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北美户外俱乐部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楼主: 野隐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13-2-3 12:33:5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目前对我来说太深奥了,只能慢慢来理解和感悟了,我相信一切是缘起。

在现阶段,克里希那穆提的书对我来说,影响最多,他的教诲我能理解,但做不到。须多花时间来研究和践行。

他的教诲不能归于任何宗教,也不能归于任何哲学流派,任何心理学,他是不可归类的,他是唯一的。对我来说,吸引力极大,基本无法抗拒,并认为把光阴用在他的教诲上是值得的。


发现一个他的书免费下载的链接:


http://www.messagefrommasters.co ... shnamurti-Books.htm



还发现柯氏教诲的一个温哥华讨论小组,有时间去听听,同样有很多人对他的教诲感兴趣,很高兴。


http://www.meetup.com/The-British-Columbia-Krishnamurti-Group/


发表于 2013-2-11 18: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纪录片<地球成长史>  

令人震撼和沉思的纪录片。



目前据我们所知,宇宙中只有地球上有生命,是什么让我们的星球与众不同?答案藏在地球的过去,要找到答案,我们必须回到过去,去寻找人类的始祖,去见证陆地的碰撞,去面对凶恶的恐龙,去潜入满是怪异生物的海洋,去感受全球性冰河时期的酷寒,去体验宇宙炸弹轰炸的狂暴,唯有回到地球诞生之初,我们方能拼凑出这颗星球惊涛骇浪般的成长史,才能知道世间万物是如何出现的。


http://jishi.cntv.cn/2013/01/22/VIDA1358840180420418.shtml

发表于 2013-2-13 07: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在读Krishnamurti's <first and last freedom>

他的思想太锋利了,就像一把快刀,纷繁复杂的荆棘纷纷落下,直指核心。

什么是自由?人们正被什么所绑缚?是什么在使我们受苦?

在北美洲,食物已不成问题,但为什么人们却不快乐,反而抑郁者更多?

在中国,现在人们变得比以前富裕了,但为什么反而比以前更痛苦?

答案就是在于我们自己。人类在没有自然界的敌人之后,人类自己却变成自己的敌人。

问题就出现在人的思想上。因为我们要求的越来越多了。也就是欲望越来越大了。

我们从小受的教育是进步,进步意味着对现状不满意,总是要变成某种样子。 这就出现持续的矛盾、挣扎、战争,在现在的我和理想的我之间。
我们就生活在战争中,理想的我和现实的我的战争,这样的生活能够平和吗?

就拿爬山我们最熟悉的事来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设定目的地,在天黑前一定要到达那里,这个目的地设的越高越远,我们就越焦虑、越劳累。设这个目的地为了满足我们的幻觉。


另一种是我们不设目的地,走到哪就在哪,细细感受阳光的温暖、微风的拂面、动植物的不同形态和活动、自然里的各种声响、日出日落,斗转星移。只有在从容中才能更好的感受到这些,只有一个安静的生命才能与之融合为一。


到自然中,不是为了完成某种目标,不是为了征服多高,多远,而是为了与自然融合,忘掉“自己”。


在社会的关系中,人们太强调自己了,以致于压力难以承受,心灵受到伤害,到自然中转换一下,把自己忘掉,释放压力和伤害,为了以后还能再承受。


绑缚我们的绳索就是我们总想变成什么,是我们总想把这个虚假的“自我”变成我们幻觉中的样子。这只是徒劳,几十年过去了,我们会突然发觉,我还没有变成幻觉中的我,而我被这变成的绳索捆缚几十年,生命应有的平和和喜悦被这绳索无情的剥夺了,可悲吗?


