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北美户外俱乐部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39740|回复: 45

小弟这里可以提供给大家借阅的佛学书籍目录。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06-1-24 00:0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果哪位朋友感兴趣可以给小弟发短信。
书籍目录:

佛经类: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普门品》
《阿弥陀经》
《 金刚经》
《六祖坛经》
《普贤行愿品》
《无量寿经》
《阿弥陀经》
《药师经》
《四十二章经》
〈十善业道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悲华经〉
〈法华经〉
〈维摩诘所说经〉
〈佛说八大人觉经〉
〈不思议文殊师利狮子吼庄严法门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密经〉
〈苏悉地羯罗经〉
《大比卢遮那成佛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
《在家教徒必读经典》一、二


经注类
〈般若心经要解〉
〈佛遗教经浅释〉 宣化上人
〈地藏经讲义〉 知定法师
〈大般若经纲要〉
〈金刚经讲录〉 道源法师
〈金刚经的研究〉
〈佛遗教三经解〉 藕益大师
《阿弥陀经白话解释》
〈金刚经浅易〉 圣一法师
《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经合释》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疏》
《三论玄义教释》
《塄严经白话注解》
《弥勒菩萨所问经要义》 净空
《心经浅说》 应慈法师
《华严念佛三昧论讲记》 黄念祖
《唯识二颂讲记》 刚晓法师
〈〈佛说坚固女经〉讲解〉 释参本


净土类
〈心声录〉 黄念祖
〈藕益大师净土集〉
〈净土安心法要〉 李炳南
〈授八戒正范发愿往生净土本〉
〈净土资粮全集〉
<净宗缘起》 净空
〈西方公据〉
〈浅谈念佛法门〉
〈念佛论〉 人炎(合)虚
妙莲老和尚:
〈佛教移民学〉、〈清凉莲语〉、〈法海释疑〉
〈佛教的精神与特色〉
〈无量光寿〉 妙莲老和尚
〈 往生有份〉 妙莲老和尚
〈佛教基本知识〉
《西方确指》


密宗类
〈 三十七佛子行〉
〈夏玛仁波切开示录〉
《中观之钥》 达赖喇嘛
《金刚萨垛修法如意宝珠讲记》
《宝井清泉》 林钰堂
《菩提道次第甘露藏》
《中有教授听闻解脱密法》 孙景风译
《修心八颂、自我教言、佛子行三十七颂、三主要道》略解
噶举人法集:
一、〈菩萨行〉
三、〈三圣妙〉
四、〈证悟的女性〉
六、〈刚波巴四法〉
〈本尊海会〉
〈宗萨钦哲仁波切开示录〉
〈日月真影〉
〈米拉日巴大师集〉3本
〈弥勒日巴尊者传〉
〈学密须知〉 达庵
〈窍决宝藏海〉
〈访雪域大师〉
〈十六世噶玛巴的历史〉
〈解脱庄严宝论概说〉 卡特仁波切
〈卡卢仁波切开示录〉
〈西藏生死书〉 索甲仁波切

《活用佛法》塔汤仁波切

南怀瑾著作
〈楞严大义〉
〈如何修证佛法〉
〈药师经的济世观〉
〈金刚经说什么〉
〈圆觉经略说〉
〈禅观正脉研究〉
〈习禅录影〉
〈一个学佛者的基本信念〉


心中心法:
〈佛法修证心要〉元音老人
《王骧陆居士全集》
《恒河大手印》 元音老人
《心经抉隐》
〈净宗心要〉
〈宗门武库〉
〈楞严要解〉
〈元音老人文集〉5本
〈般若花〉 徐恒志
〈书简吟草〉 徐恒志
《学佛悟道》 巢海容

禅宗类
〈虚云老和尚传奇故事方便开示〉
〈虚云老和尚见闻事略法汇要集〉
〈生活禅〉第三、四、六、七、八
〈禅〉刊合钉本 92、93、94、99、2000
〈无门关〉
〈宣化上人开示录〉
〈人生的智慧---坛经与人生〉 妙华法师
〈坛经一滴〉 净慧
〈憨山大师年谱书〉
〈禅宗宗范〉
〈虚云法师年谱〉

