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北美户外俱乐部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楼主: PanShiBo

Some photos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楼主| 发表于 2017-2-3 17:24:07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02.02 Runner Peak - contd.

With right conditions, local peaks such as those of North Shore could be quite good for winter alpine climbing: not without a technical challenge and practically inside the city. Runner Peak became our 13th peak this year, all on the North Shore. 8)

I had an old someone's GPS track which although titled "Runner Peak", ended 50-100m just below the summit. That was the reason why we brought a rope and snow pickets. Made sense to us when we saw what we had to deal with.


Mighty Garibaldi


Peneplain Peak


Mount Judge Howay from the summit of Runner Peak


We downclimbed just before the sunset. That's the point where the GPS track ended.
 楼主| 发表于 2017-2-3 17:42:09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02.02 Runner Peak - contd.

Apparently, the clean rock right of the bushline (right hand side of peak in photo) has been climbed at a reported class 4-5. Someone told me this in about 1993, I cannot remember the name of my source, so take that info with a grain of salt.

http://bivouac.com/PhotoPg.asp?PhotoId=2707

Our route
发表于 2017-2-3 18:51:38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02.02 Runner Peak - contd.





发表于 2017-2-3 21: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 Runner Peak (1)

这几天本来还有些后悔连着接了些夜班会错过一些爬山的机会:因为通常博士是不会带刚下班的我立刻去爬山的,而现在白天还不长,那等我休息后再出发的话,选择的余地就很小了,至少Full day hike不太可能,最多也就是3-4小时的round trip而已。2月1号,晴,我们到了Seymour的停车场,看到呼呼吹着的风,博士决定撤,我一点也没意见,大风的情况下爬山的滋味我大大地领教过了,能避免的时候尽量别碰它。(而且山下如此,山脊上更大,既不安全又不舒适,何必自讨苦吃?)转眼到了2号,按照预报,是最后的晴天,3号就是雪况预警了。怎么办?可千万不要大风!真是上帝的安排,1号夜里不太忙,我也认真在break的时间休息,所以2号早晨下班后不累,再nap了半小时,便向博士积极请战。去哪里呢?BCMC吧。BCMC?这么好的天气,多可惜啊。(我嘀咕着,但如果真的决定如此,那也只能愉快地服从)也许是看我的状态不错,过了一会儿,博士决定去Runner Peak,太好了,从来没去过呢,问了博士带什么gear后,赶快准备!

前几天博士就提到了这座山,我也小小看了一下介绍。网上资讯不多,有份TR里提到从Seymour的二、三峰之间绕过去,Runner在三峰的后面,给我的感觉就是近在咫尺(唉,我完全没有联想到爬Forks的情形),那我们三峰4小时可以来回,Runner也不会用太久吧?多加一两个小时?我就这么想着,十点刚过就来到了P5,穿上crampons,带上3个snow pickets、一根30m的绳子,每人两个ice axe,“just in case”---- 博士如是说,我也是这样估计的,一点也没想到Runner会让我们真的用到它们。

也许大家都知道这是最后一个晴天,2号的Seymour很忙,而且是真正的“成群结队”,我们一路上碰到了很多group,有雪鞋的、也有滑雪的,group还都不小,不是三四人,而是七八人,甚至更多,在雪坡上一字排开,煞是壮观。在去一峰的路上,有一队滑雪的,在有段稍陡的雪坡上走得非常艰难,整队人都紧挨着堵在一人宽的trail上,打头的上一步下滑两步,领队的需要在trail的一侧用poles顶着滑雪板的末端才勉强让他停下来。我们从旁边经过,看得我跟着紧张,万一整个人下滑,那整个队伍都要下去了,实在不是明智之举。再看远处一峰下的近40°的坡上,有两个走雪鞋的,也在挣扎着上攀,博士说,这样的坡度,一旦失足,足以致命。我觉得这些都是Alpine101这次作业里分析“达克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的好例子。

我们一边走,我一边从博士的分析里学习更多的Alpine安全知识,同时继续复习我的crampons walk,不久就到了二三峰之间。接下来的路,就要靠我们自己走了,Runner在哪里呢?不知道。此时的我,对即将发生的事还是一无所知,还在想当然里做梦呢,不就是在三峰的后面吗,肯定马上就看见了,应该很快就到了。

真的吗?Runner Peak真的就是垂手可得吗?

