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北美户外俱乐部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779|回复: 0

猎人文档 <马克思经济学错在哪里?>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13-7-31 20: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猎人文档 <马克思经济学错在哪里?>
... ...

  “在资本累积和土地私有尚未发生以前的初期野蛮社会,获取各种物品所需要的劳动量之间的比例,似乎是各种物品相互交换的唯一标准。一般地说,狩猎民族捕杀海狸一头所需要的劳动,若二倍于捕杀鹿一头所需要的劳动,那么,海狸一头当然换鹿二头。”—— 斯密,国富论,1776年


  在上述情况,一头海狸必然交换两头鹿?

  未必。这只是旁观者的想当然。


  斯密忽视了两个极其重要的客观事实:


  1,渔夫只知道自己捕捉一头海狸需要劳动两天,但不知道猎人捕猎一头鹿需要几天。(我们知道自己编一个程序需要一周时间,但不知道菜农生产一斤西红柿、果农种一斤苹果平均需要劳动几天。)


  2,由于缺乏经验和其它条件,如果渔夫自己去捕猎鹿,耗费的劳动时间肯定比猎人多。(我们虽然使用电脑很溜,但养猪喂牛肯定手忙脚乱,事倍功半。)


  因此,在交易当事人心中,猎物的价值和旁观者不同,也和对方不同。


  如果假设渔夫需要两天时间才能捕猎一头鹿(0.5鹿/天),由于渔夫捕捉一头海狸也需要劳动两天(0.5海狸/天),那么对渔夫来说,每头鹿等价于一头海狸。


  当猎人提出用三头鹿换两头海狸时(海狸:鹿=1:1.5),渔夫有可能同意,因为他可以多赚一头鹿。猎人:0.2 海狸/天,1 鹿/天猎人同理。猎人认为一头海狸值五头鹿


  如果猎人需要五天时间才能捕获一头海狸(0.2海狸/天),那么猎人会认为一头海狸等价于五头鹿。如果渔夫提出一头海狸交换三头鹿(海狸:鹿=1:3),猎人不会拒绝,因为他可以多赚两头鹿。


  由于专业生产者(例如捕捉海狸时的渔夫)和非专业生产者(例如捕捉海狸时的猎人)在劳动时间上的差异,因此交换比例不是确定的数值,而是处于一个可能的范围内。交换比例具体是多少,还取决于各自对劳动艰难度的评估、需求紧迫性和同种产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等很多因素。


  专业生产者和非专业生产者在劳动时间上的差异越大,可成交范围就越大。可见,只靠“劳动时间”一个因素是无法确定交换比例的,斯密的“似乎”和“当然”都不能成立。他的想当然误导了我们长达两百多年!


  渔夫为什么舍近求远?为什么想吃鹿肉时不直接去捕捉鹿,而是先捕捉海狸,然后和猎人交换?


  因为只要在交换比例范围内,这都比自己亲自去打鹿更合算,可以用较少的劳动获得较多的鹿。(0.5海狸/天)交换如果渔夫发挥专业优势去捕海狸,劳动两天能捕获一头海狸。通过和猎人交换,最多可能获得五头鹿!(1海狸×最大交换比例 1:5 = 5鹿)


  猎人同理。如果猎人自己去捕海狸,劳动五天才能得到一头海狸。如果他发挥专业优势,先用五天时间捕获五头鹿,然后和渔夫进行交换,他最多可能得到五头海狸。


  如果渔夫和猎人的交换比例最终是一头海狸换三头鹿(海狸:鹿 = 1:3)。那么和自己直接捕猎所需猎物相比,渔夫可以多得到两头鹿,或者说可以节约四天劳动时间;而猎人可以多得到五分之二头海狸,或节约两天劳动时间。


  “如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所费的代价比在家内生产时所费的小,就永远不会想要在家生产,这是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              —— 斯密,国富论,1776年


  至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人们交换劳动产品的本质动机不是“互通有无”,而是为了“节约劳动”(或曰“降低成本”)。


  否则渔夫和猎人都不会舍近求远,先去捕捉自己不需要的猎物,然后费时费力费心去找别人讨价还价、进行交换。只有通过交换得到的额外好处远大于交换活动中的麻烦(交易成本),人们才会选择进行交换。

.........
http://www.ds173.com/List.asp?ID=11906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33&id=9324959
http://r.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62/20/63/4_1.html

无意介入政治纠纷。无心诋毁革命导师。

无意介入政治纠纷。无心诋毁革命导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北美户外俱乐部

GMT-8, 2024-12-22 00:50 , Processed in 0.060690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