〈赵州禅话〉
《达摩血脉论》
《维摩精舍丛书》

南传佛教:
〈七觉支〉 比耶达西法师
〈生活的艺术〉 葛印卡


佛教常识
《十大弟子传》 释星云
《谈因》 尤雪行编
《 在家学佛法要》、《人生之最后》、《念佛三大利益》(和刊)
〈人间佛教与现代青年〉 释文殊
〈倾听恒河的歌唱〉 郭惠珍
〈五福临门〉 陈柏达
〈为什么要做佛事〉 释圣严
〈趣向菩提的方法〉 不动慧狮子
张通文佛法应用丛书
之一〈心经与生活〉
之二〈从命理相学中知因果〉
之三〈唯识与电脑〉
之四〈世间精神与六波罗密〉
之五〈阴身的自救法〉
之七〈弘法于廿一世纪〉
〈建设佛化家庭〉 陈海量
〈佛教的大光明与大安乐〉 黄念祖
〈佛教科学观----一个科学者研究佛经的报告〉 尤智表
〈学佛是怎么一回事〉 徐恒志

〈佛陀的启示〉
〈佛学十四讲〉
〈法苑丛谈〉 周叔迦
〈戒学讲座〉 圣严法师
〈佛法概要〉 印顺
〈觉海慈航〉
〈理与事----说十二因缘》
《佛教常识问答》
《你的烦恼熄灭了吗》


其他
《 了然法师法汇》
〈台宗二十五方便辑要浅述〉 宝静法师
〈寒笳集〉
〈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 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文钞〉
〈佛学文摘〉 2003年10、11、12
2004年 1、2
〈普门品讲录.行愿品随闻记〉 人炎(合)虚大师
〈 护生漫画集〉
〈归元镜〉 智达法师

〈专修地藏法门〉
〈安士全书〉
〈药师法门汇编〉
〈谛闲大师语录〉
〈名山游访记〉 高鹤年
〈放下就是快乐〉 心道法师
〈达磨禅的安心法〉 智海
《护生的故事》
《欲海回狂》 周安士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集白话解释》
《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 智者大师
《修止观坐禅法要讲述》 宝静法师
《辨破〈楞严百伪〉》 愍生法师
《影尘回忆录》 人炎(合)虚法师
《劝发菩提心讲义》 谛闲法师
《径中径又径徵义》
《护生画集》一、二
《传心法要》
《今愿室文存》
〈缁门崇行录选读〉
〈戒杀的宣言〉
〈了凡四训白话解释〉
〈梦东禅师语录〉
〈劝念佛〉 林钰堂
〈皆大欢喜〉 星云
〈雪公师训集锦〉
〈入中论善解密意疏〉
《能海上师传》
〈弘一法师年谱〉
.《戒学讲座》 净慧
《越尘集》
《命自我立》
《正信的佛教》
《中论》
《五戒是良师》
〈因明学概要〉 贤德法师
〈临终须知〉
〈保命延寿法〉
《星云日记》
发表于 2006-1-24 00: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积木啊,你的书真的不少 :!:

看来喜欢佛教的朋友有福气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1-24 00:29: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很多在国内带不过来。哈哈。真希望大家喜欢。
发表于 2006-1-24 19: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积木兄对佛教很有心得啊,建议在现在的武术班加开个佛法班,或是干脆两班合一班,把武术班改为佛法武术班.大家以佛法修心,以武术养身,岂不更快哉.
 楼主| 发表于 2006-1-24 20:54:32 | 显示全部楼层
禅牛
看来积木兄对佛教很有心得啊,建议在现在的武术班加开个佛法班,或是干脆两班合一班,把武术班改为佛法武术班.大家以佛法修心,以武术养身,岂不更快哉.