发表于 2017-2-4 04:5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 Runner Peak (2)

绕过了一峰的时候,我看见了几十米外山顶的标记柱,心想,不急不急,等我们回来的路上再来看你,现在先去今天主打的Runner!(谁想到回来的时候我们已成了夜行者?)我也一样告诉二峰一会儿再见。在二三峰之间,我们离开了喧闹的人群,沿左侧下(在这个下的拐点,树上有个黄色的菱形的Mark),啊哈,自此犹如另辟蹊径,开始独步山林了!

今天的雪不太松软,即便不见足迹,crampons踩下去也不会陷得太深,最多也深不过一尺,大部分在半尺左右;可是它又有些特别:很多时候 最上面的是一两寸厚的冰,就像结了冰的河水,只是下面不是流动的水,而是松软的雪。我们踩破了冰,踏进了雪,等走下一步的时候,因为要向前跨,脚不是垂直抬起的,这样上面的冰层就会刮着小腿,如果你还是硬要逆着它,可就有你受的,腿会被刮得很疼。后来博士在回来的路上教我,在两个脚印之间行走,打破原先的框框,就不会刮到自己了。(看,又学了一招!)

一进入真正去Runner的区域(因为没有路),一切就开始不同,稍微平坦的地方再也没有了,取而代之的,大部分是40-45°的雪坡,几乎从一开始,我们就用上了self-belay,不管是上坡、横切,还是下坡,都差不多如此。即便这样,雪况是复杂的,每个下一步到底是什么情形,雪的硬度、深度都无法预测,这一脚踩深了,以为下一步照旧,你满心准备好了一脚下去,却往往发现最多冰爪尖才能插进去一点点,人就很容易东倒西歪,所以随时都得有随机应变的心理准备,这样才能尽力保持平衡。

从三峰的西侧绕行,以为横切过去,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谁知山后险境无人晓,后面哪有路可以绕呢?大片的挂着冰柱的cliff,怎么切?没办法,只能选择elevation loss,尽管能不下就不下,但是没有不二选择的时候,那也没什么好说的,下!怎么下?一步一步,面壁,Self-belay!(没有challenge,哪有最大的Fun?!)

我们下啊下啊,半山腰,看看下够了没有,不行,还是cliff,切不过去,那就再下,下到差不多底部了,好了,可以横切了,一手冰镐是少不了的,此时犹如“cat walk”,走的差不多都是一字线,左右脚的crampon千万不能打架,走得不好绊住了,后果是你可以想象的。(原来博士要我们平时练习冰爪走“猫步”,就是为类似这样的terrain做准备的)

此时有个小插曲:沿着Seymour三峰的西侧走了一段之后,看到山后隐约有个peak,以为那就是Runner,我激动地拍了不少照片,还很憧憬地盯着它左看右看,琢磨着可以从哪里上去,结果博士告诉我,错了,那个不是Runner!(看,爬一座你只知道peak坐标的山,沿途这种判断有误的乐趣是少不了的,好在现在不存在浪费胶卷的问题)

Runner,Runner,你到底在哪里?

发表于 2017-2-4 07: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 Runner Peak (3)

没有摆谱到要我千呼万唤,至少也是三番五次之后,Runner终于让我们看到了它,虽然它海拔并不高(1370m),但是我们在谷底,目前除了仰视还是仰视,没办法呀,谁叫我们的起点低呢?不过,话说回来,它也确有不甘平凡之处:不要以为矮就不待见,我也是你们一面难求的。想要上来见我?没有真本事可不行!