在我们还是孩子时候,这绳索就被以教育的形势,加在我们的身上,以至于浑然不觉,又不自觉的加在下一代身上,变成的绳索是人类传世的遗产。


没有目的的行动是可能的,第一种和第二种走法都能到达目的地,但心情一个是痛苦,另一个是愉悦。

智慧就是能认清绑缚我们的绳索,而变成的诡计,一旦被认清,就不再能绑缚我们。柯氏的教诲帮我们认清绑在我们身上的绳索。



弈棋转烛事多端,饮水差知等暖寒。

如膜妄心应褪尽,夜来无梦过邯郸。

                     

钱钟书这诗道出了人生真境界。


发表于 2013-2-16 11:55:10 | 显示全部楼层
[视频]一小行星与地球“擦肩”而过(直径46m)

http://news.cntv.cn/2013/02/16/VIDE1360988825177605.shtml

造成恐龙灭绝的小行星大约是大约10公里。


[视频]俄罗斯陨石坠落致千余人受伤

http://news.cntv.cn/2013/02/16/VIDE1360989003063677.shtml

http://news.cntv.cn/2013/02/16/VIDE1360966681720959.shtml


现在人类真有能力改变大的小行星的轨道吗? 怎么这次事先一点没有听到消息,全是事后的新闻?或者军方怕引起恐慌,封锁消息。


这次小行星离地球这样近,离地球27000公里,时速却是28000公里,只需一小时就可到达地球,就好像子弹贴着头皮而过。

看来,大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可能性不能排除,人类变成第二个恐龙的可能性是不能排除的,并不是耸人听闻、杞人忧天。

别忘了,我们生活在随机的世界中,什么事都有可能随时发生,就像野生的羚羊随时可能沦为食物,无常是存在的真相,人类用各种方法、理论、信仰来追求心理上的安全感都是徒劳,或带来更多的烦恼和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13-2-16 21:37:54 | 显示全部楼层
robin
[视频]一小行星与地球“擦肩”而过(直径46m)

http://news.cntv.cn/2013/02/16/VIDE1360988825177605.shtml

造成恐龙灭绝的小行星大约是大约10公里。


[视频]俄罗斯陨石坠落致千余人受伤

http://news.cntv.cn/2013/02/16/VIDE1360989003063677.shtml

http://news.cntv.cn/2013/02/16/VIDE1360966681720959.shtml


现在人类真有能力改变大的小行星的轨道吗? 怎么这次事先一点没有听到消息,全是事后的新闻?或者军方怕引起恐慌,封锁消息。


这次小行星离地球这样近,离地球27000公里,时速却是28000公里,只需一小时就可到达地球,就好像子弹贴着头皮而过。

看来,大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可能性不能排除,人类变成第二个恐龙的可能性是不能排除的,并不是耸人听闻、杞人忧天。

别忘了,我们生活在随机的世界中,什么事都有可能随时发生,就像野生的羚羊随时可能沦为食物,无常是存在的真相,人类用各种方法、理论、信仰来追求心理上的安全感都是徒劳,或带来更多的烦恼和问题。


想多了,就休息一下,别累着^_^
发表于 2013-2-17 19:51:03 | 显示全部楼层
henrydu
[quote]robin

人类用各种方法、理论、信仰来追求心理上的安全感都是徒劳,或带来更多的烦恼和问题。


不同意。不解释。

我也推荐一本最近看的书:兰小欢的一转念。里面的短文很有意思,也普及了经济学知识和数学知识。epubcn.com上可以下载。[/quote]



兄弟,终于又有人分享好书了,有时间一定看看,把你的存货多分享些来。
发表于 2013-2-25 21: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The First and Last Freedom》


Book Description
Publication Date: October 5, 2010
Krishnamurti is a leading spiritual teacher of our century. In The First and Last Freedom he cuts away symbols and false associations in the search for pure truth and perfect freedom. Through discussions on suffering, fear, gossip, sex and other topics, Krishnamurti’s quest becomes the readers, an undertaking of tremendous significance.


Most Helpful Customer Reviews

5.0 out of 5 stars A classic among classics December 28, 2000
By S. A. Felton


What I am going to write about "The First And Last Freedom" (TFaLF) applies to almost every book Krishnamurti (K) wrote. This was K's first book (1954), and might be his best. It always amazed me that K could say basically the same thing over and over in answer to so many philophical and spiritual questions, and yet it almost always seemed fresh, just as re-reading this first book of his seemed to me this time around.

