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北美户外俱乐部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1474|回复: 31

太极拳论(王宗岳)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06-2-21 12:0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黏。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随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呼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语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随心所欲。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辩焉。是为论。 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棚捋挤按采洌肘靠。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此五行也。棚捋挤按。即乾坤坎离四正方也。采洌肘靠。即巽震兑艮。四斜角也。进退顾盼定。即金木水火土也。合之则为十三势也。
发表于 2006-2-21 18: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宗岳太极拳论为太极拳主要经典,对练习者起到指导作用,并记载着先辈们对练拳各种阶段的心得体会,实是中华武学的重要文献之一。

现对此拳经作一些粗浅的解释,见笑。

(一)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

易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宇宙的本原,混沌一气,初此未分,其大至极,一气运动而分阴阳两仪,再分为四象,为八卦,进而生万物。以太极为拳名,表示太极拳这一功夫,刚柔相济,虚实并举,阴阳相生。太极拳的盘架虽动,但动中求静,气定神闲,这是动静阴阳;拳架打出,必须“气宜鼓荡,神宜内敛”,这是内外阴阳;陈式太极拳上开下合,下开上合,这是开合阴阳。等等,不再举例。

《内经。素问》: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中医学以阴阳学说为本,解释人体一切生理和病理现象。太极功夫纯熟者,可借此打通人体的气机,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



另,“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棚捋挤按采洌肘靠。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此五行也。棚捋挤按。即乾坤坎离四正方也。采洌肘靠。即巽震兑艮。四斜角也。进退顾盼定。即金木水火土也。合之则为十三势也。”应不为王宗岳所作,容以后再讨论。
发表于 2006-2-21 18:53:2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太极拳外动为开展,内静有合意,则动不乱,开不散,静不呆,合不滞。动静开合为太极拳之基础,《素问》:动复则静,阳极反阴。与此相合。
发表于 2006-2-21 19: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过”与“不及”为太极推手中的“顶”与“丢”之病。过之则凸,易被人引进落空,不及则凹,凹即扁,易被人找到重心而放出。要不丢不顶,则要做到粘黐连随,随彼之动而动,而不是乱动,即随之而屈,就之而伸。因而太极推手是真正知己和知人的重要训练阶段,未掌握推手,即不懂太极功夫。
 楼主| 发表于 2006-2-21 21:46:1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云水兄分享的心得。

其实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不但道出了太极拳的特点,也是许多内家拳的共性。
“无过不及。随曲就伸”,讲的就是出拳于直与不直之间,无太过,也无不及,舍己从人,恰到好处。“随曲就伸”还有武当的“残”字诀,“如残无骨”,“残”也通“缠”。

“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与“欲右先行左,欲左先行右”,以及意拳里说的“打实不打虚”颇有干系。

“立如平准。活似车轮。”除了说明它“劲如轮转”的圆劲外,还体现了它上下相随,连绵不断的劲力特点。

一孔之见,还望云水兄指正。
发表于 2006-2-21 22: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黏。

人刚我刚,则为较力,不是上乘功夫,因纯刚难变。人刚我柔,变化其力点,方向,不为所制,则为走化,引其落空,则我顺人背,并以黏劲使其无所着力,但又丢之不开,哭笑不得。这些都会在推手过程中逐一体会。
发表于 2006-2-21 22: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务秋
谢谢云水兄分享的心得。

其实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不但道出了太极拳的特点,也是许多内家拳的共性。
“无过不及。随曲就伸”,讲的就是出拳于直与不直之间,无太过,也无不及,舍己从人,恰到好处。“随曲就伸”还有武当的“残”字诀,“如残无骨”,“残”也通“缠”。

“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与“欲右先行左,欲左先行右”,以及意拳里说的“打实不打虚”颇有干系。

“立如平准。活似车轮。”除了说明它“劲如轮转”的圆劲外,还体现了它上下相随,连绵不断的劲力特点。

一孔之见,还望云水兄指正。


若单从“无过不及”来看,是可与其他拳种的“曲中求直”作类比。但从“无过不及,随曲就伸。”整句来看,应不是简单指出拳的问题,学练过太极推手的朋友应该较易理解。

后面两句请容我往后讨论。
发表于 2006-2-21 22: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师兄大作我想很多人无法完全理解,小弟这里狗尾续貂一把.
太极拳之原理虽然非常深奥,但其训练还是有章可循的.首先,太极拳讲放松,这和我们平时所说的放松是有区别的,太极拳的放松是松而不懈,不是一点力量都不用,而是练的是不同于一般人平时所用的力气,练的是内家拳的"劲力".其中包含了很多科学的力学原理,在对抗中,太极拳不用与来力方向正对的硬顶,而是利用螺旋、斜面、拱形等将来力分解化解,并可乘机利用,做到这一点不是短时间可以达到的。
太极拳讲“身具五张弓”,也就是说躯干、四肢都具有如同弓一样的弹性,弓的弹性是如何产生的?不知大家见没见过弓,弓弦,弓背,不拉上弓弦,是不会产生弹性的,我们自卫术学习班中教的站桩其实中间已经有了这种训练,大家应该已经体会到了一点。
发表于 2006-2-21 22:34:44 | 显示全部楼层
积木
师兄大作我想很多人无法完全理解,小弟这里狗尾续貂一把.
太极拳之原理虽然非常深奥,但其训练还是有章可循的.首先,太极拳讲放松,这和我们平时所说的放松是有区别的,太极拳的放松是松而不懈,不是一点力量都不用,而是练的是不同于一般人平时所用的力气,练的是内家拳的"劲力".其中包含了很多科学的力学原理,在对抗中,太极拳不用与来力方向正对的硬顶,而是利用螺旋、斜面、拱形等将来力分解化解,并可乘机利用,做到这一点不是短时间可以达到的。
太极拳讲“身具五张弓”,也就是说躯干、四肢都具有如同弓一样的弹性,弓的弹性是如何产生的?不知大家见没见过弓,弓弦,弓背,不拉上弓弦,是不会产生弹性的,我们自卫术学习班中教的站桩其实中间已经有了这种训练,大家应该已经体会到了一点。