它看起来底盘并不大,除了一条很陡的雪道看起来可以通顶,剩下的就是cliff了,没有更多的选择留给我们。那好吧,就是它了,climb steep snow,刚在Alpine 101复习了这一课,这不,实践的机会就来了,多么可遇不可求的好运气!整个这一段可以看成两截,下段的山体是和其它山连在一起的,节点处大概就如大家常提到的“垭口”,过了这个点,左侧再上,就只能通往Runner Peak了。我们到了这个分界点时,博士说“还有120m”。小鸟飞的距离吗?对!此刻已经下午两点了,原先想着可以悠哉游哉在家吃晚饭的念头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120m,虽然很多时候实际距离和直线距离差别很大(尤其是switchback的情况下),但是summit就在眼前,我们除了直线上升,并无迂回之路,所以估计200m就可以到了,又有那么给力的好天气,怎么能不上呢?我们心照不宣,没有疑问,没有犹豫,继续!

十米之后,问题来了:博士在用双镐攀爬时,发现terrain变了,雪深不到半尺,下面就是坚冰,冰镐的直柄再也插不下去了,也就是说,爬升的时候不能采用self-belay,而只能刨去浅的雪层后,用pick部分(镐尖)扎进冰里,静止的时候成四足鼎立之势:一对脚尖+一对镐尖。问题是:如果滑坠,没有办法self-arrest!因为突然下滑,你是没有时间除去雪层后再插进冰里的。博士遵循了他自己的原则:有任何安全上的concern,都应该马上提出来。(他真的这么做了,赞一个!)那就用snow pickets来保护吧!我们开始商量对策。担心在斜坡上准备起来不安全?别担心,我们有办法!臂力不够,可以借力:用hammer将长冰镐打进雪里,先secure我们自己,再做belay的准备。安全是没有shortcut的,在这上面花点时间,永远不会让你后悔。

我们理清了绳子,我将博士设在on belay的状态,partner check后,最有趣的部分就开始了!第一个snow picket下去后,我知道fall factor已经从2降到了<1, 便开始见缝插针地为博士做点document。“你在belay 我,怎么还能拍到那些视频?”事后博士还质问我。当然,他的担心完全对:我怎么才能用一只手来收放绳子、做到不紧不松,还要能够随时制动?(右手拿着相机呢,派不上用场)我也解释了:braking hand永远不离开绳子,一只手放绳不难,可是收不了绳子,也就是说在博士下山的时候,如果我在拍摄,那slack是存在的。但是我考虑到我们中间有snow pickets,加上这是雪坡,不是cliff,一点slack不会有太大的隐患,权衡之后,才赶在博士慢动作或者停下来设anchor的时候拍了一些。如果是在Squamish,借我10个胆,我也绝对不会这么做的。(博士知道了我并不是没有把安全放在心上,这才安心了些)

冰,在我眼里,是恐惧的代名词。因为冰又滑又硬,我总是把冰和速度联系在一起,总觉得从冰上摔下去,肯定就是万劫不复了,哪里还有什么生还的余地?gear里ice-screw虽然备着,但是从来没有真正用过,可能博士看得出我心理上还没有ready,所以还没有带过我去ice climbing。唉,人算不如天算啊,今天Runner就把这机会给了我:想要上来吗?那就攀段冰吧,否则就请回。我呢,想也没想(博士在belay我,我有什么担心的?),按照博士的指令,将镐尖扎进冰里(冰镐那么好用,给人特别secure的感觉,奇妙!),始终保持三点接触,很快就和博士汇合了,攀冰后的喜悦,太有成就感了!

belay后的我们离summit还有最后一小段,坡度已经降了下来,我们收拾好snow pickets,博士同时用kiwi coil on bowline将绳子收短套在身上,彼此保持约10m的绳长,踩着一样的pace,一步一个脚印,稳稳当当地站在了Runner的顶峰,博士高举双镐:我们成功了!

发表于 2017-2-4 12: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棒了 :cb:  :cb: ,看Vera写的感觉就是在复习功课 :D
发表于 2017-2-4 16:2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 Runner Peak (4)

我们拍CSS的合影时,已经快下午四点了,但是站在summit的感觉真的棒极了,没想到Runner Peak周围是360°的view,近在眼前的Seymour和往日印象中的温柔平和判若两人,对着Runner的这一侧尽是悬崖峭壁;听到博士说着远处的Garibaldi,放眼看去,雄伟壮观,不免又令人心向往之。(什么时候再去呢?)