In philosophical terms I think that it's important to say that what K taught falls into what is termed the "via negativa," which are paths like Zen that promulgate "the way that is no way," the system that is no system, that the only way to realize the eternal is to simply *be,* be aware, at every moment, to face life and who one is with absolute honesty, directness, and clarity. Let me also say as caveats that you do not need to want to realize the eternal to study K, and that realizing the "ineffable" is surely a path that many people could care less about! To each his own, for sure.

K is not going to be popular to self-absorbed New Age types who are at times superficially talking about "enlightenment" and "love," while other times taking their spiritual temperatures to see if they are aware of themselves enough. On the contrary he often referred to our petty concerns as silly and stupid, not to insult us, but rather to try to effect a kind of catharsis where we simply see ourselves exactly as we are, w/o pretense, w/o belief systems, w/o indentifying with the sundry crutches that many of us surround ourselves with, precisely to avoid just seeing exactly who we are. The term K coined for this constant self awareness was "choiceless awareness." To my mind choiceless awareness is like the occham's razor of spiritualilty - the clearest, most direct way to realize the eternal is simply to know who you are, at each moment, to face yourself absolutely squarely, w/o judgement,

choicelessly, w/o beliefs, w/o any systems of thought or philosophies. I have always seen the truth of his simple saying, "beliefs separate." Think of how many wars and conflicts there have been because people confuse the symbols that lead to "truth" with the actuality of just seeing what is from moment to moment.

Some of the spiritual teachers these days seem to be saying that the the spiritual path is an easy one, that if we see ourselves as spiritual that is enough, something I call spirituality by proclamation. K himself realized that choiceless awareness can be a very arduous path.

While K's choiceless awareness certainly leads to a life of contemplation, he never advocated withdrawing from society as many such paths of "renunciation" suggest. In fact he said many times, in this book and almost all others, "life is relationship." Part of the process of knowing oneself is in relationship to other people, individually and collectively. As we observe ourselves choicelessly we must also learn to relate to others in the same way, especially w/o the psychological memory that taints many moments when we are present with another but crowwded with memories of past hurts and desires. I often like to think that all of us simply bounce off or resonate with one another; no one has the absolute truth, and each of us can learn from others in relationship, if we can simply just *be* present.

There has, I guess since the time of the Greeks, been a philosophical conflict between being and becoming. K's teaching emphasizes the former, unequivocably. Whether or not you agree with K, I do feel it is very instructive to see the conflicts and tensions that are created by those who are obsessed with ceaseless doing in order to become, who have to identify with some tribe, nationality, or belief system, who cannot seem to just be who they are w/o such crutches.

On a personal note, I believe (!) that I have evolved more from K's simple path of choiceless awareness than from any other teaching I've studied because I feel that it is the most direct way to whatever truth is possible to realize. Unfortunately I do find it painful to see my own faults and desires so clearly! I am not certain that an adult who comes to K's work can rid themselves of all the psychological garbage so deeply conditioned from the past, to heal oneself completely and in so doing go beyond the ego. I actually prefer Jung's individuation to egolessness.

Of course this one review is not doing justice to K's teaching. Fortunately he wrote more than 30 books, many of which were collections from talks and discussions he had, with many "gurus" and the very important physicist David Bohm. There are also many videos and tapes of fascinating dialogues available from the Krishnamurti Foundation in Ojai, CA. The introduction to TFaLF was written by Alduous Huxley, who therein defined the spiritual crises that K's teaching addressed and outlined K's direct approach to the "truth" as well as anyone who wrote about K.

http://www.amazon.com/The-First- ... st+and+last+freedom
发表于 2013-2-25 22: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lol:

My ebook just got it, Thanks Robin

We can have a long chat this weekend
发表于 2013-2-26 12:58:46 | 显示全部楼层
Daisy
:lol:

My ebook just got it, Thanks Robin

We can have a long chat this weekend



这也许是K被引用最多的一本书,感觉比较代表他对各个问题的核心思想,较系统化,值得反复研究一下。
发表于 2013-3-10 08:4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有一个不速之客造访:

[视频]一颗小行星9日飞掠地球

http://news.cntv.cn/2013/03/10/VIDE1362910926717873.shtml
发表于 2013-3-10 11:5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柯氏的资料是真智慧, 错过实在可惜!