这个可不太容易,容日后好好考虑一下.如果大家喜欢.我可以在中国功夫这个栏目中一点一点向大家介绍一些佛学的知识.
西老大已经开始了,<西藏生死书>很不错,大家先看看这个.
发表于 2006-2-9 21:2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声问一句:有没有《道德经》可以借给我看一下?(我看书比较喜欢横向来看 :oops: )
 楼主| 发表于 2006-2-9 22:26:05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手头没有.全文如下:
  老子道德經



    <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

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

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二>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

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

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

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三>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

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

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四>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

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五>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

,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六>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七>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

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八>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

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

,故無尤。



    <九>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梲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

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十>

    載營魄抱,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

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知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

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十一>

    三十幅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

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

用。



    <十二>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

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十三>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

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

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

天下,若可託天下。



    <十四>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

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

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

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十五>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容;渙兮若冰之將釋;敦

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孰

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

能蔽不新成。



    <十六>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

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

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十七>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

,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十八>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

臣。



    <十九>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

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二十>

    絕學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

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我獨

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儽儽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

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

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

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二十一>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

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

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二十二>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

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

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

哉!誠全而歸之。



    <二十三>

    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

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

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

,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二十四>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

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二十五>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

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

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大,而王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二十六>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

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二十七>

    善行無轍迹,善言無瑕讁,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

,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

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

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二十八>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樸散

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二十九>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

敗之,執者失之。夫物或行或隨、或歔或吹、或強或羸、或挫或隳。

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三十>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

。大軍之後,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

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

道早已。



    <三十一>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

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

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

。殺人之眾,以哀悲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三十二>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

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於江海。



    <三十三>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

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三十四>

    大道氾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名有。衣

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

。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三十五>

    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

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三十六>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

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

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三十七>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

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無名之樸,夫亦將無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

定。



    <三十八>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

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

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

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三十九>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

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其致之,天無以清將恐裂

,地無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

將恐滅,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

王自謂孤、寡、不穀。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故致數輿無輿。不欲

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四十>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四十一>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

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

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

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四十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

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

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

父。



    <四十三>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閒,吾是以知無為之有

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四十四>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

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四十五>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

拙、大辯若訥;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四十六>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禍莫大於不知

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四十七>

    不出戶知天下,不闚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

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四十八>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不無為。

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四十九>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

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

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五十>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於

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

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五十一>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

、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五十二>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

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

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

習常。



    <五十三>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徑。朝

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綵、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謂

盜夸,非道也哉。



    <五十四>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修之於身其德乃真

;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

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以

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五十五>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蜂蠆虺蛇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骨弱

、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

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

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五十六>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分、和其

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

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五十七>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

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五十八>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兮福之所倚;福

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

固久,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燿。



    <五十九>

    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

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

,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六十>

    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

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六十一>

    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

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故或下以取

,或下而取。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其

所欲,大者宜為下。



    <六十二>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行可

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

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

邪!故為天下貴。



    <六十三>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於其易,

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

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

故終無難矣。



    <六十四>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r

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

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

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

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六十五>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

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稽式。常知稽\r

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六十六>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欲

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

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六十七>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

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

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

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

之。



    <六十八>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

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六十九>

    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

攘無臂、扔無敵、執無兵,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

加,哀者勝矣。



    <七十>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

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七十一>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聖人不病,以其病

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七十二>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

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七十三>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

其故﹖是以聖人猶難之。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

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七十四>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

殺之,孰敢﹖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斲,夫代大

匠斲者,希有不傷其手矣。



    <七十五>

    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

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

是賢於貴生。



    <七十六>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

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兵,強大處

下,柔弱處上。



    <七十七>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

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

不欲見賢。



    <七十八>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

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

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正言若反。



    <七十九>

    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

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八十>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

無所乘,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

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八十一>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

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

,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发表于 2006-2-9 23:42:11 | 显示全部楼层
久闻道德经, 仰慕不止, 今日终于得以一览却入坠雾里,
不得要领. 还请师傅或是对它有感悟的同学把其中的段子详细解释一下. 谢谢了!
发表于 2006-2-10 22: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书不在手里?不要告诉我以上是您背出来的。。。

我那负七个月的BB说:书非借不可读也。 :D
 楼主| 发表于 2006-2-11 14:34: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在电脑里.爬手提的问题太大,容我慢慢整一下.
发表于 2006-2-13 09:43:07 | 显示全部楼层
积木,积木
能讲讲斋饭怎么做的吗? :lol:
 楼主| 发表于 2006-2-13 21:5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做饭小弟可不行,如果想吃斋,可以到RICHMOND 5号路上的灵岩山寺去,那里的斋饭很好吃。
 楼主| 发表于 2006-2-17 22: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次和爬手聊天,说想看《道德经》的白话,上网查了一下,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版本。所以自己勉为其难,抛砖引玉。先讲一下第一章。如果哪位朋友对此有研究,还请指教。
<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