Belay上来的路上,博士就提到我们是否rappel下去,偶尔雪坡上的几棵不算很细的live树可以用来做anchor。但是我们只带了一根30m的绳子,那一次Rappel最多只能15m,远远不够下这个陡坡的,而且中途也未必可以遇到其他的树了。我就对博士说,刚才我踏着他的脚印上来,并不觉得危险,我认为自己可以manage下去。Downclimbing相比之下更难,考虑到如果博士先下,我可能会hold不住他,我就说那我可以先下啊。“你?设置snow pickets做anchor,行吗?” 博士这样问我。“当然,我知道怎么做。” 我回答得很自信。Alpine 101 上节课又刚练过,所有的步骤清清楚楚地在我的脑子里,怎么会不行?也许是我没有一丝犹豫的回答,博士同意了。我们很认真地交接:我接过所有的三个snow pickets,依次挂在身后,博士put me on belay, 当然,他首先要secure自己。“You are on belay." "Climbing." 口令完毕,我就开始面壁而下了。

下的过程不仅紧张又刺激,还觉得肩上的责任很重。10米后,我抬头看看博士,要设anchor吗?再下一点。好的,我继续下。快到一个绳长时,我停了下来,拔出一个snow picket,看着40°多的雪坡,嗯,我这个snow picket安在哪里呢?我试着斜插下去(当然是逆着下滑的方向),用hammer敲到底,再顺着fall line开个细槽给sling,接着用力拽一拽,还不错,它纹丝不动!我把绳子扣进sling上的carabiner,好了,接着下山。此时,博士见我设好了anchor,他也准备开始下了,因为我们是running belay,也就是一边下,一边设保护点,这样我们3个snow pickets,一次可以完成3个绳长,就是90m,可能一次就够了,这样还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事后博士小结:以后在斜坡设snow picket的时候,可以先做好一个平台,再插进去。妙招!)

果然不出所料,我们再见时,已经来到了博士所说的以前有人在此放弃的地方,也就是相对安全的所在。我们收起了snow pickets,不再结绳,接下来就要看个人self-belay的能力了。“准备好头灯,” 博士提醒我。是啊,眼见天色渐晚,一轮弯月已经升起,我们才刚刚踏向归途,真有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感慨,第一次去Crown Col的情景在我眼前渐渐清晰起来,挥之不去。 下山的感觉如何?也许很多人认为无趣、恨不得早点结束吧?今天看到《Touching the Void》里面的一段话,很有感触。下山时,Joe写道:“I began to feel impatient. . . The moutain had lost its excitement, its novelty, and I wanted to get off it as soon as possible." (Pg60) 多谢博士的一贯教导,以及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认真走好每一步的言传身教(面对我偶尔的“不听话”,他真的从不放弃),我已经能比较淡定地面对种种困难、变得不急不躁了(健康的心理对爬山真的很重要)。在我看来,下山也很有趣,不要急躁,enjoy最好。

宁静的星空给人很安详的感觉,无风的天气让我们先前的足迹可以清晰地保留着,我不由心生感恩,运气多好的一天,我们可以在夜色中有迹可循,这降低了多少危险啊,不在我们掌控中的天时地利都有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能安全回返呢?