这是柯氏的大部分视频, 他用最简单的英语,表达最深刻的思想. 不仅是学习英语的好资料, 他的资料对提高思维缜密, 观察力, 智慧都特别有用. 

他的思想是我所见的最好的, 是对付现在社会环境给人的不良影想和带来的痛苦最有用, 听一听对英语和思想境界都受益良多.


http://www.soku.com/search_video ... %E6%8F%90_orderby_1
发表于 2013-3-13 19:4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太平洋》

南太平洋的新西兰超级富饶的海岸支撑着庞大的特技专家-海豚群,它的珊瑚礁是地球上最丰富多样的,没有几个地方的野生动物比古怪的加拉帕戈斯群岛更丰富的,是热带企鹅和冲浪高手海狮的发源地。片中始终贯穿着最大的海难故事-令人鼓舞的莫比?迪克的事件,揭示出在这片看似蔚蓝的大海里巨大的生存挑战。


http://jishi.cntv.cn/nantaipingyang/videopage/index.shtml


这是南太平洋,名称听来熟悉,但在库克船长三次远征的230年后,这座浩瀚的海洋仍然鲜为人知,无尽的蓝海里,孤立的岛屿孕育着稀有的生命,这是所有海洋中最纯净的水域,蓝绿色的海水和岛屿,有如明信片般,有如人间天堂,但一切不如表面美好,南太平洋也有无情的本性,海底火山形成的岛屿爆发出特殊和极端的生活方式,尽管辛苦,人们在此活了下来,南太平洋是一篇令人意想不到的传奇。(《南太平洋》 第1集 众岛之洋)


南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孤立的岛屿,最靠近这些岛的陆地距离也有六千多公里,生物想抵达并在这些岛上繁衍几率相当渺茫,但不管这些岛屿有多偏远,都还是被开拓了,首先登陆的是植物和动物,接着则是人类,这些流浪者究竟是谁?他们又是如何抵达这些遥远的岛屿呢?(《南太平洋》 第2集 流浪者的天堂)


南太平洋是个广大的海洋荒野,这里的海里充满生命,热带珊瑚礁吸引多种类生物。凉爽温暖的水域则吸引大量生物,这也是为什么在这个富饶生命的水域中世界最大的掠食者可以努力求生在这片无尽的蓝海里。(《南太平洋》 第3集 无尽蔚蓝)


这座南太平洋小岛也许外观不起眼,但它曾是一座耸立于海中的高山,现在它只些微高出海面,但小岛依旧吸引各式各样的生物,太平洋遍布着上千座这种岛屿,岛的周遭全部充满着生命,太平洋中的山脉为何变成平坦小岛?(《南太平洋》 第4集 火山列岛)


遥远孤立,南太平洋岛屿有自己的生命,动物长期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以最奇特及令人惊讶的方式演化着,但岛屿生活可能有昂贵代价,最近一些剧烈变化席卷了这些奇异岛屿。(《南太平洋》 第5集 怪异的岛屿)


南太平洋看来仍健康,我们依赖它维生,全世界超过六成渔获来自太平洋,但就像所有海域一样,它几乎没有受到保护,所以它也许无法再维持多久了,这些自然宝藏如何得以保存呢?这片脆弱天堂的未来会是如何?(《南太平洋》 第6集 脆弱的天堂)

发表于 2013-3-31 10:25:23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然界大事件》

http://jishi.cntv.cn/C37183/videopage/index.shtml

摄制队的专家们将带领你进入人迹罕至的北冰洋,在冰雪融化后初春,万物复苏呈现生机无限;超过百万牛羚和斑马奔腾于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素有海洋“威武之师”之称的海豚、鲨鱼、鲸鱼、海豹和鲣鸟,在深海中追捕猎杀数十亿沙丁鱼,在生生不息的大自然中上演弱肉强食的戏份;在奥卡万戈爆发的大洪水意外将4000平方英里的干旱平原,顷刻变成一个美丽的湿地。随着环境恶化全球变暖,极地冰川正“被”加速消亡,北极熊们不得不冒险游得更远去捕食海豹,当镜头聚焦北极熊一家孤独而无助地被困于漂离的冰块上,假如浮冰随着水流漂离陆地,熊就会在挨饿淹死等困境中丧生。北极熊迷失在大海中的画面固然触动人心,但极地生态恶化程度只是冰山一角,需要更多的有心人去关注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问题。
发表于 2013-4-10 18: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地球的力量》

