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北美户外俱乐部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4711|回复: 43

给taijifan朋友的一些意见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08-10-19 13: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aijifan朋友很谦虚,也正在练陈式太极,我就分享一些经验吧:

1 可能你看到我师傅和其他一些陈太前辈的拳没有什么缠丝,就以为可以偷懒,不练这缠丝圈,其实是错的。陈式太极的缠丝圈一定要经历由大,到小,再到无的阶段。无的阶段是外形上看不出来,与不练缠丝的没有两样,但其实里面的意圈更大。这时候可以表现出来,也可以在外形上隐藏起来。这是显隐的问题。这在冯老师的《陈式太极拳入门》那本书里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所以,对于初学者,一定要把缠丝圈练大,练圆,练清楚,往后才能体会丹田的内转。

2 不能用练杨式的感觉练陈式,因为两者内里的体会是不同的。杨式虽然也有开合,但陈式的开合是在缠丝中完成的。两者虽都强调慢练,但陈式慢中有快,快慢纯任自然。
发表于 2008-10-19 14: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taijifan兄,我建议你好好跟着云水学两年,别的东西一点不要练。两年以后你再看自己,就会知道我说的一定没错。

只是建议,主意还是你自己拿。
发表于 2008-10-20 15:35:1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给taijifan朋友的一些意见

云水
taijifan朋友很谦虚,也正在练陈式太极,我就分享一些经验吧:

1 可能你看到我师傅和其他一些陈太前辈的拳没有什么缠丝,就以为可以偷懒,不练这缠丝圈,其实是错的。陈式太极的缠丝圈一定要经历由大,到小,再到无的阶段。无的阶段是外形上看不出来,与不练缠丝的没有两样,但其实里面的意圈更大。这时候可以表现出来,也可以在外形上隐藏起来。这是显隐的问题。这在冯老师的《陈式太极拳入门》那本书里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所以,对于初学者,一定要把缠丝圈练大,练圆,练清楚,往后才能体会丹田的内转。

2 不能用练杨式的感觉练陈式,因为两者内里的体会是不同的。杨式虽然也有开合,但陈式的开合是在缠丝中完成的。两者虽都强调慢练,但陈式慢中有快,快慢纯任自然。


好的,我会潜心揣摩。谢谢伍师傅!每次见面我都有收获。
发表于 2008-10-20 16: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积木
taijifan兄,我建议你好好跟着云水学两年,别的东西一点不要练。两年以后你再看自己,就会知道我说的一定没错。

只是建议,主意还是你自己拿。


谢谢积木师傅的提议。我是一直都有跟伍师傅学的,伍师傅经常到我们练拳点来,每次来我都有很大收获。对伍师傅开展精武体育会的工作,我会尽全力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0 23: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早年也学过杨家,属田兆麟一脉,即杨少候所传架子,内里的圈也很多,隐约可看到陈式的影子,与杨澄浦所定型的大架不同。我想,杨露禅宗师当年在陈家沟学的拳肯定也有缠丝,到了后来,可能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其他某些原因,就把它隐藏起来了,不过在杨少候所传架子和推手当中,还是可以看得出来的。我那时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些缠丝圈,开始学习陈式太极,后来兴趣越浓,一发不可收拾,直到拜在冯老师门下,当然,冯老师的东西还不止陈式太极这些。

这是我学拳的经历和体会,不一定适合其他人。

但不知taijifan朋友学拳的目的是怎样?只是把太极作为一种锻炼,玩玩而已,还是要追求太极功夫的真谛?哈哈,恕我直言,好像两者都不像。
发表于 2008-10-21 16: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水
本人早年也学过杨家,属田兆麟一脉,即杨少候所传架子,内里的圈也很多,隐约可看到陈式的影子,与杨澄浦所定型的大架不同。我想,杨露禅宗师当年在陈家沟学的拳肯定也有缠丝,到了后来,可能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其他某些原因,就把它隐藏起来了,不过在杨少候所传架子和推手当中,还是可以看得出来的。我那时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些缠丝圈,开始学习陈式太极,后来兴趣越浓,一发不可收拾,直到拜在冯老师门下,当然,冯老师的东西还不止陈式太极这些。


自从练了陈式太极,我相信有缠丝,不仅陈式有,杨式也应该有。我反对的是那些为了缠丝而缠丝的那种,而且是互相攀比,比谁缠得漂亮。看看这段录像:





云水
但不知taijifan朋友学拳的目的是怎样?只是把太极作为一种锻炼,玩玩而已,还是要追求太极功夫的真谛?哈哈,恕我直言,好像两者都不像。


两者都有,更确切的说是兴趣,但不会太执著,有条件就多学点真功夫,没条件就当锻炼身体。  :)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1 18:01:48 | 显示全部楼层
taijifan