发表于 2017-2-4 19:5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 Runner Peak (5)

在寂静的山里,只有我们两个的脚步声和冰镐插入雪中的声音,下到valley之后,横切,原来怎么从三峰西侧的gully下来的,就要怎么上去,我们不急不躁、按部就班地走着。又不是一步两步,这可不是急的事情,欲速则不达,平心静气为上。其间,博士看我有时不在认真地self-belay,不满的眼神马上扫过来,“很多事故都是自以为安全的时候发生的。” “好的,好的,马上照办。” 安全没有上限,有要求总是好事情,这也是在为我着想,我哪里还敢狡辩?两三个上升、横切、上升之后,我们来到了二三峰之间的那个有mark的拐点,感觉一下子从梦境回到了现实,人气旺起来。

自此以后,时不时会碰到上山的人,头灯的光在黑暗中一闪一闪,也有些人是借着月光走夜路;有结伴同行的,也有独自夜游的(竟然有女生一个人的)。我们收起了冰镐,换上了登山杖,一路轻风,怀揣着登顶后的喜悦,不到八点,回到了热闹的停车场,ski-lift站台传来的音乐还在空气中回荡,啊哈,我们安全回来了!太完美的一天了!

花絮:在我从博士手里接过第一个snow picket的时候,因为我们挂在身上的方式不同,我需要解开它上面的carabiner,然后扣在我背包前面,我一不小心,不知怎么的,carabiner就从手里脱落了,眼睁睁见着它蹦啊蹦啊,一次次落在冰上,却没有一丝眷恋地接着弹起来、跳下去。我的心就跟着它扑通扑通,最后不见了踪影。完了完了,再怎么小心,还是难逃挨批的命,我很抱歉地看着博士,在这个珍爱gear的人的面前,任何excuse都是无力、无理的,自然也是多此一举的。看,又一个lesson!

(不过呢,我的运气就是好呀,在我downclimbing到60m左右时,它正静静地坐在一只脚印里等着我呢,我捡起它来,如释重负的心都要笑出来了。这样有惊无险的教训,最受欢迎!)

发表于 2017-2-6 21: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 Forks Peak (5)

2017.01.11-13 Forks Peak - contd.

一样的没有trail,相似的40°以上的雪坡,连登顶时间也几乎重合(下午三点),也都是下了summit后很快启用头灯,还有,都是有月光的夜晚,Runner之行和登Forks Peak有这么多的共同之处,我总是会不由自主地把它们联系在一起。

Forks Peak登顶后,我们有一个小时的时间要在使用头灯前通过最陡的一段、下到较为安全的地方。在Alpine里,会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形,最好不要有机会用到头灯,实在避免不了的话,那危险terrain的地方一定不要让这样的状况发生。这个对领队就有很高的要求:他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来安排计划;不仅要随机应变、处理果断,而且还需要有准确的判断力,将实情和预计之间的距离缩短到最小。我想,博士在我们登顶前就一定考量过能否登顶、登顶后能否在天黑前返回到安全的terrain,我相信如果后者的答案是No,那博士一定会决定下撤的,哪怕summit就在眼前,他也会不为所动,“下一次吧!” (这是特别令人佩服和尊重的地方)

不出博士所料,我们self-belay后平安地下到了较为安全的地方,戴上了头灯。怎么回去呢?还打算走Loop吗?我还在想不出答案呢,博士说我们原路返回。为什么呢?因为天黑了,最安全的就是沿着我们的脚印,走回去!对啊,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试想一下,此时若走Loop,看不见远处,还要深一脚、浅一脚地开路,又没有trail,随时得拿出GPS校正方向,那得增加多少困难啊!怎么走?先下后上八九百米,晚一点走回营地是小事,迷路恐怕十有八九是逃不掉的,零下10°的夜晚,那会是什么滋味?(博士总是能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计划,真的厉害!)

回程的路是漫长的,下到Valley后还要再上升近900米,要花的时间摆在那里,说不辛苦那是假的,但是并不困难。就好像你骑着变速车上大坡,你每一脚踏下去可能不需要太大的力气,可是你需要不停地重复很多次。难吗?不容易。做得到吗?做得到!

我跟在博士的后面,这个好像从来也不会累的人,常常会停下来等我,还时不时地告诉我,“还有500m”,我听了不为所动;“300m”,这小鸟飞的距离太难说了,我听了还是心如平镜;“200m”,嗯,现在可以数数了,在爬山的时候我常常一心多用地做数学,先设想一下几步一米,然后就开始算着200m要走多少步,等我数到了,即便不到,那也离目标不远了。而当你还没数完就到了,那就会有特别的惊喜。就像这次,我才数了一半,看前面博士的头灯不动了,再一看,他竟然已经站在了帐篷旁边,天哪,我们竟然回来了!