这就是我们的星球——地球,这是一个伟大壮丽的世界,充满了大自然的奇迹。但自然美并不是地球最美妙之处。在这个系列节目里我们将要探索我们的星球如何运作,四种伟大的能量:火山、大气层、冰川和海洋是如何联合起来塑造出我们这个伟大的星球的。


http://jishi.cntv.cn/explore/diqiudeliliang/videopage/index.shtml

发表于 2013-4-10 18: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植物学

目录
前言
绪论
第一章 植物细胞
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第三节 细胞的增殖、生长与分化
第二章 植物组织
第一节 植物组织及其形成
第二节 植物组织的类型
第三节 复合组织和组织系统
第三章 种子和幼苗
第一节 种子的基本结构
第二节 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顾
第四章 根
第一节 根的功能
第二节 根的形态
第三节 根的初生生长与初生结构的形成
第四节 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第五节 根瘤与菌根
第五章 茎
第一节 茎的功能
第二节 茎的形态
第三节 苗端分生组织与器官形成
第四节 茎的初生生长和初生结构
第五节 茎的次生生长与茎次生结构的形成
第六章 叶
第七章 营养器官之间的联系及其变态
第八章 花
第九章 种子与果实
第十章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与演化
第十一章 种子植物分类
第十二章 植物生态
第十三章 植物在自然界的分布
第十四章 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主要参考文献

发表于 2013-4-11 18:4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普通动物学(第4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内容推荐

     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刘凌云教授和郑光美院士主编的《普通动物学》( 第3版)的修订版,是“高等教育百门精品教材”研究项目的成果之一,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本书的编写力求能反映本学科的基础理论、新技术、新成就,并适用于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具有中国特色,第4版突出体现以下3个特色: 1.以动物演化为线索,突出进化历史中发生重大质变的事件(例如细胞、体制、胚层、体腔、体节、脊索、脊椎、四肢、体温等)及其与动物组织、器官、系统出现或复杂化的相关性,使学生能结合动物进化发展的内在联系来掌握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及其发生、发展的主要规律。书中对各类群及其代表动物的选取,以演化上、经济上和科学研究上有重要意义的为重点,并以我国动物为首选代表。全书着重加强基础。同时根据动物学发展的现状,适当拓宽口径,增加了非重点的及新发现的小门类,供学有余力、有兴趣、有需要的读者参考。 2.进一步精练教学内容,突出重点,注意加强结构与功能、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每章之后有思考题,便于教与学。 3.全书注意介绍现代动物科学知识和动物学宏观与微观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如进化理论、行为学、动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以及联系、反映发育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有关的新知识。书中提出不少尚未解决、有待研究的问题,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本书可供综合大学、师范院校、农林院校、医学院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也可供相关科研工作人员参考。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生物的分界及动物在其中的地位
  1.2  动物学及其分科
  1.3  研究动物学的目的意义
  1.4  动物学发展简史
    1.4.1  西方动物学的发展
    1.4.2  我国动物学的发展
  1.5  动物学的研究方法
    1.5.1  描述法
    1.5.2  比较法
    1.5.3  实验法
  1.6  动物分类的知识
    1.6.1  分类依据
    1.6.2  分类等级
    1.6.3  物种的概念
    1.6.4  动物的命名
    1.6.5  动物的分门
  思考题
第2章  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
第3章  原生动物门
第4章  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第5章  多孔动物门(海绵动物门)
第6章  腔肠动物门(刺胞动物门)
第7章  扁形动物门
第8章  假体腔动物
第9章  环节动物门
第10章  软体动物门
第11章  节肢动物门
第12章  触手冠动物
第13章  棘皮动物门
第14章  半索动物门
第15章  脊索动物门
第16章  圆口纲
第17章  鱼纲
第18章  两栖纲
第19章  爬行纲
第20章  鸟纲
第21章  哺乳纲
第22章  动物进化基本原理
第23章  动物地理
第24章  动物生态
参考文献
索引

