十三堂课》中所说的,“真正的心灵世界……[会]告诉你根本看不见的东西,这东西需要你付出思想和灵魂的劳动去获取,然后它会照亮你的生命,永远照亮你的生命。”

  这穿透黑暗照亮生命的光芒,就是信仰,是爱。

  比起柴米油盐来,信仰是太过形而上学了,这世界上很多没有信仰的人也不照样活得好好的。是,没错,读书是没什么用,尤其读闲书;文艺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尤其那些闲愁;但是,没有书籍,没有音乐,没有电影,没有文艺的生活是多么无聊啊。如果生而为人仅仅只是活着,只是从一个名称、一个头衔跳到另一个名称、另一个头衔,没有过强烈的爱,热烈的望,没有迷恋,没有执著的信念,那这样的人生又是多么的无趣啊。

  真正的文艺就是一种信仰,是对精神力量的信任。这份信任能让人变强大起来,在无序而不公的命运面前不卑不亢,始终保持不妥协的姿态;它能让人始终相信爱,相信创造,始终相信生命的意义与人生的价值。文艺不是炫耀,不是花哨空洞的文字堆砌,不是一张又一张的逆光照片,不是将旅行的意义转化为名牌包和明信片的物质展示;很多时候它甚至完全不美——它嘶吼、扭曲,它会痛苦地抽搐,它常常无言地沉默。但文艺不怕嘲笑,因为它看见了嘲笑者们看不见的那些东西,因为它真实,它是至尊宝心底那一滴眼泪。

  文艺是人的蓝色血液,它是灵魂唱出的诗章,它从幽暗的伤口里淌出来,滚烫、殷切,一路奔腾涌向光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北美户外俱乐部

GMT-8, 2024-11-21 20:07 , Processed in 0.055449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