这个时候 博士问我,想继续走回chalet吗?“如果你要求的话,没问题。” 博士听到我的回答笑起来了,原来他在开玩笑!常跟着他爬山,我知道他不会在你疲劳的时候还要让你透支,No extremes,是他的哲学。尽管我们可以当晚回家,但是在山上多留一夜,休息好后还有机会再看日出,岂不更美?

第二天,阳光灿烂,精神饱满的我们有条不紊地收拾好一切,迎着朝霞,下了喜羊羊,绕过Dam,眺望着远处的Rainier,上了缆车。

这样的行程,谁能说它不完美呢?

 楼主| 发表于 2017-2-7 19: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02.07 CCS @ BCMC Trail

发表于 2017-2-7 19:28:07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02.07 BCMC Trail



 楼主| 发表于 2017-2-11 19:35:2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02.11 Alpine 101 - Rappel

Last session of Alpine 101 - alpine Rappel. After 4 full classes and 25(!) intense homework assignments (all submitted without delay), the course is now successfully concluded! 8)

 楼主| 发表于 2017-2-12 06: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02.11 Alpine 101 - Rappel - contd.

The fourth and last session of Alpine 101 course (Alpine Rappel) was the hardest in terms of homework and technical challenge. Conditions of the day matched the challenge too! 8)

Agenda
Review of the major alpine concepts
Two major types of mountaineering accidents
Alpine knots (12).
Twofold purpose of any alpine equipment and training
Ultimate Backup
Fall factor
Rope work: take in and pay out
Rappelling
Why you need to avoid rappelling.
Rappel components: anchor. SRENE principle.
Rappel components: rope.
Drill: setup rappel station and the rope.
Backup prusik - the purpose and its position in alpine rappel.
Taking / paying out rope with backup prusik on.
Drill: climbing the rope with two prusik slings.
Drill: when things go wrong: stopping in midrappel, releasing backup prusik, switching to climbing the rope.
Rappel voice commands.
Rappel components: rappeler.
Rappel components: method.
Final check.
Drill: rappel
Retrieving rappel rope.

PHOTO: Usually full of rock-climbers in summer, Smoke Bluffs was all ours.


No mistakes here. Setting up real rappel station in real alpine conditions scenario.



发表于 2017-2-12 16: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 绳降(1)

2017.02.11 Alpine 101 - Rappel - contd.

2月11日,周六,是这次博士在北美户外开设Alpine101课程的最后一课。终于到了最爱的绳降,确定“Go”之后,我便马上取消了上班。上班可不是我的priority,100%肯定!

我喜欢Rappel,有几个原因。第一,看起来很酷!惊险刺激!但凡用到rappel的地方,那一定是走投无路、非它莫属的境地,不是悬崖就是峭壁,试想一下你沿着绳子轻松而下的情景,能不酷吗?第二,下降的速度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有自由的感觉。你可以通过控制绳子进入reverso的快慢,来决定下降的快慢。这就像我们开车时通过控制刹车来减速一样。第三,它是登山的必备技能。我们都知道在陡峭的地方下山是很难的事情,危险又紧张,可是,操作正确的rappel就可以帮助你度过这些关卡,从而辅助我们在登顶后还能平安回来。

不过呢,我这样的想法博士是不会提倡的,因为Rappel是最危险的事情,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要用。(哪能因为看起来酷就去用呢?)为什么呢?它完全不同于车里的airbag,也许你一辈子都没有机会用到。Rappel是个复杂的系统。从第一秒,你就命悬于此,一直到结束。这个系统只要有一个部分出问题,那整个大局都会改变。因此而致命的案例枚不胜举,所以,能不用就千万别用。

也正是因为这样,循循善诱的博士把它放在最后一课,因为通过一个月的紧张学习,大家已有了很高的安全意识,也知道了登山的很多基础知识,不但学会了如何用belay来保护队友,而且将时刻备有Ultimate backup牢记在心。所有这些都在为我们今天的课做铺垫,这不,时机到了!