发表于 2013-4-11 18:54:47 | 显示全部楼层
物种起源(全新修订版)进化与遗传的全面考察和经典阐述



编辑推荐

《物种起源》是达尔文的代表巨著,它被美国《生活》杂志评为有史以来的最佳图书;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最理想传世藏书;震撼世界的十本书之一。
    重新解读生命起源的密码,用经典文字和近500幅精美插图揭示物种真相……
《物种起源》的问世,第一次让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彻底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
    卡尔马克思:这本书的理论可以用来当做历史上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
    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这本书的格调是再好不过的。它可以打动那些对这一问题一无所知的人。
   全面考察遗传、变异与自然选择的交互作用
   自然选择的神奇力量: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在自然界的生物存在着激烈的生存竞争
   揭露物种神秘的变异法则
   自然选择学说的难点和意义
   自然选择学说最经典的证据
   阐释具有亲缘关系的物种的分类

内容推荐

   《物种起源》是达尔文(1809-1882年)论述生物进化论的重要著作,出版于1859年11月24日。该书大概是19世纪最具有争议的著作,其中的观点大多数为当今科学界普遍接受。在该书中,达尔文首次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他使用自己在19世纪30年代环球科学考察中积累的资料,试图证明物种的演化是通过自然选择(天择)和人工选择(人择)的方式实现的。
    达尔文认为现今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生物都不是上帝专门创造的,而是因生物进化产生的。这种规律有迹可循,它们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这并非是超自然力量干预的结果,而是自然界内部斗争的结果。达尔文的此番言论推翻了以往物种不变论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在整个生物学领域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完成了一次伟大的革命。

目录

总序
编译者语
自序
导读

第一章 家养状况下的变异
导致变异的各种原因
习性的影响
变异的相互关系
遗传
家养情况下变异的性状
变种和物种难以区分
家养情况下的变种起源于一个或多个物种
各类家鸽的差异和起源
古代所遵循的选择原理及其效果
已知的无意识选择
家养生物的未知起源
人工选择的有利条件

第二章 自然状况下的变异
变异
个体间的不同
可疑的物种
范围广、分散大的和普通的物种变异最多
大属物种的变异多于小属物种
大属物种之间的关系受地域限定
本章重点

第三章 生存竞争
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有关
作为广义术语的“生存竞争”
以几何级数增加的数量
抑制增长的性质
在自然界中动物和植物的复杂关系
变种生物与原体生物的关系

第四章 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
性选择
自然选择作用的例证
个体之间的杂交
自然选择所具备的几大有利条件
自然选择所导致的绝灭
性状分歧
自然选择能够经由性状分歧和绝灭发生作用
论生物体质倾向的进步及其程度
性状趋于相同
本章重点

第五章 变异法则
变异法则
使用与废止的效果
环境适应性
与成长有关的变异
与生长有关的补偿和节约
低等动物更容易变异
物种某个部位出现高度变异的原因
在性状方面物种比属更容易发生变异
第二性征更容易发生变异
物种变异的近似性本章重点

第六章 自然选择学说的难点与异议
学说上的难点
关于变异过程中变种的不存在或稀有的问题
对生物变异过程的讨论
完善且复杂的器官
变异的方式
自然选择学说所面临的一些大难题
自然选择作用而导致的不太重要的器官
“功利说”的真实程度有多大——美是如何得到的
统一法则和生存条件法则
关于物种寿命的异议
勃龙的几个异议
关于植物的一些异议
一些被分类学认为是高度重要的性状
米伐特先生所搜集的异议以及我的解释
米伐特先生的两个异议
导致长颈鹿能有利发展的原因
……
第七章 本能
第八章 杂交和杂种
第九章 关于地质记录的不完全性
第十章 关于生物的地质演替
第十一章 地理分布
第十二章 具有亲缘关系的物种的分类
结论
达尔文年表
生物学年表
21061323-1_w.jpg
发表于 2013-4-18 05:5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人类学(第十版)


这本书非常有价值, 人类学太有用了,客观的考察人类本身的现状, 基于大量事实之上. 观察的深入程度是一般的旅游所达不到的,凝结多少代人类学家的劳动和智慧, 高度推荐.