自从练了陈式太极,我相信有缠丝,不仅陈式有,杨式也应该有。我反对的是那些为了缠丝而缠丝的那种,而且是互相攀比,比谁缠得漂亮。看看这段录像:






taijifan朋友说的也很对,这也是当今陈式太极拳界的一个误区。

1 真正的缠丝圈的核心应该在丹田,而不是四肢或身体其它局部地方,由丹田领出的缠丝才会协调,才会整合,才不会出毛病。录像中的朋友长如果期练这样下去,身体是会有问题的。

2 缠丝的路线必须符合中医的经络路线,这样,才能使内气,内劲在拳架中流动顺达,才不会别扭。陈式太极有一套专门的缠丝功,练拳者应先练这套功法再练拳架,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只有知道缠丝圈正确,合理的轨迹才能往下练。
发表于 2008-10-21 18: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云水"]
taijifan


2 缠丝的路线必须符合中医的经络路线,这样,才能使内气,内劲在拳架中流动顺达,才不会别扭。


见云水师傅说过,气是生物电,觉得很有新意,可惜未见展开。
还有这“缠丝的路线必须符合中医的经络路线”,也让人有醍醐灌顶之感。
能说详细一点么?谢谢。
发表于 2008-10-21 19:42:54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水


1 真正的缠丝圈的核心应该在丹田,而不是四肢或身体其它局部地方,由丹田领出的缠丝才会协调,才会整合,才不会出毛病。


对,我也是这么认为的。缠丝的核心是在腰胯,杨式练法中有讲到,身体的每一动都是从沉腰,提腰,拧腰和送腰开始的,然后才传达到肢体末梢。拳论中也提到,拳架中如遇不得劲的地方,必在腰中求。前一段,我发过一贴,有关“手随身动,步随身换”,手脚是由身体控制的,而身体的关键在腰胯。杨式虽不提缠丝,但这事实上就是缠丝。

云水


2 缠丝的路线必须符合中医的经络路线,这样,才能使内气,内劲在拳架中流动顺达,才不会别扭。陈式太极有一套专门的缠丝功,练拳者应先练这套功法再练拳架,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只有知道缠丝圈正确,合理的轨迹才能往下练。


大多数人包括我,对中医的经络不熟悉,若硬要想着往什么经络线路走,反而会有麻烦。既然缠丝劲是劲,就自然地沿着劲路走,这样就不会错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1 22:50:47 | 显示全部楼层
taijifan
腰中求。前一段,我发过一贴,有关“手随身动,步随身换”,手脚是由身体控制的,而身体的关键在腰胯。杨式虽不提缠丝,但这事实上就是缠丝。

包括我,对中医的经络不熟悉,若硬要想着往什么经络线路走,反而会有麻烦。既然缠丝劲是劲,就自然地沿着劲路走,这样就不会错了。


1 腰胯还不等于丹田,丹田是窍位,位于神厥穴与命门穴连线的约前三分之一处,此处用意一动,必带动腰胯,牵动全身,即一动而无不动。如用腰胯领之,其意又差远了。

2 不懂中医,若有明师在旁,还不会出偏,如任意揣摩劲路,那就危险了,录像中的朋友就是一例。
中医的经络,简单来说,手三阴经,从胸腹走手指端,脚三阴,从脚趾端走回胸腹。阴经在内。手三阳,从手指端走头部,足三阳,从头走脚趾端。阳经在外。
在盘架中把五张弓做到了,就刚好符合三阴经在内,三阳经卫外,这时气血通畅,人感觉特别舒服,相反,五弓不全,就会感到别扭,某个位置气血不通,棚劲也不能形成,推手中往往容易被人压扁。
缠丝轨迹的正确,开合的感觉也会正确,在开时,会感到气从丹田走向四肢端,合时,则气从四肢端走回丹田。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1 23: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Baguafan"]
云水
[quote]taijifan


2 缠丝的路线必须符合中医的经络路线,这样,才能使内气,内劲在拳架中流动顺达,才不会别扭。


见云水师傅说过,气是生物电,觉得很有新意,可惜未见展开。
还有这“缠丝的路线必须符合中医的经络路线”,也让人有醍醐灌顶之感。
能说详细一点么?谢谢。[/quote]