我们9点在Smoke Bluffs的停车场外碰面(开不进去,雪太多),然后在Vis Ctr对面的停车场开始两小时的复习,博士不厌其烦地进一步巩固每个关键点,每一次强调就会多增加一分我们的安全意识。确保提到任何一个绳结,我们打起来都不带思考地游刃有余(因为后面的环节里随时都会用到)。Fall factor的重要性分析得明了透彻,博士一个接一个的例子来考我们,最后让博士满意的是:我们的回答都正确!(多棒的学生!)

下课的闹钟响了,好,休息时间到,开吃!吃饱喝足后,我们背起背包,穿上小冰爪,gear up,跟着博士,踏进湿滑的雪地,跃跃欲试地走向了Smoke Bluffs。我们能否handle这最危险的绳降?万一中途卡住了怎么办?万一失控下滑怎么办?岩壁这么湿,如何才能让自己保持平衡? . . . . . . 我想,Lily和叮叮的大脑一定转个不停,Alpine这样的rappel,对她们来说恐怕是第一次,心潮起伏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完全可以理解。


检验的时刻快要到了,结果到底怎样?让我们拭目以待!








 楼主| 发表于 2017-2-12 18: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02.11 Alpine 101 - Rappel - contd.

LilyQ
不得不承认,我们是幸运的!这次的课程,博士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时间,从作业的设计到训练的安排,环环紧扣,科学合理。让我们在系统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并通过实践得以验证和巩固。博士和Vera总是倾其所能的把他们在登山中积累的知识、经验和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不遗留力得传授给我们。和$800多块的商业课程比起,我们更是幸运的!博士的课程知识点全面,内容更有深度。毕竟商业课程仅靠短短几天的训练要把登山这门大学科一网打尽还是很有难度的,我们连续5周25次作业(大量的理论学习和案例分析,每次作业我自己至少要化2-4小时),加上4次全天训练都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但博士也是尽可能把重点和要点让我们做到了然于胸。对于博士和Vera这种无偿付出,我和叮叮除了感动还是感动,感动之余也庆幸自己抓住了这次难得的机会!

https://www.meipian.cn/d8oo0hd

 楼主| 发表于 2017-2-12 19: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分享] 绳降(1)

vera
..我喜欢Rappel,有几个原因。第一,看起来很酷!..


没错!不得不想起来真的Rappel在TheCamel (2015-06-21):

PHOTO: Overhang rappel from the top of The Camel.
 楼主| 发表于 2017-2-13 15: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02.13 CCS @ BCMC Trail

发表于 2017-2-13 15: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 2017 Family Day

2017.02.13 BCMC Trail - contd.

博士还真会变通,根据今天是假日的具体情况,一反常态,定下了比较早的0800的集合时间,所以我们一行五人到松鸡山下,还有大量的停车位等着我们。Lily给了我们最新路况,昨天她姐姐来bcmc,#60开始穿小冰爪,所以我们都很心定,一点不急着拿出来。可在出发前,博士有了新主意:他要对Lily的速度进行测试!Alpine101课程虽然结束了,可是这才是漫漫登山路的第一步,想要进入alpine?没有一定的体能肯定不行。这一来,Lily马上进入状态,本来想慢慢暖身后除去外套的,立马脱下放入包里:她要节约每一秒!这样,我们五人分成了两个小分队,博士考核Lily前面先行,而天蓝蓝、Flora和我一组,随后跟上。