是的,太极拳虽说“用意不用力”。但不是说真的不用力。因为人就算是站着不动,也虽要有支撑起自身重力的力气。太极拳说的不用力,是指不用拙力,僵力,死力,即一般的局部肌肉发力,而是要用整体发力。而这种整劲可从太极盘架中求得,也可以从站桩中获得,关键是方法要正确。
 楼主| 发表于 2006-2-21 22:36:57 | 显示全部楼层
积木师弟所说的“松而不懈”是说到点子上了,太极拳自始至终都有一个“棚”劲,这和抱桩有异曲同工之处。
发表于 2006-2-21 22:48:02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

粘黐连随,舍己从人,不能自作主张,则,我之缓急随彼之缓急。这就须要全身放松,触觉灵敏,才能缓急相应,知其节拍,对其速度,方向,力点,也均了然于胸,虽变化万端,而一以贯之。即“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

今天先译到此处。
发表于 2006-2-22 14:3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六)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着熟即练架子,套路,以此了解太极拳的攻防技巧,并为内劲的形成和运用打下内功基础。懂劲则必须在推手训练中获得,从练粘劲起,体会用劲的粘连,刚柔,轻重,虚实等等,达到听劲的功夫。盘架与推手,应该相辅相成,循环进行,不能有所偏颇。盘架为知己功夫,推手为知人和深度知己的功夫,不断练习,则知己知彼,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达神明阶段。但功夫无尽头,懂劲也有高低之别,非朝夕之功所能得。

太极拳为实际功夫,须虚心学习,持之以恒。若不懂装懂,自欺欺人,则误人误己,若为追逐名利,另有目的,则令当别论。同学共勉。
发表于 2006-2-23 00:54: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七)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

头部为人体的首领部位,起着统率全身的作用。头部百会穴须有顶劲,则能提起精神,但颈部须转动灵活,不能僵硬,而要有虚灵感。头部领起后,气却要下沉丹田,若气浮于胸,运功盘架则会气喘,甚者会伤及气血,练习者不可大意。

不偏不倚则指立身须中正安舒,前俯后仰,左倾右斜皆为病,在推手训练中最易察觉,前俯易被人捋带,后仰则为人挤靠,左右倾斜难逃挒法,等等。忽隐忽现,则指用劲虚实无定,变化莫测,使对方难以捕捉,从而自己居于主导地位。

待续
发表于 2006-2-23 15: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

此句仍承接上文,使对方不可捉摸,处处落空,则对方攻我左方之实,我虚以待之,要对我右方实施擒制,则变重为轻,隐而藏之。若与对方对抗,较力,则为人所制。
发表于 2006-2-23 16:24:54 | 显示全部楼层
(九)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

前文主要写自我的一些体认和对对方的一些策略,而此时叙述角度一变,改成描写对方之感觉,说明粘黐连随的高妙。对方若用浮劲攻我,我则高以引之,彼觉我高不可攀,凌空失重;对方若用沉劲攻我,我则低而化之,使彼如临深渊,越陷越深;对方若向前进攻,我则捋引之法使其落空,则彼觉我长不可及;对方若想退而走化,我则紧跟其后,愈迫愈近,使其无处可逃。以上这些都要在粘劲,听劲等等劲法掌握后,做到我顺人背,得机得势才能使对方感觉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2-23 18: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云水兄佳作。让人开卷有益,赞一个!
发表于 2006-2-23 22:4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过奖。

中华武学博大精深,近来又多被外国人视为珍宝,不断挖掘与学习,反观国人,轻视者有之,不懂装懂者有之,实是中国功夫的悲哀。本人在这里只是想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和学练中国功夫,继承与发扬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
发表于 2006-2-23 22:5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盘架与推手,不断循环练习,则听劲不断获得提高,极至化境,其灵敏度超出常人,即使轻羽或蝇虫等微小东西触及也能知道。则彼微动,我已知,而我偶动,彼不察。孙子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故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待续
发表于 2006-2-24 12:5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呼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

中国功夫,门派林立,有内外家之分,有南北派之别,但多有重外力与体能,尚招式与技巧,而忽略内劲的形成与善用。则壮欺弱,快打慢,都为先天之能,非内劲之巧用也。
发表于 2006-2-27 01:2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四两拨千斤”,指以小力胜大力,“显非力胜”,非不用力,而是不用拙力,化先天之力为后天之劲。此劲乃后天学力而得,固有“混身合下千斤力”的说法。整体劲力获取后,还要善于运用,“拔”之一字,含义甚深。“快何能为”,指拳快不如意快,腿快不如意先,若能体会粘黐连随的精意所在,以粘劲控之,则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我先动。即形快何能为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北美户外俱乐部

GMT-8, 2025-1-22 05:58 , Processed in 0.098032 second(s), 4 queries ,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