内容推荐

《文化人类学》是为大学本科水平的人类学导论课程设计的。本书首先讨论文化人类学,介绍各分支学科的关键概念和术语,同时引入体质人类学和语言学的相关材料。本书内容全面、新颖、准确,学术味浓厚,但它写得简明扼要,编排引人注目,对大学生有感染力。因此,他们会觉得本书如其所教,合人心意。
本书第一个和明显的目标是向学生全面介绍文化人类学。本书吸取了一些人类学思想流派的研究成果和理念,所以它向学生展现各种研究方式如演化论、历史特殊论、传播学派、功能主义、法国结构主义、结构功能主义等相结合的情况。这样兼容并蓄的做法,反映了我的信念,即各种不同的研究方式都谈到人类行为的重要属性。

作者简介
威廉·A·哈维兰博士,美国佛蒙特大学人类学系荣誉退休教授,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在费拉德尔非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开始其体质人类学研究生涯。 威廉·A·哈维兰博士是数个人类学学会的成员,在北美、英国和其他国家的专业杂志发表了许多论文,

目录
致谢
透视世界
序言
第一编 人类学与文化研究
导言
第一章 人类学的性质
一、人类学的发展
二、人类学与其他科学
三、人类学学科
体质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
考古学
语言人类学
民族学
原著学习 在哥斯达黎加乡村邂逅环保主义者
四、人类学与科学
科学研究的困难
人类学的比较
五、人类学与人文学科
六、伦理学问题
七、人类学与当代生活
本章摘要
经典阅读文选
第二章 文化的性质
一、文化概念
二、文化的特征
三、在实地研究文化
原著学习 特罗布里恩德妇女的地位
四、文化与调适
五、文化、社会与个人
六、文化评价
本章摘要
经典阅读文选
第三章 人类文化的起源
一、人类与其他灵长目动物
二、人类的祖先
本章摘要
经典阅读文选
第二编 文化与持续生存:交流、儿童养育和保生
导言
第四章 语言与交流
第五章 人的成长
第六章 生计模式
第七章 经济体制
第三编 形成群体:解决合作问题
第八章 性与婚姻
第九章 家庭和家户
第十章 亲属和继嗣
第十一章 依性别、年龄、共同利益和阶级形成的群体
第四编 寻求秩序:解决失序问题
第十二章 政治组织和社会控制
第十三章 文化与超自然力量
第十四章 艺术
第五编 变迁和未来:对环境变迁之适应问题的解决
第十五章 文化变迁
第十六章 人类学与未来
附录
9138512-1_w.jpg
发表于 2013-4-18 07: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解意味着自由.

理解自然,才能与自然合谐.
理解身体,才知到怎让健康.
理解思想,才能内心平静.
理解人类社会,才能不受困于关系.

这种理解是如实的观察,而不是自己观念的投射,幻觉不是理解.

读书和阅历都是为了这种理解.

理解就是看到 truth, what is.

理解的最大障碍就是关于自我的幻觉.

不知道动物的自我意识是否象人这么强烈?

发表于 2013-4-18 20: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路向南》

“人生到底有几种可能?谷岳和刘畅告诉你。”这是片中非常蛊惑人心的一句话。 《一路向南》是一个穿越美洲的精彩传奇。一个自由探险家,一位纪录片导演,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行程三万三千多公里,用各种靠谱及不靠谱的方法,完成了世界上最长的陆地穿越。从北极圈出发,直到阿根廷最南端。 主人公以搭车兼摩托骑行的方式,从北极跑到了南极。大多数年轻人在追随着镜头领略美洲美景的同时,又不得不慨叹自身条件的种种限制,在感叹之余,有谁会像片中的主人公那般洒脱,背起行囊上路?


http://jishi.cntv.cn/special/yiluxiangnan/index.s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北美户外俱乐部

GMT-8, 2025-1-22 05:47 , Processed in 0.075898 second(s), 4 queries ,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