天气真好,你会不由自主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一切好像都醒来了,显出勃勃生机。我们徐徐而上,不时有不同年龄的hiker们从我们身旁经过,大家热情洋溢地打着招呼,彼此说着感谢的话,共同享受着同一个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欣喜。#60刚过,前面的天蓝蓝拿出了冰爪;快#80了,Flora也套上了。我呢,想试验一下只用boots的感受,所以今天故意没有用。在爬山的时候,常常碰到带有碎石的陡坡,那是我的弱项,看到心里就会紧张,更别提踩下去了,所以今天我就把这滑滑的trail当成夏天的山路,用我仅带的一根登山杖做辅助,趁机练习自己的平衡能力。这一琢磨,又让我体会到Alpine walk的妙处:重心前移很重要,登山杖用来平衡有奇效!很多地方完全slippery,都因为用好了上面两点而不会滑下去。观察过很多人在爬山的时候,遇到上一大步的时候,常常会后仰,其实很多时候是因为没有调好登山杖的长度。在这里,有个让重心前移的小窍门:就是缩短你的登山杖!登山杖短了,当你迈步上前时,你不得不重心前移。重心前移了,引用博士的话就是:你就不会"fight with your gravity","let gravity be your friend". 不信你试一试,这是真的哦,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我走在最后,练习得有滋有味、乐在其中,一直练到了Chalet。看到了早到的Lily,恭喜恭喜,她走了72分钟,破了她自己的纪录!Flora出爽了汗,不用言语都能看出她的舒畅来。天蓝蓝呢,怀揣着day dreaming的小情调,优优雅雅。最后再看博士,一脸心满意足。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没错的,一群正能量的在一起,感觉能不好吗?

下了缆车,只见排队等缆车的已到了停车场的入口。我们取车,一小时后五人再聚鸿星,品尝各式点心,意犹未尽。今年的Family Day,过得真不一样!



发表于 2017-2-13 2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 绳降(2)

我们再次到了攀岩处Ferret's Folly的顶部,首先要在这里完成Rappel的前两个部分:anchor + rope。

没想到这里已完全被雪覆盖,连岩壁上的Bolts都看不清了。我们选中了两对Bolts,按照博士的要求,Lily和叮叮作为一个team,要独自完成所有的过程,而我呢,只需做一下示范而已(多好的练习机会!)。三个locker carabiner加上一个sling,用sliding-X,anchor就成了;固定绳子的中点(防止绳子滑坠),将绳子卡进anchor的master point,再分别理好两边的半个绳长,在绳子的末端打上stop knot,大喊“Rope”,抛物线依次将半根绳子抛出去,最后取下固定中点的carabiner,done!这就是rope部分要做的。

接下来就要开始rappel了吗?NoNoNo!还早呢!我们把设好的两组anchor和绳子留在那里,转而绕道走到了岩壁的底部。为什么?因为首先要学习万一rappel出现意外时的应对方法,然后才能真的绳降。否则卡在半空再学,会平白无故地加大很多难度。

意外主要有:中途发现需要回撤,怎么办;chest prusik载重了,如何卸载从而再回到rappel模式;万一遇到绳结,如何绕过去等等。学会了这些,就会防患于未然,而且意外发生时也不会慌乱。一乱就易错,这是爬山的大忌。

处理这些意外时,必备的技能就是ascend rope爬绳。我们采用的是利用两个prusik(chest+leg),轮流承重,然后达到上升的目的。一旦你掌握了它,内心所感受到的成就感会远远超出你的想象。(不信?Lily和叮叮可以作证!)

在这里,不得不为博士点赞!(尽管他已经得到了那么多表扬,也要再加一个!)博士示范一遍后,Lily和叮叮开始了,结果发现并不如看到的博士那样的轻松,她们很难控制平衡,也不清楚如何才能借力使力,还挂在壁上被chest prusik锁住了。博士一看,马上改变了教学方法,他这次和Lily并排站在两组绳前,他每做一步,讲解要点后,就让Lily紧跟一步,变成同样位置后,再继续下一步,是100%的一对一的手把手教学,一直如此操作,直到半山腰处,再一步步依次演练卡住了如何release chest prusik, 如何转换为rappel模式下来。经过了这样分解式的学习,哪还有学生掌握不了的道理呢?

几次攀绳练习后,我们的comfortable level大增,上下也渐渐得心应手了。好,时机成熟,博士果断宣布:完整的rappel,现在开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北美户外俱乐部

GMT-8, 2024-10-30 16:53 , Processed in 0.075212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