《黄帝内经》产生的年代,还没有电,磁,电磁场,场的概念,现在都知道光与热都与这些概念有关,是能量的一种形式,爱恩施坦晚年还努力要把各种场统一起来。但中国人更聪明,早就把这些东西统称为气了,有阴气,阳气,天气,地气,人气等等。
很想把这些东西理一理,但最近较忙,以后有空再说吧。
发表于 2008-10-22 09:3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热闹,呵呵
发表于 2008-10-22 09:4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内功和内气,这篇文章有帮助,讲的虽然是八卦掌,但应该对太极拳练习者有所帮助:
http://sunzhijunbagua.2008red.co ... le_304_4107_1.shtml
发表于 2008-10-22 18: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内功和内气,这篇文章有帮助,讲的虽然是八卦掌,但应该对太极拳练习者有所帮助:
http://sunzhijunbagua.2008red.co ... le_304_4107_1.shtml


好文!谢谢。
发表于 2008-10-22 18: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坐庄
手搭凉棚,雾里看花,外行也来说句话,为的是抛出些砖头,让高手师傅们忍无可忍,出来拨乱反正,我等也有了学习的机会。虽然只是理论学习,也比什么都不知道,闷头练习要强些。

   还要感谢taijifan的视频,第一次看见陈氏太极可以这样打,这位朋友练起瑜伽,肯定是好手,脊柱从上到下全都可以“缠丝”,但不知“劲”是否也是这样缠出来的。


这个视频是反面教材!除了这个,其他的还忍得住,请继续。
发表于 2008-10-22 18:36:53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水


1 腰胯还不等于丹田,丹田是窍位,位于神厥穴与命门穴连线的约前三分之一处,此处用意一动,必带动腰胯,牵动全身,即一动而无不动。如用腰胯领之,其意又差远了。

2 不懂中医,若有明师在旁,还不会出偏,如任意揣摩劲路,那就危险了,录像中的朋友就是一例。

中医的经络,简单来说,手三阴经,从胸腹走手指端,脚三阴,从脚趾端走回胸腹。阴经在内。手三阳,从手指端走头部,足三阳,从头走脚趾端。阳经在外。

在盘架中把五张弓做到了,就刚好符合三阴经在内,三阳经卫外,这时气血通畅,人感觉特别舒服,相反,五弓不全,就会感到别扭,某个位置气血不通,棚劲也不能形成,推手中往往容易被人压扁。

缠丝轨迹的正确,开合的感觉也会正确,在开时,会感到气从丹田走向四肢端,合时,则气从四肢端走回丹田。


腰胯当然不能像跳舞蹦的那样乱动,要用意领之。对初学者来说,就算很明白地讲解了,也体会不到丹田的存在,而腰胯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只要用意将腰胯根据劲路的需要动起来,那个意点就是丹田了。

之前,我发过一贴,有关“立如平准,活如车轮”,其中“活如车轮”,腰胯是车轴,四肢是车辐,腰胯动,四肢才跟着动。

https://www.crossna.org/forum.ph ... 37c793d30d24dbc2267

意走经脉是气功,当然气功是提高内力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在走拳架时意走经脉,我总觉得不是很顺。

劲路其实很简单,杨氏太极拳就那八个,吃透了明白了,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演变出无数的劲路。对初学者来说,不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学习太多繁杂的劲路上,应该先把拳理搞明白,搞懂那几个主要的劲路,把内力练出来,其他的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发表于 2008-10-22 21:4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坐庄
呵呵,我知道是反面教材,这不反话正说着吗?表扬这位适合练瑜伽。。。直接批评,那太不符合太极精神了,这也是我学太极的收获之一啊。我还是继续练我的猫步去了。拜拜。


不用练,你已经是高手了。 :D
发表于 2008-10-22 23: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闲聊]

想当年李元霸、岳云、金蝉子拉的铁滑车俺家也有,有空拉着走,浑身都是缠丝劲。缠上了就跑不了!此宝贝不卖! :lol:  :roll:  :D

想当年李元霸、岳云、金蝉子拉的铁滑车俺家也有!

想当年李元霸、岳云、金蝉子拉的铁滑车俺家也有!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3 02: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丹田比腰胯更能找到劲点,腰胯是两个部位,其体积很大,究竟由那里开始动,说不清,但丹田只一点,是人体重心所在,最易落实。

任何一家太极都讲松,都讲八劲。

至于意走经脉,不是真的按静功的走法,有些东西只有练过,练到才能讨论,不然,是牛头不对马嘴,还是不讲为妙,哈哈。
发表于 2008-10-23 07: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腰胯和丹田出来的是不同的劲力,两个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

个人理解劲走经络的经络是和中医经络的经络有不同之处,走经络时不只指的“气感”,身体肌肉筋骨都有反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北美户外俱乐部

GMT-8, 2024-11-21 02:49 , Processed in 0.075688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