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

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只是简单说明意思,不展开讲了。对《道德经》的解释有多种版本,有些相差很大,以下只是个人理解。
现在开始:
道,是可以实践的,但不是我们平常所做所为的。第一个“道”是名词,我们姑且叫他“宇宙的本原”。第二个“道”是动词。是实践、遵循道路而行的意思。
世间万物的名相、内涵、关系,是可以分别判断明了的,但不是我们平常对事物的认识、判断。
道是超出形之上的,而形是道的反映,所以老子一开始就是针对这两个问题来讨论。
无名,天地之始,老子以为一切的根源既是道,而道是超出了相对的概念的,既超出了分别本身,混沌中一切都没有,所以: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混沌中产生了相对,这时万物就开始出现了。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所以要常常达到无的状态,来观察其中的奥妙。而又要在有的状态下观察其内在之关系。也就是同时用有和无来分析事物。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有、无都是道的产物,名称不同,而其中的奥妙可以称为玄妙,而掌握了他的玄妙,那就是找到了认识所有问题的门户。
发表于 2006-2-17 22:39:0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积木师傅了! 正在琢磨中.....  :roll:  :roll:
发表于 2006-2-18 16:53:42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很佩服积木师傅。不过我自己一看到这些就晕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2-18 22:35:5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开始讲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
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 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 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人都喜欢美好,这是由于我们有不喜欢的丑恶;都以善为善,这是由于有邪恶的概念。只有有了有的概念,才能谈到无,说到难,才有易.长短是比较出来的,高下也是如此,声音的不同,前后的分别这些它们都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圣人采取无为的方式来看待当前的事业,推行不用说教的教育。万物生长不会逆向发展,随顺他们的生长而不去占有他们 。有所作为而又不自以为是,有功劳而不居功,因为不居功,所以不会有被削弱的可能.
老子以为,我们的所有相对的判断,喜好,取舍,都是不合于道的.比如对好坏,美丑,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标准.而圣人应该采用的是超越这些相对的无为的方法来处理问题,推行教育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多管,让万物自然的生长,这和孔子的教育完全的不同,孔子推行以礼治国,讲仁义.而老子以为讲仁义是因为有不仁义存在,强调人民应该如何如何,更容易适得其反,后面的章节还会提到这个问题,以后在谈.
说到这里,想到一个问题,老子的观点同佛陀和基督教的很有一些相似之处,这也是云水师兄所提出的一个观点.读<圣经>神造世界,一切都是好的.而亚当夏娃吃了知善恶树的果子,知道了善恶,麻烦就从此开始了.哈哈.神看一切都是好的,人却有了好坏的标准,人和神哪个更高明一点呢?
发表于 2006-2-19 01: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积木居士功德无量。
发表于 2006-2-19 13:3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 谢谢积木师傅!

此篇道理很完美, 只是易说难办, 不说宇宙万物, 只限人类本身, 生来体态各异, 品质不均, 性情迥然. 要共存于一个小小的地球, 如无方圆规矩之约束, 任其发展, 势必将弱肉强食演绎得更加真切. 虽然这就是自然, 是无奈的真理, 但我们真的要放任吗?


还望师傅指点....
发表于 2006-2-19 17:35: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论是宗教家,哲学家,艺术家,科学家,最终追求的是四个字:

“和谐,自然”

不要约束,也不要放任。参禅观心也一样,既不放纵也不约束。

另,积木兄,本人提出的观点不只是指善恶方面,是宇宙人生观方面。爱恩斯坦晚年的时候一直在研究统一场论就是其中之一。他说过人类由于光学错觉而把空间与时间分割开来是错误的,都是相对的。实际宇宙是一个整体,是全息的,互相联系的。而内家拳最终追求的练虚入道,即是天人合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发表于 2006-2-19 18:0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积木兄,你借给我的好书能否容我一些时日,最近较忙,阅读效率下降了,^_^。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北美户外俱乐部

GMT-8, 2024-11-23 03:06 , Processed in 0.074560 second(s), 4 queries ,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